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七年八月十九日,金圆券改革法令颁布的第二天,央行大楼前人声鼎沸。魏若来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拥挤的人群,手中捏着刚刚印的金圆券样本。
才第一天,黑市汇率就已经比官方高出三成。顾魏将一杯茶放在桌上,语气担忧。
魏若来转身,指着墙上的上海地图:看这些标记的点,全是今天生挤兑的银行。太整齐了,像是有人统一指挥。
阿文推门进来,递上一份报告:查清楚了,有人在暗中收购银元,同时散布谣言说金圆券很快就会贬值。
收购银元的资金流向查到了吗?
经过多个空壳公司中转,最终流向一家日资商社。
魏若来眼神一凛。这正是他一直在追查的那个组织的手法。
当晚,魏若来召集紧急会议。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各大银行代表面色凝重。
必须立即打击银元黑市。魏若来开门见山,否则改革就要失败。
中国银行总经理摇头:难啊,现在人心惶惶,大家都想把手里的金圆券换成银元保值。
那就从源头打击。魏若来展开一张名单,这些是上海最大的银元投机商,明天统一收网。
行动在凌晨开始。特别行动组同时突击了十几个窝点,查获银元五十多万枚。但在最重要的目标——日资商社的仓库里,却只找到一些无关紧要的文件。
他们提前转移了。阿文懊恼地说。
魏若来却不在意,他在仓库角落里现了一个烧了一半的账本。残页上记录着最近一周的银元交易,金额大得惊人。
看这个。魏若来指着账本上的一个代号,夜枭,这是组织新任财务主管的代号。
第二天,银元黑市暂时平息。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物价开始飞涨。魏若来在市场上巡视时,看到市民拿着厚厚一沓金圆券却买不到米。
这样下去要出大事。顾魏在巡视途中低声说。
果然,当天下午就生了抢米风潮。多家粮店被洗劫,警察开枪镇压,造成多人死伤。
魏若来立即求见时任财政部长,要求动用国库储备平抑物价。
国库早就空了。部长苦笑,前线战事吃紧,军费开支巨大。
那就行特别国债。
谁还会买国债?
魏若来沉默片刻:我来想办法。
回到央行,他立即召集各大民营银行负责人。会议进行得十分艰难,银行家们个个哭穷。
魏行长,不是我们不支持,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现在这局势,谁还敢投资国债?
魏若来没有多言,只是展开一份文件:这是过去三个月诸位的资金流向。需要我当众宣读吗?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这些银行家或多或少都与银元投机有牵连,现在把柄被人捏在手里。
最后,会议通过认购国债的决议。但魏若来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
当晚,他接到地下党的密报:组织正在策划更大的行动,目标是摧毁金圆券的信用体系。
他们准备怎么做?
制造一场银行挤兑风波。教授时间就在三天后。
魏若来立即部署应对措施。他命令各大银行准备充足现金,同时通过报纸宣传金圆券的信用保障。
然而,对手的动作更快。第二天,上海各大报纸同时刊登央行准备金不足的谣言,引恐慌性挤兑。
魏若来亲临现场安抚民众,但收效甚微。眼看局势即将失控,他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开放央行金库,让民众亲眼看到储备的黄金。
这个举动暂时稳定了人心。但魏若来明白,这只是缓兵之计。
深夜,魏若来在办公室研究对策。顾魏带来一个消息:医院今天收治了几个奇怪的病人,都是因为接触假金圆券中毒。
假钞?
比假钞更糟。顾魏递过一张钞票,这些伪钞用的油墨含有毒素,已经在市场上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