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愣,随即纷纷点头称是。
饭吃到一半,酒意正浓,春织忽然起身,笑吟吟地说道:“今日宴席尚未尽兴,民妇还备了一道新菜,专为今日之喜庆而制——‘御史醉辣鸡’。”
众人闻言皆露出好奇神色,尤其是那位年轻的通判李大人,更是眼中微亮。
“此菜……用的是辣酱与黄酒慢炖而成,香而不烈,辣中带醇。据说,吃了这道菜的人,都会记住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有人忍不住问。
春织含笑望向众人,语气温柔却不容忽视:“有些事,看似过去了,其实才刚刚开始。”
众人听得似懂非懂,却没人再开口追问。
宴席继续,而春织的心思早已飞向更远的地方。
这一道菜,香而不烈,入口即化,余味绵长,辛辣之中带着一丝醇厚的酒香,令人回味无穷。
李通判连吃三块,筷子还未放下便笑吟吟地夸赞:“好一个‘御史醉辣鸡’!这菜名有气势,这味道更是一绝。”
王仓曹也点头称是:“林娘子果然心思巧妙,这菜不但滋味好,寓意更是深远。看来福兴里的辣酱,不只是商号招牌,更是百姓心中的‘正义之味’啊。”
众人哄笑着附和,气氛热烈非凡。
而坐在角落的几位旧识掌柜,原本还心存观望之意,此刻也都被这道菜的风味所折服,开始低声交谈起后续供货的事宜。
春织见状,并未多言,只是笑意盈盈地举杯敬酒,目光在席间流转,心中却早已盘算下一步棋该如何落下。
宴毕夜归,春织独自回到福来楼后院书房,取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连同一本账册副本一并放入漆木匣中。
这是周御史案中最重要的证据之一——账目往来明细,虽已上交州府大牢,但她早早在抄录时留了副本。
“霍砚,劳烦你明日亲自走一趟监察御史署。”她将木匣递过去,语气温和,“不求他们记得谁送的,只求它能挥应有作用。”
霍砚接过木匣,目光沉稳,“你做得对。”
夜深人静,屋内灯火微亮,两人相对无言。
良久,春织忽然低声开口:“这局还没下完。”
霍砚点头,眼神坚定:“我知道。”
次日清晨,福兴里照常开灶,集市上人流如潮。
昨夜的宴席消息早已传遍州府,许多小贩听说福兴辣酱竟上了官宴,争相前来进货,甚至还有几家新开的小饭馆托人带话,希望能代销福兴产品。
而就在春织刚回青溪村,准备整理田产事务之际,村口忽有马蹄疾驰之声响起。
一名州府小吏翻身下马,满面焦急,直奔林家小院而来。
“圣上有旨!”小吏高声喊道,声音穿透晨雾,惊飞檐下麻雀。
众乡邻闻讯纷纷围拢过来,春织面色微变,心中隐隐升起一股异样的预感。
霍砚站在她身旁,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腕,掌心温热有力。
“宣——监察御史即刻返京复命!”小吏高声宣读。
众人哗然。
春织微微一笑,眼中却闪过一抹锋芒。
喜欢寒门巧妇理家记请大家收藏:dududu寒门巧妇理家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