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清之我是雍正 > 第112章 与丝绸商合作(第2页)

第112章 与丝绸商合作(第2页)

苏文清看着工坊里忙碌的景象,心里乐开了花——江兰不仅出设计,还帮着解决工艺问题,这样的合作伙伴,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他特意让厨房做了些点心和茶水,送到工坊里,笑着对江兰说:“江姑娘,辛苦您了!等样品做出来,我请您去京城最好的酒楼吃饭。”

江兰笑着摇头:“吃饭就不必了,咱们还是先把样品做好,等卖得好,才是真的高兴。”

四月初,样品终于做好了。江兰和苏文清一起把样品摆在云锦斋的柜台上,五十条丝巾按颜色分好,淡青色的缠枝莲、粉色的玉兰、银色的云纹,整齐地叠在竹篮里;二十套睡衣挂在衣架上,米白、浅粉、淡蓝三种颜色,领口和袖口的银线在灯光下闪着微光;三十个圆形荷包放在玻璃柜里,小小的玉兰图案透着可爱。

路过的贵妇们见了,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李尚书家的夫人拿起一条粉色玉兰丝巾,摸了摸布料,又看了看图案,眼睛一亮:“这丝巾真好看!比以前的老样式清爽多了,还这么小巧,戴出去肯定不会撞款。”她当即就想买,苏文清笑着说:“夫人,这是样品,还没正式售卖。不过江姑娘跟宫里的娘娘们有些交情,打算先送些样品去宫里,若是娘娘们喜欢,再过几天就正式卖。”

李夫人一听,更感兴趣了:“原来是要送宫里的?那我可得等着,到时候多买几条,给我家姑娘也带一条。”

江兰没忘了把样品送进宫里——她选了十条丝巾、五套睡衣、十个荷包,分成三份,一份给皇后,一份给娴妃,一份给雍正的宠妃裕妃。送样品的时候,她特意跟张嬷嬷说:“嬷嬷,这丝巾能当头巾、披巾,还能系在腰间;睡衣是用最轻薄的杭绸做的,夏天穿凉快;荷包能装些香膏、手帕,娘娘们用着方便。”

张嬷嬷接过样品,笑着说:“江姑娘真是有心,每次做的新物件都这么实用。皇后娘娘最近总说披巾老气,看到这个肯定喜欢。”

果然,当天下午,张嬷嬷就派人来传话:皇后最喜欢淡青色缠枝莲丝巾,说“这图案雅致,戴去御花园散步正好”;娴妃喜欢粉色玉兰睡衣,说“这杭绸真轻薄,晚上睡觉再也不热了”;裕妃喜欢银色云纹荷包,说“这小荷包真可爱,装着香膏出门正好”。三位娘娘还特意让张嬷嬷带话,让江兰正式售卖后,各给她们留二十条丝巾、十套睡衣、十五个荷包。

宫里娘娘们的认可,一下子就把云锦斋的名声炒了起来。正式售卖那天,云锦斋门口挤满了贵妇,李夫人一早就来了,一口气买了五条丝巾、两套睡衣、三个荷包;王御史家的夫人不仅自己买,还替娘家的姐妹订了十套睡衣;连外地来京城的官员夫人,都听说了云锦斋的新样式,特意绕道来买。

江兰和苏文清在店里忙得脚不沾地,苏文清的儿子苏明远也来帮忙,他一边给贵妇们包装丝巾,一边笑着对江兰说:“江姑娘,您真是我们家的贵人!今天一上午,就卖了两百条丝巾、五十套睡衣、八十个荷包,比以前一个月卖的还多。”

江兰笑着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着下一步——现在卖的都是单品,若是把丝巾、香膏、手帕搭配成礼盒,卖给要走亲访友的贵妇,肯定更受欢迎。而且,江南的裕丰号之前就想代理兰馨的产品,若是把丝绸制品也卖到江南,利润还能再翻一倍。

晚上打烊后,苏文清拿着账本,笑得合不拢嘴地来找江兰:“江姑娘,您看今天的账!两百条丝巾,利润是两百x三十一文=六千二百文;五十套睡衣,利润是五十x六十七文五=三千三百七十五文;八十个荷包,利润是八十x十七文五=一千四百文。总共赚了六千二百+三千三百七十五+一千四百=一万零九百七十五文,咱们五五分,您能拿五千四百八十七文五!”

五千多文!这比江兰一开始预计的还多——她本来以为第一天能卖一百条丝巾就不错了,没想到竟卖了两百条。苏文清更是激动,以前他一个月的利润也就三千多文,现在一天就赚了五千多文,照这个势头,不出半年,云锦斋就能成为京城第一的绸缎庄。

“江姑娘,咱们得赶紧扩大生产!”苏文清搓着手,“我已经让工匠们加派人手,再调两台织机,争取下个月能日产五百条丝巾、一百套睡衣、两百个荷包。另外,我还想在江南找个绸缎庄合作,把咱们的丝绸制品卖到江南去,您看行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行!”江兰笑着说,“江南的裕丰号跟我有合作,他们之前就想代理兰馨的产品,若是把丝绸制品也交给他们代理,肯定能卖得好。不过咱们得定个规矩,江南的售价不能比京城低太多,而且质量必须跟京城的一样,不能以次充好。”

苏文清连连点头:“您放心,我一定盯着质量,绝不会砸了咱们的招牌。”

接下来的日子,云锦斋的生意越来越火爆,江兰设计的丝绸制品成了京城贵妇圈的新宠。有一次,江兰去坤宁宫送新做的丝绸睡衣,皇后穿着浅粉色的睡衣,笑着对她说:“江兰,你做的这睡衣真舒服,比宫里的锦缎睡衣凉快多了。昨天我赏了两件给太后,太后也说喜欢。”

娴妃也在旁边说:“我把那条银色云纹丝巾系在包上,去赴宴的时候,好多夫人都问我在哪买的,我都跟她们说了是云锦斋和你合作做的。”

江兰连忙谢恩:“能让娘娘们满意,是臣的荣幸。臣已经跟苏掌柜商量好了,下个月就把丝绸制品卖到江南去,让江南的贵妇们也能用上这些新样式。”

胤禛听说了江兰和苏文清的合作,也召见了她,还看了样品。他拿起一条淡青色的丝巾,摸了摸布料,又看了看图案,笑着说:“你这设计确实好,既保留了传统,又有新意。听说云锦斋的生意比以前好太多了,还能带动江南的丝绸业,这也是在帮朕推行新政啊——让商户赚钱,让百姓有活干,这才是藏富于民。”

苏培盛在旁边伺候,也笑着说:“皇上说得是。现在京城的官员夫人都以戴兰馨丝巾、穿兰馨睡衣为荣,江侍读这生意,做得既体面又实在。”

江兰心里暖暖的——她做丝绸制品,一开始是为了拓展商业版图,没想到还能帮到胤禛推行新政。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不仅要做赚钱的生意,还要做能帮到百姓、能推动时代进步的生意。

家人也为江兰高兴。江王氏拿着江兰送的粉色玉兰丝巾,逢人就夸:“这是我家兰丫头设计的,你看这图案多好看,戴出去人家都问我在哪买的。”大嫂跟着刘三学管理之余,还帮着江兰整理丝绸制品的订单,笑着说:“现在每天都有好多人来订丝巾、睡衣,我都快忙不过来了。”江柱子放假回家,见妹妹又做了新生意,拍着她的肩膀说:“兰丫头,你真是越来越厉害了,以后咱们江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丫蛋放学回来,总能看见母亲和大嫂围着丝绸样品忙活,她会凑过去,用刚学的字念样品上的标签:“粉、色、玉、兰、丝、巾。”江兰特意给她做了条小尺寸的玉兰丝巾,淡粉色的花瓣衬着她的小脸,格外可爱。丫蛋每天都系着丝巾去学堂,同学们围着她问:“丫蛋,你的丝巾真好看,在哪买的?”她总会骄傲地扬起下巴:“这是我姐姐设计的,只有我有!”先生见了,也夸这丝巾雅致,还问江兰能不能给学堂的女孩子们做几条小的,江兰笑着答应了——能让孩子们也用上好看的东西,她心里比赚了钱还高兴。

五月初,江南裕丰号的掌柜亲自来京城,跟江兰和苏文清签了代理协议——裕丰号负责在江南售卖丝绸制品,每卖出一件,江兰和苏文清各得三成利润,裕丰号得四成。裕丰号掌柜笑着说:“江姑娘、苏掌柜,你们放心,江南的贵妇们肯定喜欢这些新样式,我保证第一个月就能卖出去一千条丝巾、五百套睡衣!”

江兰相信他的话——兰馨的名声在江南已经有了基础,再加上新颖的设计,丝绸制品肯定能卖得好。她已经开始设计新的图案了,打算秋天的时候推出菊花、枫叶图案的丝巾,冬天推出刺绣的厚款丝巾,让丝绸制品一年四季都有新样式。

晚上,江兰坐在灯下,看着桌上的丝绸样品和订单册,旁边放着丫蛋刚写好的字帖——上面是工整的“学而时习之”,比上个月进步了不少。她拿起丝巾,轻轻贴在脸上,细腻的布料带着淡淡的清香,让她想起穿越前的日子。她知道,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用心观察、大胆创新、诚信经营,就能做出有意义的事——不仅能拓展商业版图,还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让像丫蛋这样的孩子有机会读书,让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淡青色的丝巾和丫蛋的字帖上,泛着柔和的光。大嫂端着一碗绿豆汤进来,放在江兰桌上,笑着说:“兰丫头,别太累了,喝碗绿豆汤解解暑。今天苏掌柜派人来送了些新做的丝绸睡衣,我给你留了一套淡蓝色的,你试试合不合身。”

江兰接过绿豆汤,喝了一口,清甜的凉意从喉咙传到心里。她看着窗外,仿佛能看见江南的水乡里,贵妇们戴着她设计的丝巾漫步;能看见京城里,丫蛋和同学们系着小丝巾在学堂里读书。这些画面,都是她在这个时代留下的印记,也是她一步步走向“时代变革者”的见证。有家人的支持,有合作伙伴的信任,有百姓的认可,她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