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织在晨光微熹时便起了身。
昨夜账册翻到后半夜,她只合眼片刻,精神却比往日更紧绷。
霍砚已按她的吩咐调派人手,在山寨周边布下暗哨,一切都在悄然运转。
这日清晨,林家大院早早热闹起来。
几个年轻族丁搬着箱笼进出库房,女眷们穿梭在铺子里挑选上等绸缎,连一向安静的厨房也传出叮咚作响的炒菜声——说是春织有意进京面圣,要带霍砚同行,一来是为了向朝廷表明林家无意争权夺势,二来也是借机结识几位朝中老臣,为家族日后展铺路。
消息一出,村中议论纷纷。
“林家如今竟有胆子往京城闯了?”
“听说是要送礼给兵部尚书顾大人,求个安稳日子。”
“啧啧,咱们青溪村也要出贵人了!”
而就在这些议论背后,一双双眼睛正暗中观察,悄悄传递消息。
春织不动声色地继续张罗。
她亲自挑了一匹绣金线云纹的深蓝锦缎,命人连夜赶制两套新衣,又派人去镇上订制一辆宽敞结实的马车,说是进京要用。
每一步都做得极尽张扬,仿佛真要立刻动身一般。
但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这一系列举动不过是诱饵。
与此同时,山寨外围的伏击早已布置妥当。
霍砚带着两名得力手下,埋伏在山道旁的一片密林中。
他虽不知详情,但对春织的信任从不打折扣。
那一夜,果然有人耐不住性子,趁着月黑风高,偷偷溜出了山寨。
那人身穿商贩粗衣,背着个小包袱,动作却异常谨慎。
走到半山腰时,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猛地转身就要逃走,却被早已等候多时的霍砚一把抓住。
一番缠斗后,那人被制服。
霍砚搜出一封藏在夹层里的密信,上面赫然写着“昭王府残党”字样,信中提及林家将派霍砚进京之事,并附有详细行程安排与所携物品清单。
“你是什么人?”霍砚冷声问道。
那人脸色惨白,嘴唇颤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不必问了。”身后传来一道轻柔却冷静的声音。
春织站在不远处,眼神如刀。
她接过密信,略一扫视,便将它收起,“此人身份,待回山寨再审。”
三人押着探子连夜返回,一路上谁都没有多言。
回到山寨后,春织亲自下令将人关入柴房,并传话请族长林宗仁来议事。
不多时,林宗仁匆匆赶到。听闻此事,他眉头紧锁,眼中怒意难掩。
“竟敢勾结昭王府残党,背叛我林家!”他拍案而起,声音沉如雷。
“族长且莫急。”春织微微一笑,语气平静,“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出幕后之人。这名探子只是棋子,真正的内鬼,还在我们身边。”
林宗仁目光一凝,点了点头:“好,我会亲自审问他。”
接下来的审讯,可谓雷霆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