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半边脸皮疼是什么原因 > 第35章 二等功臣杨书毅(第2页)

第35章 二等功臣杨书毅(第2页)

那个时代,有些妇人文化水平低,并不希望自己的男人爬得多高。蒋依依就警告过汤容容,杨大哥要是当了大官,会不会学陈世美,汤容容很笃定,她依仗的是他俩通信的那十年里,彼此血肉相融的感情。她不知道的是,当杨书毅觉得自己要冷得不行的时候,靠的就是那些年汤容容给自己写的信里情话才能坚持下去。

那个半夜里,杨书毅觉得要被冻僵时,他一边想着老婆的任性,一边感觉到了(不是听到)大门被打开,四个人影先后走进来,身体最强壮的那个背着一具白花花的没有生气的人体,长长的头快要垂到地面了。

三个人穿的是肉联厂工作服,最后进来的那个身影,杨书毅一眼认出就是厂长许庆敏。

杨书毅全身玩命地较劲,努力唤起做大背跨前的肌肉记忆,鞋子里的脚尖使劲绷起,摘下劳保手套,捏合手指,从末端到心脏,尽快达到临战状态。

不远处,背着红果果尸体的小伙子走到冷库中间,许厂长指挥三个小伙子举起女尸挂到冷库最中间的那个铁钩子上。

杨书毅吸足一口气,从两扇牛肉中挤出来,一下子跳到四个人面前,大喊“警察,别动!”

诸位看官是不是觉得此处应有回声加共鸣?没有,冷库墙壁的材料既保温,也吸音。

那三个聋哑人和许庆敏不同,他们听到不,但是许庆敏的突而至的身影确实吓到他们了,这是搞什么?拍僵尸片哪?

许庆敏脑瓜子嗡嗡的,他已经看到自己被押上刑场的情景,看着那个敏捷的身影向扑向自己,吁厂长不由赞道,真厉害,这叫擒贼先擒王!

杨书毅冲着站的稍远的许庆敏扑过去,抓对方手臂,拧腰,许庆敏就七荤八素,他觉得冷库的地面比外边的硬,他鼻子磕破了,鼻血飞溅进眼睛,搞得他都没时间给聋哑人打手语,然后他就更没机会比划了,一副手铐卡住了他的双手,他趴在地上,努力抬起脑袋,双手铐在身后,滑稽的是两条小腿也不由自主的翘着。

许庆敏才现什么叫现世报,什么叫六月债还得快,什么叫回旋镖飞回来扎进了自己屁股。当初打小聪明,要的都是聋哑人。否则现在只要一个吆喝,三个人对阵一个警察,赢面还是很大的,至少自己能趁乱脱逃,机警的许庆敏在各个肉联厂都有逃生通道,外边海有两个安全屋,藏匿了食物和水以及软妹币。

之所以拖了三个月才授予英雄杨书毅二等功,反对方有几个理由,一个就是四个犯人跑了一半,这种声音先遭到局长的痛骂,要不你来,人家小杨在冷库里冻了那么久,活捉主犯和一个从犯,谁说能全部活捉的站出来,你以为你是oo啊?

许厂长认为几个聋哑人跟自己这么久,生死关头大家一定会勠力同心,一定能打出一条逃生通道。结果他一抬头,就见两个小王八蛋自己开创逃生通道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和杨书毅对打的就是扛红果果女尸的那个,身强力壮的说,从他眼里能看出只有怒火,平时许庆敏对这个傻小子很关爱,给他的好东西最多。

强壮小子跟杨书毅比划几下后,杨书毅看清了周边形势,只剩下这一个了,那就好办了,只能智取,不必强攻,杨书毅围着对方转圈和闪躲,那小子的几下重拳都落空了。关于重拳落空,拳王阿里在自传中断言,打空拳非常消耗体力。

许庆敏在不时的昏厥和清醒之间来回穿梭着,他不由得在清醒那一下下时大骂这个阴损警察,杨书毅转圈圈时,路过许庆敏的那一刹就照着厂长的脑袋来一脚。

杨书毅后来告诉杨一宁,与对手势均力敌时,只有一个办法,用自己的节奏去消耗对方的体力。

当聋哑人开始体力不支时,杨书毅排名不分先后,给小子一个大背跨,问题是他只带一副手铐,他握住那人的右胳膊轴,一个双手反向操作,只听“啊”的一声,断了!接下来是左胳膊肘断了。杨书毅怕对方还有反抗能力,就朝着小子的肩膀狂跺,人家两个肩膀都肉眼可见地脱离身体控制时,杨书毅还不罢休,又开始狂跺那小子的一对脚腕。这时那个聋哑小子已经口吐鲜血昏迷过去,杨书毅知道要是这样那小子还能醒过来的话,他就跟杨一宁叫师傅。

然后就差点没然后了,杨书毅努力支撑着不让自己晕倒,向着冷库大门爬去,当他爬到门边时,终于晕了。他知道不爬这几下子,他很有可能见不到日出的太阳。

杨书毅觉得自己并没有彻底晕过去,他终于看见涌进来的大批警察,还听到了汤容容和杨一宁的呼唤声。

要感谢那两个逃出去的聋哑人,要不是他俩没顺手关门,造成冷气大量外泄,否则许庆敏和聋哑人肯定会被冻死。

在北京日报的纪实报道中,对于许庆敏的作案动机一带而过,毕竟象兔爷这种事不好大加宣扬,文字中只是含混地提到许庆敏和崔猛在旧社会时结下了私仇。

对于犯人杀人动机,恐怕没有比刑警们更感兴趣的了。不仅又多了一种破案思路。杨书毅在得到医生的许可后就跑去找局长,他要审问许庆敏,女尸的身份是他最想知道的。

说起角门很多人都会摇头说不知道,但说到南苑机场,知道的人就很多了。角门在南苑机场的西北方向,大约五公里的样子。在有皇上的年代,南苑是皇家猎场,如果从紫禁城去南苑猎场,角门是必经之地。在六十年代初,由角门去城里,很大一段都是土路,下雨和泥,不下雨就尘土飞扬。

当崔猛和崔万志现许庆敏逃跑了时,一致认为那孩子是去向印书馆的头头揭他俩的罪责,心慌之余,他俩盗窃了印书馆图书馆里的一些贵重图书,先是向着昆明逃难,半道上听说日本已投降,又打听到印书馆在回上海的路上,于是打算追随。阴差阳错的,当他们三人逃回上海后,才现新的印书馆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还有他们盗窃图书的行为已经被官方以通日寇的名义记录在册进行追缉。

一路上三人如惊弓之鸟,小偷小摸,有今天没明天,一闲下来,崔猛就骂许庆敏,崔万志心里就骂崔猛,你要是对人家孩子温和点,咱们现在肯定在上海接茬享福呢,那个许庆敏都没家了,还不是任咱们摆布。

一步错就是步步错,崔猛先是带着崔万志逃到苏州,然后是徐州,在徐州呆不下去后,在年逃到北京。

这就应了谭笑七的所谓生活就是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原点的理论。三个人在徐州机场偷偷爬上飞往北京南苑机场的货机,当机师在货物堆里现他们三个时,飞机已经在半空中了,飞机一停好,三个就被飞行员给踹了下去,出了机场,三人沿着马路走到了角门。

这以后就简单了,崔猛带领另外俩人在角门做了农民,因为没有身份,三个人平时最远就只敢去马家堡转转。崔猛心思活泛,他忍了七年,才在公社为自己和崔万志登记了北京身份,社长答应很快为崔万志的小喽喽解决身份问题。

于是兴奋的崔猛和崔万志跑到永定门外,就是现在的大红门,找了一家看起来不错的饭馆,喝上了他妈到北京以来的第一顿酒。

其实许庆敏当时看到崔猛的身影时,旁边走着的就是崔万志,但是许庆敏只认出了崔猛,他对这个混蛋的怨念极深,对崔万志根本不在意,虽然最初是崔万志把他拉进的这一条万劫不复的路。但是他不愿意想那么远,他就是恨崔猛,很多人都会对他人施与在自身的暴力行为记忆深刻。

许庆敏第一时间就派出了七个聋哑人去角门对崔猛盯梢,同时他以考察新厂址的名义在花乡找到一处独院,方圆三里无人居住,在院子里拿一个大声公扯嗓子喊,也不会有人听到。

第一个进冷库是无头小喽喽,第二个是无头崔万志,许庆敏没让他俩没受太多的罪,就是饥一顿饱一顿成为了常态,饿三天再饱食一顿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