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寒门家母 > 第16章 药粥熬出新天地(第1页)

第16章 药粥熬出新天地(第1页)

天刚蒙蒙亮,林家灶坊的炊烟已袅袅升起。

青溪村东头的大槐树下早已围满了人,有的提着陶罐,有的揣着铜钱,都等着一碗春织熬的“药粥”。

这药粥原是她为家中老母调养身子摸索出的方子,后来在晒谷场那日随口说了几句,竟被刘五爷听去,提议在村里办个“药粥节”,让大家都尝尝这养生的好东西。

结果一试之下,全村轰动。

有人说是治咳喘的灵丹,有人说能调理妇人经血,还有老人吃完觉得夜里腿不抽筋了——种种奇效传得飞快,连隔壁三里屯的人都赶来排队。

王婆子第一个坐不住了,跑来跟春织说:“你这药粥,可不只是给村里人喝的,该往外面送!”

李三姑也拍手叫好:“我来组织几个手脚利索的媳妇,成立个‘送粥队’,每日定时定点送到各村口,谁想吃,提前一天报数,咱现熬现送。”

春织听得心下一动。

她早有此意,只是担心人手不够、路途遥远。

如今众人主动帮忙,正合她意。

她点头应下,随即推出“定制药粥”服务:按体质分型,寒热温凉各有配方,还附上一张小纸条,写着食材搭配与饮用建议。

这一招立刻赢得乡邻信赖,甚至有外村的读书人家托人带信来求粥。

一时间,“林家药粥”成了十里八乡的招牌,连镇上的杂货铺都开始代销她的草药粉。

而这一切,霍砚都在默默看着。

他本打算在村里处理完采药事宜后就回山中旧居。

这些日子他帮春织识辨草药、教她炮制之法,原以为只是一时相助。

但当他看到她在灶前忙碌的身影,在人群中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询问时,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情绪。

他想起了军营里的火头军生活,想起那些伤兵士兵对一碗热粥的渴望。

而眼前的女子,虽非将士,却用一锅锅药粥撑起了整个林家,甚至温暖了一方村落。

那天傍晚,春织拦住了他收拾行囊的手。

“你既懂得草药,不如留在村里。”她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帮我一起照顾病人。村里这么多老弱病残,他们也需要你。”

霍砚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他在林家屋后搭了个简易木屋,从此每日早起便入山采药,午后传授春织如何晾晒、炮制、储藏药材,晚间则绕着村子巡逻一圈,以防野兽夜间出没。

两人的默契越来越多,言语虽不多,但一个眼神便知彼此心意。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见到春织风光无限。

赵氏原本还想借着风言风语打压她,哪知反倒成了她的垫脚石。

眼见“药粥节”之后春织声望更盛,她心里愈焦躁。

于是,她悄悄去了镇上,找到一个名声不佳的游医,许以重金,请他上门查验林家“私自制药”的罪名。

那游医果然登门,一副义正辞严的模样,说要“为民除害”。

可他还没开口,就被霍砚一眼识破身份。

“去年你还在北街骗瘸腿张婶卖假参丸,如今又换了个地方行骗?”霍砚冷冷开口,语气如铁。

游医脸色大变,转身就想逃,却被霍砚一把拎住衣领,扔到了村长面前。

事情一查,果然是赵氏勾结骗子,意图败坏春织名声。

村长震怒,责令赵氏闭门反省三个月,不得再参与村中事务。

赵氏自知无颜再留,只得收拾细软,灰溜溜搬去外地亲戚家住。

这场风波过后,林家灶坊的名声更响了,而春织的肩膀,也不再孤单。

夜深人静,春织坐在灶前翻看笔记,窗外月光洒进屋内,照着她眉眼间的温柔与坚毅。

她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草药粉末,想着明日又要为多少人家送去温暖。

忽而听到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霍砚端着一碗刚煮好的药粥走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