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清开局我是恭亲王 > 第22章 月钱与牵挂(第2页)

第22章 月钱与牵挂(第2页)

丫蛋跑到江王氏身边,拉着她的衣角小声问:“娘,姐姐真的要给俺买红绳吗?像府里小主们扎的那种?”

江王氏把丫蛋抱在怀里,擦了擦眼泪,笑着说:“是呀,你姐姐特意让给你买红绳呢!明天让你爹去王府外的铺子买,给你扎在辫子上,好不好?”

丫蛋连忙点头,小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好!谢谢兰儿姐!俺要扎两条辫子,都系上红绳!”

老王头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看着这一家人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老江,你家兰儿在王府表现好,刘嬷嬷和吴嬷嬷都夸她,说她识字、懂规矩,还会帮人治伤,往后肯定有出息。你们在府里做杂役也别太省,有兰儿帮衬,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老实和江王氏连忙道谢,又给老王头装了些家里蒸的红薯,还特意拿了块自家晒的咸菜,让他带回去:“这红薯是俺们自己在杂役院后园种的,您拿回去尝尝,谢谢您帮俺们带钱带话。”

老王头推辞不过,收下后便起身告辞:“我还得去其他屋送东西,你们放心,兰儿在王府挺好的,下次有机会,我再帮你们带话。”

送走老王头后,江老实把铜钱小心地放进一个木盒里,锁在炕边的柜子里——这是家里第一次有这么多钱,还是女儿寄回来的,他得好好保管。江王氏则坐在炕边,一边翻着针线笸箩,一边念叨着:“明天一早就去买扫帚、手套和鞋,给丫蛋买红绳,再给兰儿做双厚袜子,王府里肯定也冷,让老王头下次给她带过去。”

江兰是在次日辰时得知家里情况的——老王头一早来王府送东西,特意绕到书房,跟她说了江老实一家的反应,还说“你爹拿着钱第一句就说‘要先买扫帚’,你大哥摸着破手套红了眼,你二哥看着布鞋直点头,丫蛋抱着红绳笑得合不拢嘴”。

听到这些话时,江兰正在整理《农政全书》的批注,手里的毛笔顿了顿,墨汁在纸上晕开一小团,却没让她觉得烦躁。她的眼眶有些热,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那是牵挂,是温暖,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她想起现代时,外婆生病她却没钱医治的无力;而现在,她终于能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家人在王府做杂役的实际难处,能让父亲扫雪时省力些,让大哥牵马时暖和些,让二哥走路时踏实些,让妹妹能有喜欢的红绳,这份成就感,比在书房获得任何认可都让她满足。

“谢谢王公公,劳您特意跑一趟,还跟我细说家里的事。”江兰躬身道谢,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很坚定。

老王头笑着摆手:“姑娘不用谢,你这么孝顺,心里装着家里每个人的难处,你爹娘该高兴。我看你是个有本事、有担当的,往后肯定能让家里在王府过得更安稳。”

等老王头走后,江兰走到书房的窗边,看着远处王府的杂役院方向——晨雾还没散,能隐约看到杂役院的屋顶,那里有她的家人,有她想要守护的安稳。她摸了摸胸口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她渐渐冷静下来,心里却生出一个更坚定的念头:四百文钱能帮家人换些用具,却帮不了他们摆脱“杂役”的身份。父亲、大哥、二哥一辈子做洒扫、马厩杂活,妹妹长大后也可能只能做最低等的宫女,只要身份不变,就永远要受管事的气,永远只能住在低矮的土坯房里。

她想起前几日在书房看到的奏折——胤禛正在推行“摊丁入亩”,还提及“王府杂役可凭功绩升为管事”,甚至有“包衣可凭才干脱籍”的先例。若是她能靠近新政核心,能获得更高的地位,不仅能让家人从杂役升为管事,还能让他们摆脱包衣身份,让妹妹有机会读书识字,不用再走“做杂役”的老路。

“往上走,一定要往上走。”江兰在心里默念,手指紧紧攥着胸口的玉佩,眼神里满是笃定。她知道,这条路不会好走——她只是个从杂役房走出来的宫女,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和现代知识一点点往上爬。可她不怕,家人在杂役院的辛苦是她的动力,护理专业的知识、对新政的认知是她的底气,只要她不放弃,总有一天,她能站到足够高的位置,真正护住自己的家人,让他们在王府里活得更有尊严。

接下来的几天,江兰干活更卖力了。在书房整理典籍时,她会特意留意胤禛关于“王府杂役管理”“包衣功绩制度”的批注,把关键内容记在心里;帮吴嬷嬷登记书信时,她会仔细分类,把各院关于“杂役晋升”“用具申领”的书信单独归置,默默记下可为家人谋出路的信息;遇到其他宫女有困难,她还是会帮忙,却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退让,而是有原则地帮忙——她知道,一味的软弱换不来尊重,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有能力护着在杂役院辛苦的家人。

廿九那天,江兰用留下的一百文钱买了草药和针线。她在杂役房的药铺里挑了些蒲公英、紫花地丁和艾草,这些都是治冻伤、消炎的常用药——她想着父亲扫雪时手容易冻,大哥在马厩也常碰伤,这些草药能帮他们处理小伤;还买了一小卷粗线和两根针,不仅要缝补自己的布衫,还想给妹妹做个简单的布偶,托老王头带过去。

回西跨院的路上,她遇到了春桃。春桃手里拿着一双新做的布鞋,是她给在马厩打杂的哥哥买的,见江兰手里拿着草药,便问:“江兰姐,你买这么多草药干啥?是不是手又冻了?”

“不是,是备着,家里人在杂役院做活容易碰伤冻着,这些能用上。”江兰笑了笑,又问,“你这布鞋是给你哥哥买的?他也在马厩?”

春桃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几分羡慕:“嗯,我哥跟你家石头哥一起在马厩打杂,冬天冻得厉害。江兰姐,你都能帮家里换扫帚、买手套了,真厉害。我也想跟你一样,好好干活,多赚点钱,让我哥不用再冻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江兰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真诚:“会的,只要咱们好好干活,多学本事,以后肯定能多赚月钱,不仅能帮家人换用具、添衣物,还能让他们在王府过得更安稳。”

春桃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嗯!我听江兰姐的!”

回到西跨院,江兰坐在炕边,开始缝补自己的布衫。针线在她手里灵活地穿梭,她的动作很轻,尽量让针脚看起来整齐——这是母亲教她的,“缝补也要用心,穿在身上才舒服”。她一边缝补,一边在心里复盘:现在她在书房站稳了脚跟,获得了刘嬷嬷、吴嬷嬷甚至苏培盛的留意,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整理典籍和书信时,找到能将现代知识与王府事务结合的切入点,比如给马厩提“冬季保暖建议”帮大哥省力,给洒扫杂役提“工具改良方法”帮父亲和二哥提高效率,这些不仅能帮到家人,还能获得胤禛的关注,为“往上走”铺路。

夜色渐深,西跨院的房间里很安静,只有针线穿过布衫的“沙沙”声。江兰缝补完布衫,把草药小心地放进布兜,又摸了摸里面的铜钱——剩下的五十文应急钱,她要好好攒着,说不定下次能给父亲买块护手的猪油,让他扫雪时手不那么容易冻裂。

她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平静和坚定。第一次领月钱,第一次给家里寄钱,第一次知道自己能解决家人在杂役院的实际难处,这些都让她更清楚自己“往上走”的意义——不是为了权力,不是为了富贵,而是为了让父亲、大哥、二哥能从杂役升为管事,让妹妹能读书识字,让全家人都能摆脱“底层杂役”的命运,在王府里活得有尊严、不被欺负。

月光透过窗纸,落在她胸口的玉佩上,映出淡淡的光泽。江兰握紧玉佩,在心里对自己说:“江兰,加油。你不能停下,你要继续努力,站到更高的位置,让全家人都不用再做辛苦的杂役,让他们能住上暖和的房子,过上安稳的日子。”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想到家人在杂役院的期待,想到自己能为他们改变命运,她就有了无限的动力。这条逆袭之路,她会走得更稳、更远,直到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护住她最珍视的家人。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