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不良人 > 第44章 雪落无声也燎原(第3页)

第44章 雪落无声也燎原(第3页)

第四夜的风卷着雪粒子打在脸上,像撒了把碎瓷片,刺入皮肉。

林昭然站在染坊后院的老槐树下,声音哑得像砂纸擦过陶瓮:“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她的炭笔在墙上划着,每写一笔都要咬着牙——右手的裂口算不得什么,可左手腕的旧伤被冻得木,举久了就酸得直抖,笔尖在墙上划出颤抖的痕迹。

“先生手流血了!”突然有孩童的哭喊刺穿风雪。

林昭然这才现,炭灰混着血在砖墙上洇出紫黑的痕迹,像朵开败的牡丹,花瓣边缘还带着未干的血珠。

她刚要低头看,围脖突然裹住了右手——是柳明漪,围脖上还带着她身上的温度,小姑娘的手指冻得通红,却把结系得极紧:“您不说停,我们就不走。”她仰起脸,睫毛上沾着雪,眼睛里的泪却烫得化了雪,“我阿娘说,这围脖是她嫁时绣的并蒂莲,最暖。”

林昭然的喉咙突然哽住。

她想说“傻丫头”,可话还没出口,就听见“哐当”一声——秦九带着三个炭工抬来整筐硬炭,独臂上的刀疤在雪光里泛着暗紫:“前日王屠户说,炭窑新出的硬炭经烧。”他蹲下来,把炭块码成小塔,火星子“噼啪”跳着,“烧得旺些,先生手就不疼了。”

人群里不知谁递来个粗陶杯,温水浸着她冻僵的左手,暖流顺着血脉往上爬。

有老妇往她脚边塞了团旧棉絮,絮里还沾着灶膛的草屑香,那味道让她想起幼时母亲的灶台。

林昭然望着砖墙上紫黑的字,突然觉得那些血不是疼,是种子——带着体温的种子,要在这冰天雪地里芽。

第七夜的雪大得望不见三步外的人。

林昭然站在破庙前的老槐树下,讲“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时,声音已经轻得像游丝,每吐一个字,肺里都像被冰针刺穿。

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一下比一下慢,像漏了水的铜壶,滴答,滴答,渐行渐远。

最后一个“睦”字还卡在喉咙里,眼前突然黑,膝盖一软,整个人栽进雪里。

“先生!”惊呼声炸成一片。

有人扑过来抱她,棉衣的粗粝摩擦着脸颊;有人解下外衣盖在她身上,带着体温的布料压上胸口;柳明漪的手在她脸上乱摸:“烫得厉害!”秦九的独臂托着她后颈,粗粝的掌心贴住她额头:“烧糊涂了。”

恍惚间,林昭然听见雪地里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不是一个,是几十个。

有人举着灯笼,暖黄的光刺破雪幕,像星星落进人间。

守拙的声音从庙顶传来,带着点他惯常的沉稳:“佛灯借你们照路。”她眯起眼,看见守拙站在飞檐上,举着那盏长明灯,光映得百步内的雪都泛着金。

紫宸殿的烛火晃了晃。

沈砚之放下《雪夜讲经录》,指节抵着眉心——这是他批折子到三更时惯有的动作,可今夜心跳得格外乱。

幕僚呈报说,七处夜讲点已增至十处,听讲者从百余人扩至近千。

他翻开朱笔圈过的段落:“背厶为公”“她能,便是能”“人不独亲其亲”……墨迹未干,像要从纸上渗出来。

“取朱笔。”他突然开口。

书童愣了愣,赶紧递上。

沈砚之在“讲士名册”第三行写下“秦九”二字,笔锋顿挫得厉害,几乎要戳破纸背。

窗外的雪扑在窗纸上,他望着新添的名字低语:“火若不熄……”声音被风声卷走,只剩后半句散在空气里,“便只能看它烧向何方了。”

林昭然再睁眼时,天还没亮。

守拙的长明灯在佛前晃着,她身上盖着三四件外衣,肩头压着条带着灶香的粗布帕子。

庙外的雪停了,可她觉得冷得厉害,喉咙像着了火,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痛。

迷迷糊糊间,她听见庙门吱呀一声,有妇人的声音压得低低的:“先生醒了没?我带了新晒的棉絮……”另一个声音更轻:“我那帕子绣了并蒂莲,最暖……”

她想应,可喉咙不出声。

睫毛上凝着泪,慢慢渗进鬓角的碎里。

这泪不凉,反而烫得她鼻尖酸——原来比雪更冷的冬夜,也能焐出这么多暖。

喜欢破帷请大家收藏:dududu破帷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