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看谁还敢胡来!”
霍砚站在人群后,静静望着她,嘴角微扬。
但她并未止步于此。
当夜,她在书房写下一封长信,交给村中最会写字的私塾先生,准备呈递给县令。
“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整个乡村生计的问题。”她对霍砚说道,“如果任由这些人打压,不仅我们活不下去,连那些靠我们订单养家糊口的村民也会遭殃。”
霍砚看着她,眼中多了一份敬意:“那你打算怎么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春织抬起头,目光坚定如星。
“我要让整个青溪村,都成为福兴里的护城河。”
窗外夜风拂动灯笼,映得她侧脸柔和而坚韧。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自那场辣酱风波后,福兴里的声誉不仅未受重创,反而在春织的巧思妙手之下愈响亮。
她将真假混杂的辣酱公开对比,以最直观的方式让百姓分辨出“福兴真味”,更借机推出统一标识与封口印记,彻底斩断仿冒之路。
然而,春织深知,若要真正稳固这来之不易的局面,不能只靠防,更要立。
她召集青溪村中几户平日里就为福兴里提供辣椒、豆豉、香料的农户,在祠堂前设下酒席,请众人共饮一杯,正式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我想让大家一起做‘福兴辣酱’。”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咱们也能做?”老村长惊讶地问,“你不是说这是你家祖传秘方?”
春织笑着摇头:“祖传也好,自创也罢,配方不是金饭碗,做得好才是。我愿将核心工艺公之于众,但前提是——大家得按照统一标准来做,品质一致,味道如一。”
她说这话时语气坚定,眼神清澈。村民们听得动容,纷纷点头称是。
从那天起,青溪村掀起了一股“辣酱热”。
每家灶头飘香,人人争着做出最好的辣酱,春织亲自上门指导,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晒制红椒、如何掌握火候、如何调配香料比例。
不到半月,整个村庄竟隐隐形成了一个“福兴辣酱联盟”。
而为了防止有人再偷原料、毁庄稼、破坏生产,村民自组织了巡山队,轮流守夜巡逻,连霍砚也被请去教他们布哨设岗。
夜里灯火通明,山道上不时有脚步声回荡,仿佛整座村子都在守护一个共同的名字——“福兴”。
这一幕落在外人眼里,不禁感叹:“小小山村,竟能拧成一股绳!”
而在这一切背后,春织却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一日午宴,她在全村庆祝“辣酱联盟”成立的庆功宴上举杯,朗声道:“今日我们守住的是名声,明日我们要打出的是招牌!我宣布,福兴辣酱,将正式进入州府售卖!”
话音刚落,全场哗然。
“进州府?!”
“那可是大买卖啊!”
“春织姑娘,您可真敢想!”
春织笑意盈盈,目光越过人群,落在站在角落的霍砚身上。
他静静看着她,眼中透出一抹赞许和坚定,轻轻点头。
当晚,霍砚便开始筹划入城路线。
他熟知州府地形,曾在军中服役多年,识得不少行商旧友。
他一边打点人脉,一边考察铺面,甚至悄悄联系了几家有望合作的茶楼饭庄,打算先以试吃小罐打开市场。
而春织则开始整顿库存,清点账目,同时筹备新的包装设计。
她要让“福兴辣酱”不仅味道正宗,外形也要体面,能站得住脚,经得起挑。
夜深人静,书房烛光摇曳。
她坐在案前翻看账本,手中笔尖微顿,忽然耳尖一动——窗外似有一阵极轻的脚步声掠过,像是风,又像猫,却又多了几分刻意的隐忍。
她不动声色地合上账本,吹灭烛火,悄无声息地起身,走到窗边。
月光洒落,院中空无一人,唯余夜风拂过树梢,沙沙作响。
但她知道,刚才……确实有人。
是谁?为何而来?
她没有惊动旁人,只是默默回到床边,将一把银钥匙藏进了袖中夹层。
明日之事,依旧要紧。
但今夜之后,她心中已有数——这场风波,并未结束。
喜欢寒门巧妇理家记请大家收藏:dududu寒门巧妇理家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