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清开局签到 > 第86章 和药农合作(第2页)

第86章 和药农合作(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老栓家刚收的金银花,被王三的人打翻在地,踩得稀烂。李老栓急得直哭:“江姑娘,这可咋办啊?王三势力大,俺们惹不起啊!”

江兰得知消息,立刻带着春桃和几个护理坊的学员,还有顺天府的差役(她是四品诰命,可请顺天府协助)去了妙峰山。王三正跟药农们叫嚣,见江兰来了,还想逞凶:“你个小丫头片子,敢管老子的事?滚回京城去!”

江兰没怕,拿出四品诰命的腰牌,厉声说:“王三!本诰命与药农合作,是为新政民生,你敢阻挠,就是对抗新政!顺天府的差役在此,你要是再闹,就把你抓去官府问罪!”

顺天府的差役立刻上前,把王三的打手控制住。王三见江兰有官府撑腰,吓得腿都软了,连忙磕头:“江诰命饶命!小的再也不敢了!”

江兰没为难他,只是警告:“往后不准你再压价欺负药农,不然本诰命饶不了你!”王三连滚带爬地走了。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药农听说“护理坊验收严”,担心自己的草药不合格,偷偷在草药里掺了陈货。验收那天,玲儿现王二家的金银花里,混了不少去年的陈花,当场指了出来。

王二红着脸说:“江姑娘,俺不是故意的,俺就是怕不够秤,卖不了多少钱……”

江兰没骂他,而是拿着新花和陈花对比:“王大爷,你看这新花,颜色鲜、香味浓,药效好;陈花颜色暗、没香味,药效差。俺们收好草药,是为了给病患治病,要是用了陈花,病患的病好不了,俺们护理坊的名声就毁了,往后也没法跟你们合作了。”

王二知道错了,连忙把陈花挑出来:“姑娘,俺知道了,往后俺一定按标准种,绝不掺假!”

江兰还借此机会,给所有药农重申了验收标准:“俺们严,不是为难你们,是为了让你们种出更好的草药,卖更好的价。只要你们的草药够好,俺们不仅按价收,还会奖励你们!”

合作满一季,成效就很明显了。

对药农来说,收入翻了番。李老栓家十亩地,种了蒲公英、艾草、金银花,一季卖了二十三两银子,比去年多了十两,不仅给孙子治好了病,还盖了两间新土坯房,买了新的锄头、镰刀;王二家赚了十八两,给儿子娶了媳妇,婚礼上还特意请江兰去喝喜酒;张老汉家赚了二十两,把家里的破桌子、椅子都换了新的,还送了一筐新收的金银花给护理坊,说“感谢江姑娘让俺们过上好日子”。

妙峰山的药农们,还自在村口立了一块“江诰命助农碑”,上面刻着“科学种药增收入,合作共赢惠民生”,每天都有药农去碑前上香,感谢江兰。

对护理坊来说,草药质量和供应都稳定了。用新收的蒲公英熬的消炎汤,药效比之前提升了四成,南城护理所的病患反馈“喝了三天就不疼了”;艾草膏的黏性更好,治冻疮的效果也更明显,百姓都说“护理坊的艾草膏比之前好太多”;金银花茶不仅用于护理,还分给女子护理学堂的学员,学员们说“喝了喉咙舒服,上课更有精神”。

合作医馆也受益良多。仁心堂的王掌柜说:“用护理坊提供的草药,病人好得快,来医馆的人比之前多了两成!”惠民堂的陈大夫补充:“之前药商的草药总掺假,现在有了稳定的好草药,俺们开方也更有底气了!”

消息传到宫里,胤禛特意召见江兰,手里拿着顺天府呈上来的“妙峰山药农增收统计”:“江兰,你这合作模式好啊!既解了药农的困,又给护理坊添了保障,还帮朕的新政赢了民心。朕打算让你把这模式推广到江南、西北的护理分坊,让当地药农也能受益,你愿不愿担此任?”

江兰躬身谢恩:“奴婢愿意!江南多产金银花,西北多产沙棘,正好能跟当地的护理分坊合作,既保证草药供应,又帮药农增收,一举两得!”

胤禛笑着点头:“好!朕给你拨银一千两,作为地方合作的启动资金;让兵部调五辆马车,帮你运输种植手册和种子;地方官员也会全力配合,你尽管去做!”

从养心殿回来,江兰在护理议事厅的墙上,挂起了“全国草药合作规划图”——上面用红笔标出了妙峰山(京郊)、苏州(江南)、凉州(西北)三个合作试点,每个试点旁都写着“适宜草药”“药农数量”“预计增收”。

春桃帮着整理地方药农的资料,笑着说:“姑娘,现在妙峰山的模式已经成了样板,江南、西北的护理分坊都盼着您去推广呢!玲儿姐还说,她想去江南教药农种金银花,江丫蛋想去西北教种沙棘。”

江兰看着规划图,心里满是踏实——与药农合作,不仅解决了护理坊的草药供应链问题,更搭建了“护理坊-药农-医馆-病患”的共赢链条:药农增收→生活改善,护理坊得好草药→病患康复快,医馆有好药材→口碑提升,最终都能助力胤禛的新政,让民生更稳、民心更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丫蛋抱着刚整理好的“地方种植手册”进来:“姐姐,江南的金银花种植手册俺做好了,上面写了‘江南多雨,要挖排水沟’‘用菜籽饼当肥料’,周院判说这样符合江南的气候。”

江兰接过手册,翻看了几页,笑着说:“丫蛋做得好!往后咱们去地方推广,也要像在妙峰山一样,先搞试验田,让药农看到好处,再慢慢推广。不能急,要稳扎稳打。”

夜幕降临时,妙峰山的药农们还在地里忙活——他们在给蒲公英浇水,按江兰教的法子,用井水浇,不能用河水(河水有杂质)。月光洒在田埂上,映着药农们忙碌的身影,也映着田埂上“科学种植,合作共赢”的木牌。

李老栓的孙子已经好了,正帮着爷爷浇水,他手里拿着江兰送的“种植手册”,虽然不认多少字,却能看懂上面的插图,他笑着说:“爷爷,明年俺也要学种草药,跟江姐姐合作,赚好多钱,让你过上好日子!”

李老栓摸着孙子的头,眼里满是希望:“好!好!咱们跟着江姑娘,往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而此刻的江家府邸,江兰还在议事厅里,修改“江南草药合作方案”。灯光下,她的笔尖在纸上划过,写下的不仅是种植方法和合作条款,更是对“民生为本”的坚守,对“共赢模式”的执着,也是一个穿越者,在清代土地上,为新政民生夯实根基的又一坚实举措。

江兰知道,与药农合作只是她“卷王之路”的又一重要节点——未来,她将带着这一模式,走进江南的茶山、西北的草原,让更多药农受益,让护理坊的草药供应链遍布全国,为胤禛的新政“固本强基”,也为自己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写下更具民生温度、更显共赢智慧的一笔。而那盏亮在议事厅的灯,不仅照亮了她眼前的规划图,更照亮了这个时代“农业赋能医疗、医疗反哺民生”的新前路。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