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和巾帼混音 > 第12章 问答声里藏刀锋(第2页)

第12章 问答声里藏刀锋(第2页)

“如何让你的敌人,为你传播思想?”林昭然的声音在安静的院落里响起,低而沉,像从地底传来。

她看着面前几张渴求知识的脸,尤其是目光灼灼的陈砚秋,缓缓剖析道:“世人大多不喜被动接受教诲,却极喜自以为顿悟。我写《童蒙问对》,并非为了给出标准答案,恰恰相反,我只为种下问题。一旦一个问题在他心中生了根,了芽,他便会日思夜想,辗转反侧,直到自己寻出一个‘道理’来。那一刻,他会觉得这是他自己的智慧,从而深信不疑。我们所构筑的礼教高墙,便在这一次次的‘自悟’中,被他亲手敲出了一道道裂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从怀中取出一张薄薄的纸,纸角微卷,带着体温,递给一旁的柳明漪。

“这是新版,你设法再传出去。”

柳明漪接过一看,指尖微微凉。

新版只比旧版多了一问,却也是最惊世骇俗的一问。

“问:若女子识字,会乱家么?”

“答曰:夫不识字,不辨理,才易为恶人所欺,为谗言所惑,家岂能安?故女子识字,非为干政,乃为齐家,为教子,为明辨是非也。”

“昭然哥,这一问……太险了!”柳明漪的声音都在颤,指尖触到纸面,仿佛能感知到那字句背后的千钧重压,“前几问尚在经义范畴,此问却直指女戒,若是被有心人抓住,便是万劫不复!”

林昭然却笑了,她的笑容里有一种洞悉人心的笃定,嘴角微扬,如月下寒梅初绽:“明漪,你记住,越是看似离经叛道的险棋,在风声鹤唳之时,才越像是那些被尘封的真儒遗训。人们会想,若非如此,何以会被禁绝?”

事实证明,林昭然的判断精准得可怕。

数日后,这新增的一问,竟真的在国子监内的女婢之间悄然传抄开来。

一名监生归家,无意中撞见自己年仅十四岁的妹妹,正借着窗格透进的微光,偷偷用一截炭笔在碎瓦上练习笔画。

炭屑落在她粗糙的裙裾上,像星星落进贫瘠的土。

他勃然大怒,一把夺过瓦片,厉声斥责:“女子无才便是德!谁让你学这些东西的?你想毁了我们家的名声吗?”

少女被吓得浑身一抖,炭笔跌落,出清脆一响。

但抬起头时,眼中却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清亮如星,映着窗外初升的月。

她挺起小小的胸膛,反问道:“兄长,你教我背的《孝经》里说,‘亲有过,谏使更’。若我不识字,不明理,连你的话是对是错都分不清,又如何能在你犯错时劝谏你呢?”

监生当场语塞,呆立原地,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屋外风吹竹叶,沙沙如叹。

此事不知如何传了出去,竟在国子监的监生中引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

一些原本对《问对》嗤之以鼻的监生,在听闻此事后,竟也开始私下里向人求取全文,想要看看这本能让自家小妹都变得如此“伶牙俐齿”的书,究竟写了些什么。

林昭然从柳明漪口中得知这一切时,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设问引导”的策略已然生效,思想的传播,不再需要她费力去推,人心会成为它最好的车轮,自行滚滚向前。

裴仲禹终于意识到,太学的风气已经彻底失控。

堵是堵不住了,再烧一次书只会沦为笑柄。

他决定釜底抽薪。

他将心腹幕僚周砚修唤至密室,烛火摇曳,映得他面容阴晴不定。

他面色阴沉地命令道:“立刻拟定一份‘心性考’的批评定名单。凡是在策论课上引用过那本妖书的,在私下集会中谈论过书中言论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给我列进去!档籍评语就写四个字——行迹暧昧!”

这份淬了毒的名单很快被拟定出来,上面罗列着十数个太学生的名字,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寒门俊彦。

名单被秘密呈报给了吏部尚书沈砚之,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会公之于众,彻底断送这些学子的前程。

然而,裴仲禹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却在一个不起眼的环节出了纰漏。

负责抄录这份名单的吏部小吏,正是柳明漪的远房堂兄。

当柳明漪将那份抄录的名单副本颤抖着交到林昭然手中时,林昭然只看了一眼,便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指尖冰凉,仿佛触到了冬夜的铁栏。

这不仅仅是一份名单,这是一张催命符。

若让它按裴仲禹的计划公布,她这数年来在太学中辛苦埋下的种子,将会被连根拔起,再无生机。

可预想中的惊慌失措并未出现。

林昭然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冷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