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陷入了沉思,厅里一时安静下来。
黄昭也沉默着,心里却像炸了锅:“原来所谓的‘少将军’居然是皇甫嵩!这就说得通了。
这哥们未来可是跟董卓斗了一辈子的老冤家。
等董卓进了洛阳,马上就找罪名把他撤职关大牢;
而董卓被吕布干掉后,皇甫嵩平反出狱,转头就带兵把董家满门抄斩……
只是没想到,两人之间的梁子,居然这么早就结得这么深了。”
华哥儿忽然打破了沉默:“在下久闻皇甫规将军戍边经年,保境安民,在凉州威望素着。
其治军严谨,家教亦是森然。
少将军要是真干这种阴损歹毒、祸害乡里老弱的事……不是打自家脸,自毁招牌吗?
这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而且凉州人都擅长枪棍骑射,很少有研究风水堪舆这门学问的。”
董卓听了,紧锁的眉头动了动,眼里闪过一丝认同:
“元化先生说得对。少将军虽然和董某政见不合,在军事会议上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但争的都是攻城略地的策略、御敌安边的办法。
那时候各抒己见,据理力争,也是正常。
但要他在背后搞这种魑魅魍魉的勾当,暗布邪局,祸害无辜……”
董卓重重哼了一声,语气斩钉截铁,“绝对不是他的作风!这种鬼蜮伎俩,不符合他磊落的胸怀!”
听到董卓对皇甫嵩人品的肯定评价,黄昭心里暗笑:看来这两人虽然是宿敌,但现在的争斗还处在惺惺相惜的阶段,还没到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地步。
接着,他又想到了自己的生死大敌。
稍微想了想,就抱拳向董卓开口:
“董大人威震西陲,军中事情自然清楚。小子冒昧,有件事想向大人打听一下,望大人勿怪。”
董卓放下手中茶杯,目光炯炯:“哦?但说无妨。”
“近几年以来,胡人骑兵经常骚扰边境,各州都有援兵来凉州。
小子想打听一下,其中有没有一支来自荆州南阳郡的兵马?带队的……应该是姓黄。”
黄昭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
董卓摸着胡子想了想,眼里了然:“确实有一支南阳郡的援军,大概一年前来报到的。
带队的是个都尉,叫黄晋。他手下两个副手,都是他族里侄子,一个叫黄忠,一个叫黄睿。”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黄昭一眼,“这三人在军中挺活跃,倒很得少将军赏识。怎么?小友认识他们?”
“黄忠?!”
黄昭如遭雷击!刚喝进嘴的茶水一时呛在喉咙里,剧烈地咳嗽起来,狼狈地用袖子捂住嘴。
南阳黄氏!未来那个能开三石强弓、定军山下一战斩杀夏侯渊的盖世猛将黄汉升!竟……竟然这就来了?!
黄昭此刻只觉得自己的脑门上正悬着一个巨大又猩红的“危”字!
他慌忙放下茶杯,起身深深作揖:“小子失态,惊扰大人,千万原谅!”
董卓嘴角掠过一丝玩味:“看来果然有渊源。不必多礼,坐下,详细说说。”
黄昭重新坐下,深吸一口气,
“不敢瞒大人。小子和那南阳黄氏……本是同宗不同支。只因为族里嫡系旁系争斗,我们这一支败落,我父亲……还因此送了命。
小子跟着爷爷仓皇逃跑,辗转流落到这里。
要是和那黄晋、黄忠、黄睿三人窄路相逢……肯定是仇人见面,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