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晓时分原版mv > 第80章 保险箱里的秘密(第1页)

第80章 保险箱里的秘密(第1页)

阿文带着钥匙匆匆赶回,将那把小小的黄铜钥匙放在魏若来掌心。钥匙冰凉,上面清晰的汇丰银行标记和编号,仿佛带着周世昌临终前的全部期望。

“周太太还说别的了吗?”魏若来仔细端详着钥匙。

阿文摇头:“她很害怕,塞给我钥匙后就赶紧关上门了。只说了一句‘拜托了’。”

顾魏拿起钥匙看了看:“汇丰银行的保险库,管理极其严格。光有钥匙不够,还需要持有人的身份证明和签名,或者事先登记过的授权文件。我们这样去,根本进不去。”

魏若来沉吟片刻:“周世昌肯定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他既然留下钥匙,就一定会留下开启的方法。”他看向阿文,“周太太有没有给你别的东西?哪怕一张纸条?”

“没有。”阿文肯定地说,“就只有这把钥匙。”

书房里陷入沉默。钥匙在手,却无法使用,这感觉如同隔靴搔痒。

“身份证明……签名……”魏若来喃喃自语,忽然,他抬起头,“周世昌入院时,随身物品里有没有印章?”

顾魏回想了一下登记记录:“没有。只有皮夹、怀表和零钱。”

“这不合理。他那种身份的人,印章通常随身携带。”魏若来走到书桌前,拿起周世昌的资料,“除非……他预感到危险,把印章和钥匙分开了。钥匙交给妻子,印章……”

他的目光落在“墨韵斋”三个字上。

“阿文,再去一趟墨韵斋!问问老板,周世昌订做砚盒的时候,有没有在他那里存放过什么东西,或者,最近有没有去取过什么东西?特别是印章一类!”

“是!”阿文转身就走。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shorter。不到一个小时,阿文就打回了电话。

“先生!问到了!墨韵斋老板说,周世昌大概十天前,确实去他那里取走了一个小锦盒,说是之前寄存在他那里的几方闲章。但老板印象很深,因为周世昌取走锦盒时,神情非常紧张,还反复确认有没有别人来问过。”

“锦盒……”魏若来握紧听筒,“知道里面具体是什么吗?”

“老板不清楚,但他记得锦盒的大小,放几方小型石章正合适。”

印章!很可能就是保险库需要的身份印章!

“周世昌取走锦盒后,印章可能又放回了银行保险库,也可能藏在别处,或者……还在他家里?”魏若来分析着。

“先生,周家那边我们一直盯着,没现异常。如果印章在家,周太太给我们钥匙的时候,应该会一并拿出。”

有道理。那么印章很可能和钥匙分开放置,或者,周世昌用了其他方法授权。

魏若来眉头紧锁,再次拿起那把黄铜钥匙,对着灯光仔细查看。钥匙柄部除了编号,还有一些细微的、不像是机器雕刻的划痕。

“阿文,你回来的时候,去一趟老陈那里。”魏若来说了一个地址,那是一位精通金石雕刻和机关暗语的老匠人,“让他看看这把钥匙上的划痕是不是有什么含义。”

“明白!”

傍晚时分,阿文带着钥匙和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回来了。

“先生!老陈看了,说那划痕不是随意的!是几个非常古老的数字符号的变体,连起来是一个数字:柒壹。”

“?”魏若来和顾魏对视一眼。

“像是保险箱号码的补充?”顾魏推测。

“有可能。汇丰银行的保险库,每个箱子除了钥匙,本身也有独立密码。或许周世昌怕钥匙落入他人之手,把密码用这种方式刻在了钥匙上。”魏若来思路逐渐清晰,“但现在还缺一样——身份凭证。没有这个,我们连保险库的门都进不去。”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敲响。负责留守监视周家的另一名手下回来了,脸色有些奇怪。

“先生,周太太刚才……扔了一袋垃圾出来。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就捡回来看了看。”手下递过一个普通的牛皮纸文件袋。

魏若来接过来,袋子很轻。他打开,里面只有一张对折的、泛黄的旧信纸。展开信纸,上面是几行清秀的毛笔小楷,写的是一看似普通的唐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落款是“世昌甲申年秋”。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顾魏看了一眼。

魏若来拿着信纸,反复查看。纸张普通,字迹也确实是周世昌的笔迹(他之前看过周世昌的银行文件签名)。这看起来就像一张普通的诗笺。

“甲申年……是去年。”魏若来沉吟,“去年秋天写的诗……‘巴山夜雨’……”

他猛地想起,周世昌是宁波人,与“巴山”何干?除非……

“这不是诗,是提示!”魏若来眼中精光一闪,“‘巴山’可能指代地点!上海有没有和‘巴山’相关的地方?或者……是谐音?”

“巴山……巴……”顾魏思索着,“会不会是‘八字’?或者……‘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八字桥?”阿文插话,“闸北那边有个八字桥!”

魏若来摇头:“太明显,不符合周世昌谨慎的性格。而且这诗的关键可能不在‘巴山’,而在后面——‘共剪西窗烛’。”

他盯着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剪烛……用什么剪?自然是剪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