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清之我是雍正 > 第83章 护理坊 品牌效应(第2页)

第83章 护理坊 品牌效应(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胤禛听得连连点头,手指在奏请册上轻轻敲了敲:“就按你说的办!朕给你三样支持:一,内务府拨银一千两,作为调研经费和批试点启动资金;二,让兵部调十辆带棉帘的马车,给调研团赶路用,免得天冷冻着人;三,朕下一道‘护理推广谕旨’,明着要求各州县官员全力配合,不许推诿拖延。朕给你半年时间,先在江南、山东、西北各选一个基础好的州县做试点,做出能复制的样板,再逐步往全国推。”

江兰躬身叩谢,起身时指尖仍有些颤——这不仅是护理坊的“新机遇”,更是她从“京城护理推动者”走向“全国民生决策者”的关键一跃。从前她的事业局限在京城的几间护理坊和合作医馆,如今有了胤禛的政策支持,她能把现代护理知识带到江南的漕运码头、山东的灾后村落、西北的边疆军营,救更多此前触及不到的百姓,这正是她穿越而来的初心,也是她一步步靠近“时代变革者”目标的重要印记。

从养心殿回来,江兰没敢有片刻耽搁,立刻让人去太医院请合作的大夫,又召集春桃、玲儿、小莲、江丫蛋、钱贵、孙强这些核心成员,在研究室里开起了全国推广筹备会。案上摆着刚画好的地域地图,江兰用炭笔在上面圈出四个调研方向,指着地图说:“现在咱们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组建调研团,尽快分四路出;第二步是结合调研情况,制定‘地方护理坊建设最低标准’;第三步是提前培训一批‘地方讲师储备队’,等试点确定了就能直接派过去。”

组建调研团是第一步,也是最考验人选的一步。江兰按“地域适配、能力匹配”的原则一一敲定:江南组选懂工匠护理的玲儿当队长,配两名有医馆合作经验的学员,再加太医院的陈大夫——陈大夫本是江南苏州人,熟悉当地的潮湿气候和常见的工匠外伤;山东组由懂灾后护理的小莲带队,配两名参与过艾草膏制作的学员,搭配太医院的李大夫,李大夫上个月刚从山东赈灾回来,清楚流民的居住条件和染疮情况;西北组交给有军队护理经验的钱贵,配两名曾在军营当医护兵的学员,加太医院的王大夫,王大夫常年研究西北草药,知道哪些本地草药能替代京城的止血消炎药材;西南组则让懂小儿护理的江丫蛋牵头,配两名擅长跟百姓打交道的学员,再请太医院去过西南的张大夫同行,张大夫熟悉山地里的跌打损伤和小儿常见病症。

“你们去了地方,要重点做三件事,”江兰给每个队长了一本提前印好的“调研手册”,手册里按“病症记录、物资考察、需求访谈”分了三大栏,每栏都列着具体的问题,“一,记病症:当地百姓最常犯的病是什么,是因气候、劳作还是环境引起的,记录清楚症状和常见处理方式;二,看条件:当地能找到哪些可用的草药、布料,有没有闲置的房屋能改造成护理所,百姓家里有没有炭火、陶锅这些基础工具;三,问需求:跟官员聊他们最急着解决的护理问题,跟百姓聊他们最想学的护理法子,跟工匠聊干活时最容易受伤的地方。每周必须写一封回信,把调研情况详细报回来,咱们也好及时调整计划。”

玲儿接过手册,指尖摩挲着封面上的“江南组”字样,认真保证:“姑娘您放心,江南的工匠护理我熟,一定把当地的需求摸得明明白白,不耽误后续推广。”江丫蛋也攥紧手册,抬头时眼里满是坚定:“姐姐,西南的小儿护理我会好好学,张大夫也答应教我认山地草药,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托付。”

第二步制定“地方护理坊建设标准”,江兰交给心细的春桃牵头。春桃整理了京城护理坊的建设经验,又结合各地可能的条件,反复修改后定下“最低标准”:场地至少要两间房,一间接诊用,一间做培训,地面得平整,能开窗通风——尤其江南潮湿,通风不好容易让草药霉;人员配置上,每个护理分坊配名从京城派去的讲师,再选名本地识字、细心的百姓当学员,跟着讲师学三个月就能独立处理基础护理;物资方面,必备“三物”:当地能找到的、煮软或捶软的布料(代替京城的粗布)、三种以上本地常见的止血消炎草药、按地域定制的简化版护理手册——比如西北版手册里会多写羊毛布包扎和本地止血草的用法,江南版则侧重防疮和潮湿环境下的伤口护理。

“标准不能定得太高,”江兰特意拉着春桃核对细节,“比如西北州县可能找不到太多棉布,就允许他们用当地的羊毛布代替,只要煮软了不扎皮肤就行;西南山地找不到沙棘叶,就教他们用当地的止血草捣成粉,关键是‘实用、能落地’,不能为了追求跟京城一样,让地方官员觉得难办。”

第三步培训“地方讲师储备队”,江兰从京城护理坊的学员里挑了五十名实操最优秀、能吃苦的,组成储备队,每天抽两个时辰专门教“地方适配护理法”。比如教他们江南潮湿地区如何用艾草煮水给百姓擦身防疮,西北干燥地区怎么准备冷水桶应对突烫伤,山东灾后如何教流民勤晒被褥防感染,西南山地怎么用竹筒做简易的蒸汽吸入工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强是储备队的队长,他之前在军队里培训过医护兵,最懂怎么快教“能直接用的法子”。他拿着模拟的竹筒蒸汽工具,跟队员们演示:“西南山地缺陶锅,咱们就教百姓用竹筒装热水,上面盖块布,让咳嗽的人对着布呼吸蒸汽,一样能缓解症状。记着,教百姓的法子越简单、越用得上,推广得就越快。”他还跟江兰保证:“姑娘,我们一定把这些适配法子学扎实,等调研团回来确定了试点,我们随时能出,把护理坊的法子教给更多人。”

护理坊要向全国推广的消息,没几日就传遍了京城的街头巷尾,百姓们的反响比预期更热烈,处处都是盼着推广落地的温暖细节。文兴堂的王掌柜第一个乐呵呵地跑来报喜:“江诰命,您这消息一出来,俺们书铺的护理手册更卖疯了!刚才有个从杭州来的商人,一下买了五十本,说要带回杭州给知府大人看,催着杭州也快点设护理所呢!”

南城护理所的张老栓,听说玲儿要带队去江南,特意揣着一双新做的布鞋来护理坊。他把布鞋塞给玲儿,搓着手说:“玲儿姑娘,你要去江南,江南冬天潮得很,这鞋是俺用新棉花做的,鞋底纳得厚,暖和还防潮。俺在码头听江南来的工匠说,他们干活时总砸伤手,你去了一定要好好教他们护理法子,让他们少遭点罪。”

江老实和江王氏也忙着给调研团准备路上的东西。江老实扛着斧头在院子里劈柴火,把劈好的干柴装了十个布包:“西北冷,调研团的孩子们带去烤火,别冻着;江南潮,俺还晒了些干艾草,装在小布包里让他们带去,煮水擦身能防疮。”江王氏则在厨房忙着做芝麻饼,把烤得喷香的饼子分装在油纸袋里:“路上赶路饿了就能吃,别饿着肚子调研。他们是去给外地百姓办事的,得好好的才能干成事。”

连宫里的太后,都特意让宫女送来了二十匹质地上乘的绸缎:“兰丫头,让调研团的孩子们带上这些绸缎,去了地方给州县官员送些做小礼,往后办事也能顺畅些。你这推广护理的事,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哀家肯定支持你。”

江兰看着眼前这些琐碎却温暖的细节,心里满是感动——护理坊的品牌效应,从来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是京城百姓的口口相传、太医院的专业协作、军队的实战反馈、胤禛的政策支持,还有家人的默默陪伴,才让这个“品牌”有了温度,有了能跨越地域、向全国辐射的力量。

调研团出那日,天刚蒙蒙亮,护理坊门口就挤满了送行的人。玲儿带着江南组的人,背着装满定制手册和草药样本的包袱,走到江兰面前深深鞠躬:“姑娘,俺们走了,一定不辱使命,把江南的情况摸清楚!”江兰递过一个裹着棉套的暖炉:“路上小心,多写信回来,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别硬扛,随时让人传消息。”

看着四队调研团的马车渐渐消失在巷口,春桃轻声感叹:“姑娘,您的事业,这下真的要走出京城,走向全国了。”江兰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轻轻点头——她仿佛能透过清晨的薄雾,看到江南漕运码头上,工匠们用着改良的包扎法,不用再因伤口感染耽误干活;山东的灾后棚子里,流民们擦着艾草膏,身上的疮疡渐渐愈合;西北的边疆军营旁,护理分坊里的伤兵正接受后续护理,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西南的山村里,母亲们按着小儿护理法,小心地给孩子喂着调理的草药,孩子不再因小小的风寒就夭折。

这就是护理坊“品牌效应”的真正意义——它从来不是一句空泛的名声,而是能实实在在走进百姓生活的“救命法子”,是能解官员燃眉之急的“民生方案”,是能成为百姓依靠的“希望符号”。而对江兰来说,这更是她“卷王之路”的新——从京城的几间护理坊,到覆盖全国的护理网络;从单纯的护理技术输出,到参与全国性的民生规划;她将借助这次推广机遇,整合更多地方的医疗资源,建立更广泛的民生影响力,为胤禛的新政搭建起“医疗民生保障体系”的框架,也为自己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铺就更广阔、更坚实的道路。

此时的养心殿里,胤禛正捧着江兰呈上来的“全国护理推广规划图”细细翻看。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炭笔标注了试点州县、调研路线、讲师储备数量,甚至连各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办法都列得清清楚楚,细致又周全。他指着江南试点的标注,对苏培盛说:“江兰这丫头,做事总是这么稳妥周全。她的护理坊,往后就是新政民生的‘基石’,各州县把护理推广好了,百姓健康了,能安心干活、过日子,新政才能扎下根,走得更稳、更远。”

苏培盛在一旁躬身应和:“皇上英明!江诰命不仅有真本事,还能得民心,让她来推动这事,比派多少官员去督促都管用。您看京城百姓的反应就知道,这护理坊的法子,是真真正正落到百姓心坎里去了。”

窗外的雪还在轻轻飘落,落在护理坊的院墙上,也落在养心殿的琉璃瓦上,却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护理坊的“品牌效应”,就像这雪地里埋下的种子,即将在全国的土地上生根芽,在江南的漕运码头、山东的田间地头、西北的边疆军营、西南的山地村落,开出一朵朵“健康民生”的花。

江兰站在护理坊的院子里,望着远处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未来,她还要把护理坊的模式延伸到更多领域:比如针对农民的“农耕护理”,教他们怎么预防插秧时的脚疮、收割时的镰刀伤;针对商旅的“漕运急救”,给漕工和马帮准备便携的急救包,教他们应对路上的突伤病。她要让现代护理知识真正融入清代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推动这个时代一点点进步的、微小却坚实的力量,也为自己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最终蜕变,写下更厚重、更有温度的篇章。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