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结束后的第七天,旧金山国际机场候机室内,顾魏和魏若来并排坐着,等待前往香港的航班。晨间新闻正在播放后续报道:迫于舆论压力,日本政府已同意就文物归还问题展开初步对话。
“他们让步了。”魏若来轻声道,目光扫过候机室内来往的人群。
顾魏整理着衣领,他的肩伤已基本痊愈,但动作间仍能看出一丝谨慎:“这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开始。”
登机通知响起,两人拿起随身行李。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登机口——夜莺穿着机场地勤制服,正低头检查登机牌。
当她抬头与顾魏目光相接时,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魏若来立即警觉,轻轻拉住顾魏的手臂:“等等。”
他们退到一旁,观察着登机流程。一切看似正常,但夜莺的警告信号明确。
“我去买杯咖啡。”魏若来突然说,向顾魏使了个眼色。
在咖啡店排队时,魏若来用手机快查看航班信息。果然,这趟航班在最后一刻更换了机组人员,新名单上有一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詹姆斯·沃特森,太平洋贸易公司的老板,竟以“客服经理”的身份出现在名单上。
魏若来立即返回,低声告知顾魏这一现。
“他们想在飞机上动手。”顾魏冷静判断。
两人默契地走向洗手间方向,假装寻找特定登机口,实则准备离开候机区。就在他们即将通过安全出口时,两个穿着西装的男人挡住了去路。
“顾医生,魏先生,航班即将起飞,请尽快登机。”其中一人用流利的汉语说,手却若有若无地掀开衣角,露出枪套。
魏若来计算着突围的可能性,但对方显然有备而来,远处还有同伙正在靠近。
就在这时,机场广播响起:“由于机械故障,飞往香港的cx航班将延迟起飞,请乘客前往服务台办理改签手续。”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那两名男子也略显迟疑。趁此机会,夜莺推着行李车“意外”撞上其中一人,魏若来立即拉着顾魏混入混乱的人群。
他们快通过员工通道,来到机场货运区。一辆印有联邦快递标志的货车正在等候,司机正是斯诺。
“快上车!”斯诺催促道,“他们控制了整个机场。”
货车驶出机场,汇入旧金山早高峰的车流。斯诺解释:“沃特森买通了航空公司高层,计划在飞机上制造‘意外事故’。”
顾魏皱眉:“他们敢在国际航班上动手?”
“伪装成机械故障或者突疾病。”斯诺从后视镜看了顾魏一眼,“对你这样的‘重病患者’,突心脏病死亡不会引起太多怀疑。”
魏若来握紧了拳头:“现在怎么办?”
“去奥克兰港。”斯诺说,“有一艘中国货轮‘晨星号’今天启航,船长是我们的人。”
奥克兰港集装箱堆积如山,起重机如同钢铁森林。斯诺带着他们穿过复杂的通道,来到一个偏僻的泊位。“晨星号”是一艘中型货轮,看上去平平无奇。
船长是个满脸风霜的中年人,自我介绍姓李:“欢迎登船,我们一小时后启航。”
登上货轮后,顾魏和魏若来被安排在一个隐蔽的舱室。这里原本是船员的医疗室,现在被改造成了临时住所。
“航程需要三周。”李船长说,“期间请不要随意走动,每天会有船员送餐。”
货轮缓缓驶出港口,金门大桥在晨雾中渐渐远去。站在船舷边,顾魏望着这片他们奋战过的土地,神情复杂。
“舍不得?”魏若来问。
顾魏摇头:“只是觉得,这场战斗比想象中更漫长。”
第一周的航行风平浪静。太平洋广阔无垠,货轮在蔚蓝海面上划出白色航迹。顾魏利用船上的医疗设备为船员们看诊,魏若来则协助检修通讯设备,两人的存在很快被船员接受。
然而,平静在第八天被打破。
深夜,魏若来在检查船载无线电时,截获了一段加密通讯。解码后内容令人震惊——另一艘船正在向他们靠近,计划在公海实施拦截。
他立即告知顾魏和李船长。
“是‘海鹰号’,沃特森的船。”李船长脸色凝重,“他们伪装成海盗,在公海动手就不会受任何国家法律约束。”
顾魏冷静分析:“他们的目标是我们和证据。如果证据已经公开,为什么还要紧追不舍?”
魏若来猛然醒悟:“他们不是要阻止证据公开,而是要灭口。活着的证人比死去的证据更危险。”
货轮立即进入戒备状态。李船长下令改变航向,全前进,但“海鹰号”度更快,第二天清晨就已经出现在视野中。
那是一艘改装过的远洋渔船,船体明显加固过,甲板上可见持枪人影。
“准备应对撞击!”李船长在广播中喊道。
魏若来和顾魏来到驾驶室,通过望远镜观察对方。甲板上站着的正是沃特森和陈博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