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什么意思 > 第7章 高墙里的影子课(第3页)

第7章 高墙里的影子课(第3页)

心腹师爷躬身道:“回大人,所有线索都指向西市的一家米行,可那家米行的老板和伙计都是老实巴交的本分人,查了几天几夜,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裴仲禹在堂上踱步良久,紧锁的眉头下,眼神变幻不定。

他忽然停住脚步,仿佛想起了什么,问身边的心腹:“当年……当年沈公(沈砚之)尚未入阁,还是少年时,名动长安,他最常去讲学的地方是哪里?”

心腹想了想,答道:“回大人,听闻是在城南那座破庙。”

“城南破庙……”裴仲禹喃喃自语,身体微微一晃。

他打压的,他视为洪水猛兽的,竟然是自己年轻时也曾走过、也曾向往过的路?

他的他缓缓坐下,声音冰冷如铁:“传令下去,继续严查。此非启蒙,乃乱阶之始,绝不可恕!”

几乎在裴仲禹下令的同时,林昭然也收到了一封来自内线的密报:一名参与过听讲的监生,因畏惧裴仲禹的雷霆手段,又渴望得到“自”的功劳,准备写下降表,向官府供出整个“影子课”的网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危机一触即。

林昭然当机立断,连夜启用了最高等级的应急预案。

她下令,即刻废除所有“灯语”联络点,启用一套全新的联络方式——“书契”。

每个核心成员都持有一片摔碎的陶片的一半,只有两片陶片能够严丝合缝地拼成一个圆形,才代表对方是绝对可信的自己人。

同时,她让陈砚秋等人暂停所有集体讲学,化整为零,转为风险更低的“一对一授业”。

而她自己,则换上一身不起眼的布衣,以一个账房先生的身份,潜入了西市最大的旧书坊。

她没有与任何人交谈,只是默默地购下了一大批价格低廉的蒙学旧书。

回到自己的据点后,她彻夜不眠,用特制的淡墨,在那些书本的页脚或字里行间,用蝇头小楷写下各种“启思批语”。

譬如,在“君君臣臣”旁,她会注上“此处可反问:若君不君,则臣当如何?”;在一段史论后,她会批下“此句或有他解,可参《东观汉记》某卷”。

这些夹带着“私货”的旧书,被她通过各种渠道,再次悄无声息地流入了国子监监生们的手中。

如春日细雨,润物无声,却在不知不觉中,渗入了思想的土壤。

当晚,紫宸殿侧阁,烛火通明。

内阁辅沈砚之摒退了所有下人,独自立于窗前。

他手中拿着的,正是一本收缴上来的《影子课录》。

烛光映照着他俊逸而冷峻的侧脸,他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很久了,一言不。

良久,他提起御赐的紫毫笔,在那册子的页眉上,写下了六个字。

“此非乱言,乃遗音。”

那是百年前,本朝一位因倡导启蒙而获罪的大儒,临刑前说过的遗言。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穿透窗棂,望向沉沉的长安夜空。

城中的万家灯火,在他眼中仿佛变成了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

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昭然……昭然……这名字,倒真是应了当下的时势。”

窗外忽然起了一阵夜风,吹动了他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翻开的一角,赫然露出了标题:“关于重议私设蒙馆之禁的复议奏疏”。

沈砚之放下手中的《影子课录》,眸光深邃如渊。

“林昭?你可知,我年轻之时,也曾想过……要亲手打破这帷幕。”

帷幕,如今已然裂开了一道缝隙。风,正从那道缝隙中,呼啸而入。

夜更深了。

林昭然刚刚送走最后一名传递消息的信使,正准备熄灯歇下。

一阵极轻、却极有规律的敲门声忽然响起——三长两短,是她安插在国子监最深处的一名眼线的紧急信号。

她心中一凛,打开门,门外空无一人,只有门缝下塞着一张小小的纸卷。

她迅展开纸卷,上面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有一句用暗语写就的短讯,字迹潦草而急促,显示出写信人极度的紧张。

她看着纸条,瞳孔骤然收缩。

一直以来,她以为自己面对的战场是人心,是朝堂,却忽略了那个最古老、也最安静的地方。

那张纸条,将她的目光引向了国子监内一处平日里绝不会有人在夜间踏足的所在。

喜欢破帷请大家收藏:dududu破帷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