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和巾帼混音 > 第103章 裂砖埋新种(第1页)

第103章 裂砖埋新种(第1页)

林昭然的指尖在残砖裂痕处轻轻摩挲,烧裂的陶土边缘硌得掌心生疼,毛刺刮过皮肤,留下细微的灼痛,像有火星在指腹跳动。

雨幕里的破庙漏下几点水,正落在砖上那行残缺的“教化之根,在问之自由”上,水珠在“问”字裂口处悬而未落,映着微光,像一滴未干的墨,又似将坠未坠的泪。

檐角铜铃被风拨动,出几声清冷的叮当,旋即又被雨声吞没。

她忽然抬眼看向守拙:“子时三刻,地窖。”

守拙的袈裟被雨水浸得透湿,肩头沉甸甸地往下坠,布料紧贴脊骨,勾出佝偻的轮廓。

他只是无声颔,转身时鞋跟在青石板上叩出两记闷响,脚步微晃,几乎撞上门框才稳住身形。

林昭然下意识伸手欲扶,却被他轻轻避开——那手腕瘦得惊人,衣袖空荡荡地晃着。

林昭然望着他背影消失在雨帘里,这才低头解下腰间的铜钥匙——那是地窖暗门的机关,藏在供桌下第三块松动的砖后。

钥匙齿扣进锁孔时,她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比檐角的铜铃还急,一下下撞在耳膜上,震得指尖麻。

地窖的霉味裹着潮湿涌上来时,补遗讲的骨干们已经到齐了。

空气里浮动着陈年土腥与草纸的涩香,烛火在石壁上投下摇曳的影。

程知微蹲在墙角,正用碎瓷片刮着靴底的泥,刺啦——刺啦——的声响在狭小空间里格外清晰,每刮一下,都带起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飞舞。

柳明漪抱来一摞草纸,梢还滴着水,在青砖地上洇出几个淡墨色的圆,湿痕缓缓扩散,像无声的叹息。

最年轻的弟子阿福攥着拳头,指节白:“先生,昨夜我守着太庙后墙,见有四个穿皂衣的人扛着铁镐进去,定是……”

“是世家的人。”林昭然将残砖放在石桌上,烛火映得砖面裂痕如蛛网,光影在“问之自由”四字间游走,仿佛字迹在呼吸。

阿福的话戛然而止,几个弟子的呼吸声陡然粗重起来,像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程知微站了起来,靴底刮过青砖的刺响里,他声音紧:“他们掘了备用典砖?这是要毁《明堂策》的根!”

“毁根?”林昭然指尖抚过砖上“问之自由”那几个字,触感粗粝,裂纹边缘微微翘起,扎得指腹痒。

烛火在她眼底晃了晃,“他们若真懂什么是根,就不会把砖烧裂了。”她抬眼扫过众人,阿福的拳头松开又攥紧,柳明漪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程知微的目光落在残砖上,像在数那些裂痕。

“你们看,”她将残砖轻轻一转,“裂砖里藏着什么?是烧透的陶粉,是刻进骨血的字。”

守拙不知何时站在了地窖门口,他怀里抱着个粗陶瓮,脚步虚浮,几乎撞上门框才稳住身形。

他掀开布,瓮里是细如面粉的砖粉,在烛火下泛着幽青,粉尘在光束中缓缓浮沉,像被惊动的星尘。

“冷陶秘法。”他声音沙哑,说话时肩头微微起伏,像是在压抑咳嗽,“前朝太学刻石,若遇损毁,便将碎石研粉,混入新泥重烧。旧石的纹路会像血脉,渗进新陶的肌理。”

阿福突然笑了一声,带着几分青涩的狠劲:“所以先生要把这残砖的粉,掺进新制的典砖里?他们烧了旧的,我们让旧的长在新的里!”

“不是长在新的里。”林昭然伸手沾了些砖粉,任它从指缝漏下,粉末簌簌而落,像一场微型的雪,落在她掌心,留下微凉的触感,“是让根长进土里。”她的声音轻,却像敲在青铜上,“他们掘砖时以为毁了证据,可证据从来不是一块砖。是太学里读过《明堂策》的眼睛,是市井里传开的三问,是每个抬起头问‘为何不够好’的人。”

地窖里静了片刻,柳明漪突然摸出帕子,轻轻擦去石桌上的砖粉:“我这就去联络绣娘行,把‘问之自由’绣在包袱皮上,跟着商队走南闯北。”程知微的手指叩了叩石桌,声音里带着算盘珠子般的利落:“我去查礼部动向,他们若敢改‘教者代议’的门槛……”

“等等。”林昭然叫住他,“程兄,你可知礼部拟了什么?”

程知微的瞳孔缩了缩——他本想等探实了再报,却不想林昭然连这都料到了。

“他们要把‘教者代议’改成‘五品以上致仕官方可代民声’。”他咬着牙,“如此一来,能说话的还是世家旧人,寒门教者连门槛都摸不着。”

烛火“噼啪”爆了个灯花,火星溅落,像一颗坠落的星。

林昭然的手指在石桌上轻轻画了道,像在画一道裂痕。

“那便让他们的改,变成自己的刀。”她抬眼时,眼底有冷光,“程兄,你去把《明堂策》的原始批注本影抄十份,抄的时候……”她顿了顿,“把沈辅那句‘可议’的朱批,描得更显眼些。”

程知微愣了愣,随即笑出声:“伪装成内府修订草案,故意漏到各世家书房?他们为了争‘谁改了辅批文’吵起来,哪还有空对付我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争得越凶,越要证明自己才是守规矩的那个。”林昭然将残砖收进怀里,“而规矩,从来都是活的。”

雨不知何时停了。

林昭然送走众人时,东方已泛出鱼肚白。

晨雾如纱,裹着破庙的残檐,远处传来几声鸡鸣,划破寂静。

程知微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后,她转身正要回地窖,却见守拙还站在檐下,袈裟上的水迹在青石板上晕成深色的云。

他倚着门框,呼吸短促,像风箱漏了气。

“冷陶窑我已备好。”他说,声音低哑,“今夜子时开窑。”

“辛苦先生了。”林昭然点头,转身时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

她站在破庙门口,望着晨雾里那点模糊的影子——是孙奉的小黄门车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