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真相埋没。”她终于开口,语气坚定,“但我也不会丢下林家不管。”
李崇文点了点头:“那便尽快做决定吧。钦差入村,恐怕就在近日。”
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霍砚进来,低声禀报:“族长请姑娘过去一趟。”
春织与李崇文对视一眼,站起身来。
因为——林宗仁,那位一直公正却不失保守的族长,或许并不希望她卷入这场风波之中。
毕竟,林家已是她最后的家。
林宗仁坐在祖祠的主位上,手中握着一盏早已凉透的茶,神情凝重。
春织走入祠堂时,脚步不重,却让在座几位族老都心头一紧。
她今日穿得素净,唯有胸前那枚玉佩,在晨光里泛着幽光。
“你来了。”林宗仁缓缓放下茶盏,“坐下说话。”
春织依言落座,目光平静如水。
“昨日之事,我已经听说了。”他顿了顿,语气沉稳而有力,“你是林家的姑娘,是我们把你从死人堆里拉出来的,不是什么沈家遗孤。现在钦差要来,若你被牵扯进去,林家也要跟着遭殃。”
“我明白您的顾虑。”春织轻声道,“可您也明白,我不是为了林家才去查这件事,而是因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真相被掩埋。”
林宗仁皱眉:“一个已经覆灭的姓氏,值得你豁出命去争吗?”
“它或许已亡,但它的冤屈不该随风而散。”春织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若您是我,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亲族蒙受不白之冤,而不做点什么吗?”
林宗仁沉默片刻,终是叹了一口气:“你是林家养大的孩子,可你心里,终究还想着那个‘沈’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没有忘本。”春织目光坚定,“林家是我的根,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地方。可我也不能否认自己的血脉。若我能为沈家讨回公道,林家也会因我而荣;若我失败,也绝不会连累家族分毫。”
祠堂内一时寂静无声。
良久,林宗仁才开口:“你决定了?”
“是。”春织点头,“我不仅要自证身份,还要把当年的真相带出去。”
林宗仁闭目片刻,仿佛下了极大决心般道:“既如此……族中不会再阻你。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若事不可为,及时抽身。林家,始终是你最后的归处。”
“我记住了。”春织起身,深深一礼。
离开祠堂后,她回到屋中,铺开纸墨,开始写信。
第一封,送往监察御史府,详述沈廷之如何利用凤令之权,假意招揽旧臣、实则设局诱杀忠良之后,并将青溪村与凤令私通之事一一道明,证据确凿,言辞犀利,毫不留情。
第二封,则由李崇文亲自送至昭王府,信中直言春织愿赴京城面圣,但只愿长公主接见。
她在信末写道:
>“若沈家真罪,我甘受株连;若沈家蒙冤,请予昭雪。”
夜深之时,她将真正的玉佩缝入衣襟夹层,动作细致,一丝不苟。
霍砚站在窗前,望着她的背影,低声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等回复。”她答得干脆,“他们一定会来找我。”
果然,翌日清晨,林家庄门前悄然出现一辆马车,帘角绣着一只展翅凤凰。
车内传来女子的声音,清冷如霜:
>“林姑娘,我们该出了。”
喜欢寒门巧妇理家记请大家收藏:dududu寒门巧妇理家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