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仙游县城内已经是一片繁忙的备战景象。
街道两旁,家家户户门窗紧闭,有些大宅门前散落着匆忙离去时遗落的杂物。
青石铺就的路面上,满是身披甲胄的兵士往来奔走,抬着滚木擂石的民夫喊着号子,与军官的呼喝声交织成紧张的氛围。
雄叔拦住一个正扛着箭箱匆匆走过的士兵,抱拳问道:“我们是附近渔村前来助战的渔民,不知该向哪位大人报到?”
那士兵停步打量着我们这支衣衫粗陋的队伍,见我们人数不少,便朝远处一座青砖高墙的院落指了指:“县尉大人在那边,诸位可去寻他。”
雄叔道了声谢,便领着我们穿过忙碌的人群,朝着那座戒备森严的府邸走去。
我们穿过弥漫着硝石气味的街巷,但见县尉立在石阶上,玄甲上沾着泥泞。
他接过雄叔呈上的海防图时,目光在我们粗粝的手掌与磨光的鱼叉间流转:“壮士们可知,此番不同海上缠斗?”
雄叔将鱼叉重重顿地:“大人,咱们的渔网能兜住惊涛,自然也能拦住倭寇!”
话音未落,城墙突然传来急促钟声——烽火台已望见倭船帆影。
县尉猛然展开令旗:“既然如此,请各位壮士协防西门!”他忽然看见我背篓里的草药,“这位壮士是?”
我解开药囊露出银针:“能救一命,便是一命。”
县尉此刻已无暇多虑,扬手喝道:“走!”
我们顾不上饮一口水,当即转身奔向西门。我咬紧牙关背稳药箱,竭力跟上队伍不至于拉下太多,粗重的喘息混在纷乱的脚步声中。
待我喘着大气攀上城墙,眼前已是血肉横飞的厮杀。
倭寇果然凶悍异常,刀法狠厉,全然不顾自身安危,每一记劈砍都带着同归于尽的架势,守城士兵伤亡不断。
我来不及抹去额间汗水,疾步冲到一名倒地的士兵跟前。
他胸前刀伤深可见骨,鲜血汩汩涌出。我跪地取出纱布用力压住伤口,将止血丸塞进他苍白的唇间。
银针在染血的指间穿梭,缝合、敷药、包扎,每个动作都如行云流水,在这生死攸关的战场上争分夺秒。
我跪在城墙垛口下,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拿起针线。
指尖早被血污浸得皱,银针在掌心打滑,只得用衣角胡乱擦拭继续缝合。
又一个腹部破裂的年轻士卒被抬来,肠子混着泥沙从指缝间滑落,我抓了把止血粉按上去,看着暗红的血沫在青石砖上洇开。
那边有个断了腿的老兵突然抓住我手腕,力气大得惊人。
“先生……”他浑浊的眼珠盯着我染血的衣襟,“给个痛快吧!”我掰开他僵硬的手指,将参片塞进他舌下:“活着才能杀敌。”
当倭寇的火箭擦着梢钉在城楼时,我正给中箭的弓手剜肉取镞。
匕割开白的皮肉,箭簇带着碎骨拔出那刻,热血流过腕间早已凝固的血痂——原来层层叠叠的暗红,早把我这身青布衫染成了铁锈色。
暮色不知不觉降临,震天的喊杀声渐渐止息,抬担架的民夫踩到满地凝结的血块险些滑倒。
我伸手扶住墙垛渐渐起身站稳,现整面城墙的砖缝都透着暗红,像用无数人的性命重新浇铸了一遍。
我蜷缩在县尉临时给我们这支队伍安排的房屋墙角草堆上,借着漏进的月光清点人数。
昨日还吵着要教儿子撒网的陈大,总把鱼获偷偷塞给我的阿旺,还有那个总红着脸问我镇上姑娘会不会嫌渔民腥气的年轻后生……七个熟悉的身影永远留在了城墙上。
指节突然抵住嘴唇,却堵不住喉间溢出的呜咽。自玉门关一路走来,我都不曾落过泪。
可此刻看着空出来的七处草铺,那些被倭刀斩断的鲜活生命,像把生锈的锯子正在心口来回拉扯。
窗外飘来雄叔压抑的嗓音:“把他们的鱼叉……带回去立衣冠冢。”接着是铁器碰撞的脆响,每一声都砸在我绷紧的神经上。
我把自己更深地埋进草堆,任凭泪水浸湿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