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和巾帼混音 > 第81章 无声之辩(第2页)

第81章 无声之辩(第2页)

这份风潮自然也刮到了锦衣卫指挥使沈砚之的案头。

他听着孙奉的汇报,面色沉静如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刀的冷铁刀柄,触感坚硬而冰冷。

“……从‘女子不可学,何以知其不能?’开始,到吏部衙门前的‘若有人教,何人不可学?’,如今城中墙上、地上,随处可见各种续问、反问。属下已将各坊流传最广的默讲内容录下。”孙奉说着,将一本册子恭敬地呈上。

沈砚之接过册子,翻开第一页,那句最初的问话赫然在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几乎要将册页捏碎,纸张出细微的“窸窣”声。

一个被他深埋在记忆中的画面毫无预兆地浮现——他的亲妹妹,七岁时便能背诵整卷《论语》,家中宾客无不称奇。

可父亲却勃然大怒,斥责她“女童识字,有违礼法,是为家门之乱”,当场折断了她的笔,烧了她的书。

从那以后,那个冰雪聪明的女孩,终其一生,再未碰过任何典籍。

指尖抚过纸上那力透纸背的字迹,沈砚之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用几不可闻的声音低问:“若当年……她能像男子一样入学、入监……她会写出怎样的问?”

孙奉垂侍立,不敢回答。

但他低垂的眼眸中,却有一丝微光悄然闪动,像暗夜中悄然亮起的星。

“默讲”已成燎原之势,林昭然知道,必须再添一把火。

她唤来守拙,将那本凝结了她毕生心血的《学在民间》手稿取出。

纸页泛黄,边角微卷,散着陈年墨香与樟脑的气息。

“将此书拆为百问,每问独立成条。”她吩咐道,“交给柳明漪,让她动京中所有心向我们的绣娘,将这些问句绣在百家被的被面、新生儿的襁褓、家家户户的门帘上。我要让这些问题,织于布帛,眠起皆见。”

“这……”守拙有些迟疑,指尖摩挲着手稿的边角,“这会不会太……”

“他们禁我们的声,我们就织出自己的语;他们能焚书,难道还能烧了全天下的衣衫被褥不成?”林昭然的语气不容置喙,声音如风过竹林,“我们不仅要绣心,还要传信。”

她转向韩霁:“联络我们安插在边关的戍边将领之女,让她们动用一切关系,以军中旗语,向各哨所传递‘女童求学’的暗码。”

三日之内,从东海之滨到西域边陲,七座最重要的边防哨塔上,都以旗语打出了那个清晰无误的“学”字。

破庙里,烛火摇曳。

林昭然刚刚听完韩霁关于边关旗语已通的汇报,心中激荡未平。

忽然,她神色一动,侧耳倾听。

远处,风中传来一阵奇异的齐动——并非出自喉咙,而是上百个孩子,在另一面残破的庙墙上,用他们的手影,整齐划一地拼出了一个巨大的“学”字。

那影子在火光下跳跃,沉默而坚定,像一群无声的候鸟,正振翅欲飞。

民心已醒。

林昭然深吸一口气,从一个暗格中取出她珍藏多年的“明堂策”副本。

她没有用朱砂,而是蘸着灰黑的墨,将策论一字一句地重写于极薄的绢布之上。

墨香混着旧纸的气息,在狭小的破庙中弥漫开来。

“将它缝入那批即将送往皇史宬的‘前朝遗录’夹层中。”她将写好的薄绢小心折好,递给身旁一个最可靠的死士。

她站起身,走到破庙门口,望向深邃的夜空。

京城的光亮在远处连成一片,而她这里,只有孤灯一盏。

“这一问,不止要问进国子监,还要问进史册——要让百年之后的人知道,光,是如何从一道微不足道的影子里,一步步长成太阳的。”

一阵夜风吹过庙檐,卷起地上的尘土,案上的残灯猛地一晃,火光骤然明亮了一瞬。

那光,恰好映出墙角一道不知是谁遗落的、还未熄灭的手影,静静地指向远方。

风声里,仿佛夹杂着车轮滚滚的闷响,正从皇城深处,缓缓而来。

喜欢破帷请大家收藏:dududu破帷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