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清开局就反 > 第90章 与国外使交流护理经验(第1页)

第90章 与国外使交流护理经验(第1页)

雍正五年暮春,京城的驿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范德堡、葡萄牙澳门总督派来的使节罗德里格斯,还有随行使团的医官与翻译。他们此次来京,本是为商议通商事宜,却在与内务府官员闲谈时,听闻了一件新鲜事:“京城有座护理坊,凭草药膏剂治冻伤、编期刊传经验,连军队伤兵康复率都提了五成,百姓称其‘活菩萨坊’。”

范德堡是个对东方技艺极感兴趣的荷兰人,当即拉住官员追问:“这护理坊的主人是谁?真有如此能耐?”官员笑着答:“是四品诰命江兰,女子出身,却凭现代护理之法搅动民生,连皇上都赞她‘新政砥柱’。”罗德里格斯也来了兴致——葡萄牙在海外殖民时,常因船员、士兵伤口感染折损人手,若真有能降死亡率的护理之法,实乃急需。

次日早朝,范德堡便向胤禛递上国书,恳请“亲访护理坊,观摩护理之术,愿以本国医疗经验相换”。胤禛看向阶下的张廷玉,张廷玉躬身道:“江兰护理坊近年声名远播,今外国使节求访,既是对大清护理之术的认可,也是传播新政民生成果的良机。臣以为,可准其所请,让江兰主持交流,显我大清人才之盛。”

胤禛颔,传旨:“准荷兰、葡萄牙使节访护理坊,江兰负责接待,许其展示护理成果,亦许其与使节探讨医术,不得有误。”

消息传至护理坊时,江兰正带着学员修订“夏季防中暑护理方案”。春桃捧着内务府送来的“使节资料”进来,指尖划过“荷兰医官擅长伤口消毒”“葡萄牙有海外船员护理经验”的字样,兴奋道:“姑娘!外国使节专门来见您,还说要分享他们的医疗法子,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

江兰放下手中的方案,心里泛起波澜。穿越前她在医学院学过国外护理史——世纪荷兰已有初步的伤口消毒理念,葡萄牙因航海需求,对船员常见的坏血病、外伤护理有实操经验。这不仅是展示护理坊成果的机会,更是吸收国外先进理念、补全清代护理短板的契机。“传下去,”江兰起身整理四品诰命补服,“把《护理学报》近三期、防冻膏样品、护理实操工具都备好,再选十名优秀学员,准备演示骨折包扎、小儿惊厥应对,务必让使节看到真东西。”

三日后,范德堡、罗德里格斯带着四名医官、两名翻译,在苏培盛的陪同下,抵达护理坊。马车刚停稳,就见江兰身着石青色云雁补服,站在坊门前迎接,身后是列队整齐的学员,手里捧着护理工具与成果册。

“江诰命阁下,”范德堡率先上前,用生硬的汉语问候,身后的翻译连忙补充,“范德堡使节说,久闻您以护理之术惠泽万民,今日得见,荣幸之至。”

江兰微微颔,引着众人往里走:“使节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护理坊虽小,却藏着我大清百姓的护理智慧,今日便请诸位一一观摩。”

走进护理坊的“成果陈列室”,墙上挂满了《护理学报》的样刊,案上摆着防冻膏、暖冬膏的陶罐,还有分层护理的示意图(宫廷护理、军队护理、民间护理)。江兰拿起最新一期《护理学报》,翻到“地方实践”栏,指着苏州漕运护理的插图:“此栏记录各地护理分坊的实操经验,如江南潮湿,便教工匠用艾草煮水擦身防疮;西北干燥,便用羊毛布包扎适应气候。创刊至今,已助五万余百姓解决护理难题。”

范德堡接过学报,目光停在“你问我答”栏的“老人类风湿护理”上,让翻译问道:“贵国护理之术,竟如此关注普通百姓?我荷兰虽有医馆,却多为贵族服务,寻常民众难享其利。”

“护理本是为万民而生,不分贵贱。”江兰指着案上的防冻膏,让学员取来温水,演示涂抹,“此为‘暖冬膏’,以猪油、艾草、生姜熬制,去年冬季推广后,京城冻伤率下降七成五,西北士兵冻伤率从四成降至一成。”

罗德里格斯伸手蘸了点药膏,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带着淡淡的艾草香。他让翻译问:“此膏能在寒冷地区长期使用吗?我葡萄牙船员在北大西洋航行时,常因严寒冻伤,至今未有良策。”

“可因地制宜调整配方,”江兰答,“若在海上,可用船上易得的椰子油代替猪油,加晒干的海盐防潮,效果同样显着。”罗德里格斯眼睛一亮,让医官立刻记下配方,连声道:“此法实用!若能推广,我葡国船员必当受益。”

穿过陈列室,便是护理坊的实操场。十名学员已备好道具——稻草人模拟骨折伤兵,竹篮里躺着“惊厥小儿”(由学员假扮)。江兰示意学员开始演示:学员孙强取来两根木棍,按“分段包扎法”,先固定伤肢,再用棉布条交叉缠绕,松紧度恰好能伸入一指。“此法可避免骨折移位,”江兰在旁解说,“之前西北士兵用此法,骨折康复时间从四十日缩短至二十日。”另一旁,学员林巧快将“小儿”侧卧,解开衣领,用温水擦拭额头,再按压人中,不过片刻,“小儿”便“苏醒”。“惊厥若处理不及时,易致小儿夭折,”江兰补充,“此法推广后,京城小儿惊厥死亡率下降六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荷兰医官霍夫曼看得仔细,突然让翻译问:“若骨折伴随伤口出血,该如何处理?我荷兰医官常用煮沸的葡萄酒消毒伤口,不知贵坊有何良策?”

江兰让学员取来烈酒与艾草粉:“我大清用高浓度米酒消毒,再敷艾草粉止血,米酒易得,艾草随处可见,更适合百姓与军队使用。”说着,让学员用猪肉模拟伤口,演示消毒、敷药、包扎的全过程,动作利落,步骤清晰。

霍夫曼上前查看猪肉“伤口”,见艾草粉牢牢吸附在伤口处,没有渗血,不由点头:“此法简便有效,比葡萄酒消毒更易普及,值得学习。”

演示结束后,众人移步护理坊议事厅。案上摆着茶水与点心,江兰让春桃奉上《护理伦理规范》,笑着说:“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人心。此规范明确‘平等待患’‘廉洁收礼’,确保护理员待百姓如家人,这也是护理坊能获民心的根本。”

范德堡翻看规范,看到“不推诿病患”一条,不由感叹:“我荷兰医馆常有因病患贫穷而推诿之事,贵坊能以伦理约束护理员,实乃高明。”

待众人落座,江兰主动开口:“诸位远道而来,必有海外护理之经验,还望不吝赐教。我大清护理虽有成效,却也有短板——如长期航海人员的坏血病护理、大规模外伤后的感染防控,皆需向诸位学习。”

霍夫曼率先言,让翻译递来一本手写的“医疗记录册”——上面用荷兰文记录着病患姓名、病症、处理方法、康复时间,还有简单的插图。“我荷兰医馆要求医官详细记录每例病患,”霍夫曼说,“既可追溯护理效果,也可积累经验,避免重复犯错。”

江兰接过记录册,指尖划过清晰的表格,心里一亮——清代护理记录多为零散手札,无系统格式,常因记录不全导致后续护理失误。“此法甚妙,”江兰当即让春桃取来纸笔,“我护理坊可借鉴此法,制作‘护理记录表格’,标注姓名、病症、处理步骤、复诊时间,让学员按表记录,既规范又高效。”

霍夫曼又提到“伤口消毒的进阶之法”:“除煮沸的葡萄酒,我们还会用蒸馏法提取高浓度酒精,消毒效果更佳,只是蒸馏设备复杂,不易普及。”

江兰眼睛微亮——她穿越前学过简易蒸馏装置的制作。“可用陶罐、铜管自制蒸馏设备,”江兰在纸上画出草图,“以米酒为原料,蒸馏后可得高浓度酒精,虽不及贵国设备精良,却能应急使用,适合军队与地方分坊。”

霍夫曼看着草图,连连惊叹:“江诰命聪慧过人!此法可解酒精获取之难,若能成功,必能大幅降低伤口感染率。”

罗德里格斯则分享了葡萄牙船员的护理经验:“我葡国船员长期在海上,易患坏血病,后现多吃柠檬、橙子可预防;若遇外伤,可用船上的帆布撕成布条,浸泡海水煮沸后包扎,能暂防感染。”

“坏血病?”江兰追问,“症状是否为牙龈出血、四肢无力?”

罗德里格斯点头:“正是!此前因坏血病,我葡国一艘商船折损过半船员,后按此法,再无大规模患病之事。”

江兰心里一沉——清代漕运船员、沿海渔民也常有类似症状,却一直误以为是“水土不服”,从未找到病因。“柠檬、橙子在海上不易保存,”江兰思索道,“我大清南方盛产柑橘,可将其制成陈皮、果干,方便携带;北方则可用晒干的山楂、红枣替代,虽效果稍逊,却能应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