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清开局就反 > 第311章 胤禛的远程 智囊(第1页)

第311章 胤禛的远程 智囊(第1页)

雍正三十年腊月的京城,年关的气息已漫过宫墙——街面上的杂货铺挂起了染得通红的腊梅枝,胡同里传来小贩“糖瓜粘”的吆喝声,连护城河的冰面上都有孩童在抽陀螺,笑声顺着风飘进御书房,却撞不散满室的凝重。鎏金铜炉里的银丝炭燃到第三拨,灰烬堆得快漫过炉口,胤禛手里捏着那封准噶尔降书,指腹反复摩挲着“愿献良马千匹”的字样,指甲几乎要嵌进纸里。

这降书是三日前由准噶尔使者额林沁亲手递来的,使者跪在丹陛之下时,头埋得极低,声音却透着刻意的谦卑:“我主噶尔丹策零深知之前撕约之过,愿退牧三百里,年年献良马,只求皇上赐和,免寒冬战火之苦。”可胤禛翻遍降书,从头到尾没见“归还科布多军屯”的字眼,更没提赔偿被抢的粮草——那可是能让伊犁守军撑到开春的存粮,哪是“千匹良马”就能抵消的?

“苏培盛,去看看沙漏,子时还差多少?”胤禛放下降书,指尖在案上的战报堆里顿了顿——最上面那本是科布多送来的,写着“近日雪大,士兵冻伤率虽降,却因准噶尔袭扰,粮草转运慢了两成”。他揉了揉胀的眉心,案上的普洱茶凉得结了层薄膜,苏培盛刚想换盏热的,却被他摆手拦住:“等江兰的信到了再说。”

自准噶尔求和的消息传开,朝堂就像炸了锅。张廷玉捧着雍正二十五年寒冬用兵的奏疏,红着眼眶劝:“皇上,当年征罗布藏丹津,寒冬行军冻死的士兵比战死的还多!如今科布多雪深及膝,暂许求和,等开春草长,再整兵决战不迟啊!”马齐却攥着兰馨社送来的密报,急得直跺脚:“张大人忘了雍正二十八年的事?噶尔丹策零当年也是这般献马求和,转头就抢了哈密的粮!这是缓兵之计,想等咱们放松警惕呢!”

两人在御书房争得面红耳赤,胤禛却始终没松口——他信张廷玉的“民生为重”,也信马齐的“防敌狡诈”,可最信的,是远在科布多的江兰。那个从包衣丫头走到新政核心的女子,总能在别人忽略的细节里揪出要害:当年江南赈灾,她从“粮船日行百里”的账目中看出官员克扣;改良火枪时,她从“枪管震颤”里找出膛线角度的问题;如今对付噶尔丹策零,她定能从这看似“诚意满满”的降书里,看出藏着的刀。

“皇上!快马队到了!”院外传来驿卒的呼喊,苏培盛几乎是跑着去接的——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外面还缠着三层牛皮绳,包角绣着朵指甲盖大的兰花纹,针脚细密,是江兰亲手绣的暗号,只有他们两人认得。

油布包拆开时,一股寒气扑面而来——里面的粗纸是科布多当地产的,边缘还沾着雪粒,纸上的字迹是江兰特有的小楷,却用了兰馨社的加密符号:“狡狐(噶尔丹策零)献羔(求和),藏牙于腹。昔年(雍正二十八年)假降半月,得哈密粮草后即反,今其使者额林沁随身带的‘良马清单’,实则是科布多西麓地形图。西麓哨探仅三队,每队间隔十里,雪夜易被突破,需补暗哨。”纸末画着幅简易地形图,西麓的“黑风口”被红炭圈出,旁注“此处雪浅,骑兵可疾驰”。

胤禛盯着“良马清单=地形图”几个字,猛地想起三日前见额林沁时,使者怀里确实揣着本黄绸封面的册子,当时他只当是马种名录,没多想。“传张廷玉、马齐即刻入宫!”他将密信拍在案上,声音里的疲惫一扫而空,“再给江兰回密信,准她调科布多周边的哈萨克牧民当哨探——那些牧民跟准噶尔有仇,可靠!所需银钱从兰馨银行暂支,朕明日就让户部补批!”

苏培盛刚退出去,胤禛又拿起密信,指尖划过“昔年假降”的字样——雍正二十八年那次,若不是江兰在江南推耐旱玉米,紧急调了一千石到哈密,守军怕是真要断粮。这个女子,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他最稳的支撑。

同一时刻,科布多的风雪正烈。医帐的帆布被狂风刮得“哗哗”作响,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映着江兰面前的三卷情报。最上面一卷是兰馨社眼线“老哈”传回的——老哈是哈萨克牧民,伪装成卖皮毛的商人,混进了准噶尔的博尔塔拉河谷营地,信里写着:“噶尔丹策零近日调了五百骑兵去西麓,还让工匠赶制了三十具云梯,说是‘防雪塌’,实则是想偷袭碉堡。”

“江先生,帐外雪太大,胤祥王爷来了!”秋杏掀开门帘,冷风裹着雪粒涌进来,江兰连忙把情报卷起来。胤祥裹着件沾满雪的羊皮袄,肩上的铠甲结着冰碴,刚进门就搓着手凑到油灯旁:“可算等到你了!方才额林沁又来,说噶尔丹策零愿送儿子来当人质,条件是咱们先撤西麓的哨探,还说‘不撤哨就是没诚意’。”

江兰把老哈的情报递过去,指着“云梯”二字:“王爷您看,若真心求和,做云梯干什么?西麓的黑风口雪浅,骑兵能冲进来,他们是想趁咱们撤哨,连夜偷袭碉堡,烧了咱们的火器库!”她拿起炭笔,在地形图上画了道线,“咱们可以跟额林沁说‘需奏请皇上定夺,先撤三分之一哨探’,装出‘犹豫求和’的样子;暗地里让老哈带着哈萨克牧民,在黑风口设暗哨,每五里一个,现骑兵就放狼烟;再把京营调来的两百支改良火枪,分五十支到西麓的三个碉堡,每堡配十名精锐,就算他们来,也能挡一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胤祥看着地形图,忍不住点头:“还是你想得细!我这就去安排——对了,额林沁说三日后再来要答复,咱们得抓紧。”他刚要走,又被江兰叫住:“王爷,医帐得往前移两里,靠近碉堡——万一士兵受伤,能及时救治。我让秋杏熬了防雪盲的草药汤,明天让士兵们都喝一碗,雪地里打仗,眼瞎了可不行。”

秋杏在一旁补充:“江先生还让我们准备了三十副简易担架,用的是空心竹杆,轻得很,两个护理员就能抬着跑。”

胤祥笑着拍了拍江兰的肩:“有你们在,我心里踏实!这就去调兵,保证把西麓守得跟铁桶似的!”

次日清晨,京营的火器队就出了。两百支改良火枪被装在密封的木箱里,箱外贴着“军粮——玉米”的字条,驿卒们骑着快马,在雪地里踏出一条深沟。张廷玉看着兵部递来的调令,忍不住对马齐说:“皇上这次倒是果断,全听了江兰的建议。你看这‘暂许求和’的旨意,写得模棱两可,明摆着是留后手。”

马齐拿着江兰的密信,指着“哈萨克牧民当哨探”的字样:“不是听江兰的,是江兰最懂前线的虚实。你想,咱们在京城,哪知道西麓哨探的间隔?哪知道准噶尔在做云梯?她的情报,比咱们的奏疏还准!皇上信的,是她‘知敌知己’的稳妥。”

三日后,额林沁果然又来了。见清军只撤了西麓的三分之一哨探,还多了些“放牧的哈萨克牧民”,他虽皱着眉,却没起疑——在他看来,清军是“既想求和,又怕吃亏”,正合了噶尔丹策零“缓兵诱敌”的计划。他装出不满的样子:“江大人,贵军若真心求和,就该多撤些哨探。我主说了,若三日后还不撤,这和谈……怕是难成。”

江兰笑着递过一碗奶茶:“额林沁使者,撤哨是大事,需奏请皇上定夺。这三日,咱们先送些粮草到贵军营地,也算‘求和诚意’,如何?”她心里清楚,这“粮草”里,藏着兰馨社的眼线——能实时传回准噶尔的动向。

腊月二十的深夜,科布多的风雪忽然停了。月光明晃晃地洒在雪地上,像铺了层银霜,黑风口处,三百名准噶尔骑兵正悄无声息地摸过来——马蹄裹着棉布,刀刃用黑布裹着,连呼吸都压得极轻。领头的将领是噶尔丹策零的侄子策妄,手里攥着那本“良马清单”(实则是地形图),眼里满是得意:“等烧了火器库,咱们就直扑清军大营,让他们知道,跟准噶尔斗,还嫩了点!”

可刚到黑风口,就听见“咻”的一声——一支火箭划破夜空,照亮了雪地里埋伏的清军士兵。“放!”胤祥的吼声在雪夜里回荡,改良火枪的“砰砰”声此起彼伏,准噶尔骑兵猝不及防,纷纷落马。

“有埋伏!撤!”策妄又惊又怒,刚想下令撤退,就见山口两侧的碉堡里,更多的火枪对准了他们,连退路都被封死。哈萨克牧民的哨探也冲了出来,手里的马刀闪着寒光——他们跟准噶尔仇深似海,早就等着这一天。

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清军俘虏了五十名准噶尔士兵,还从策妄怀里搜出一封密信,上面写着:“待清军撤哨,即烧火器库,趁乱取科布多大营,夺其粮草,再反杀回博尔塔拉河谷。”

战报传到京城时,胤禛正在御书房写春联。笔刚落下“国泰”二字,苏培盛就捧着战报跑进来,声音都带着笑意:“皇上!大捷!准噶尔偷袭西麓,被胤祥王爷和江姑娘设伏打退了!还缴获了密信,证明就是缓兵之计!”

胤禛接过战报,看着上面“冻伤率不足一成、火器损伤仅五支”的记录,又想起江兰密信里“医帐前移,伤兵皆得及时救治”的话,忍不住笑了。他拿起笔,在“国泰”后面添上“民安”二字,又在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江兰之功,记二等功,赐黄马褂一件,待战事结束,回京嘉奖。”

张廷玉和马齐赶来时,正见胤禛对着战报笑。马齐拿起战报,指着“哈萨克牧民助战”的字样:“江姑娘这招真妙!既用了可靠的哨探,又借了牧民的力,一举两得!”张廷玉也感叹:“江姑娘虽在前线,却能如在皇上身侧般,洞悉全局。这‘远程智囊’的称呼,真是再合适不过。”

胤禛走到窗前,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想起江兰之前的密信——那个在科布多雪夜里,一边分析敌谋,一边安排护理的女子,用她的细致和稳妥,给了他最坚实的支撑。“传旨给江兰,”他转过身,语气里满是欣慰,“让她安心在科布多,朕已让户部调了五千石粮草过去,开春就能到。等打赢了这仗,朕亲自在午门接她!”

远在科布多的江兰,收到密信时正在给士兵换药。秋杏念完“赐黄马褂”,兴奋地说:“江先生,皇上还说要亲自接您回京城呢!”江兰接过密信,指尖触到纸面上的暖意——这信是快马日夜兼程送来的,纸角还带着驿卒的体温。

“江先生,您看!”护理员小桃拿着一件羊皮袄跑进来,“这是江大娘让驿站带来的,里面缝了暖炉,还有您爱吃的芝麻糕!”江兰摸进袄子里,果然摸到个温热的铜暖炉,还有个布包,里面的芝麻糕还带着甜味。

江柱子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老哈的新情报:“妹,准噶尔内部乱了!噶尔丹策零怪策妄没办成事,把他关了起来,不少部落领都不服,想跟咱们求和呢!”

江兰看着情报,又看向帐外——雪地里,士兵们穿着改良的雪地靴,握着改良的火枪,正在训练,口号声在雪夜里回荡。她裹紧羊皮袄,心里满是踏实:有京城的胤禛做后盾,有前线的兄弟姐妹们并肩,这场仗,他们一定能打赢。而她这个“远程智囊”,也会一直站在这里,为大清的边疆,为新政的未来,守好每一道防线。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