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并不感到快意,反而有些悲凉。权倾朝野的辅,一朝失势,竟落得如此下场。可见世事无常,善恶终有报。
在众人的簇拥下,沈青君坐上靖王府的马车,离开了天牢。马车行驶在京城街道上,路旁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不少人向她投来善意的目光。
“小姐,您不知道,这些日子京城里流传着许多关于您的故事呢。”云袖兴奋地说,“说您是女中豪杰,在狱中不屈不挠;说您慈悲心肠,昔日广施恩惠;还说您”
“说什么?”沈青君微笑问道。
“还说您与靖王爷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云袖俏皮地眨眨眼,“这次您能平安出来,靖王爷可是出了大力呢。”
沈青君脸上微微一热,没有接话,只是轻轻掀开车帘,望向窗外。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流如织,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这平凡而热闹的市井景象,在她眼中却显得格外珍贵。经历过牢狱之灾,她才真正懂得自由的可贵。
忽然,她的目光被街角的一幕吸引——几个孩童正围着一个老乞丐,向他扔石子,嘴里还喊着“老骗子”、“偷东西的贼”。
沈青君立即吩咐停车。
“小姐,怎么了?”云袖不解。
沈青君没有回答,径直下车走向那群孩童。孩子们见到衣着华贵的她,立刻停了下来,怯生生地站到一旁。
老乞丐蜷缩在墙角,衣衫褴褛,脸上布满污垢,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清明。
“他做了什么,你们要这样对他?”沈青君温和地问孩子们。
一个胆大的孩子回答:“他偷了张记包子铺的肉包子!”
“是啊,我们都看见了!”其他孩子附和道。
沈青君转身看向老乞丐:“老人家,这是真的吗?”
老乞丐低下头,羞愧不语。
沈青君从袖中取出一些碎银,递给那个胆大的孩子:“劳烦你去张记包子铺,把这些银子给老板,就说是这位老人付的包子钱。”
孩子接过银子,飞快地跑了。不一会儿,他带着一包热腾腾的包子回来了。
沈青君将包子递给老乞丐:“老人家,吃吧。”
老乞丐颤抖着接过包子,老泪纵横:“多谢姑娘多谢姑娘小老儿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才”
“我明白,”沈青君柔声道,“人生在世,谁没有艰难的时候。但即便再难,也要守住做人的底线。今日你为饥饿所迫,行了不当之事,他日若有机会,当以善行弥补。”
老乞丐连连点头:“姑娘教诲的是小老儿记住了”
沈青君又取出一些银两,递给老乞丐:“这些钱您拿着,做点小买卖,或是寻个安身之处。记住,无论境遇如何,都要做个正直的人。”
老乞丐跪地叩谢:“姑娘大恩,小老儿没齿难忘!敢问姑娘尊姓大名,来日必当报答!”
沈青君轻轻摇头:“不必问我的名字。只盼您日后若见他人有难,也能伸出援手,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在周围百姓敬佩的目光中,沈青君回到了马车上。云袖不解地问:“小姐,您为何对那个老乞丐如此仁慈?他确实偷了东西啊。”
沈青君望着窗外,轻声道:“云袖,你可知道,人在绝境中,很容易迷失本性。我们今日拉他一把,或许就能避免他从此堕落。况且”
她顿了顿,想起自己在狱中的日子:“在我蒙冤入狱之时,若非有许多人伸出援手,恐怕我也难以坚持到今天。将心比心,我们又怎能对他人困境视而不见呢?”
云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回到沈府,沈青君沐浴更衣,洗去一身牢狱的污浊与疲惫。当她身着干净衣裙,重新坐在自己熟悉的闺房中时,恍如隔世。
傍晚时分,沈青君的父亲沈巍从边境赶回。这位威震边疆的大将军,见到爱女无恙,竟忍不住老泪纵横。
“是为父连累了你”沈巍哽咽道。
沈青君摇摇头,握住父亲粗糙的手掌:“爹爹何出此言?是那些奸佞小人嫉妒爹爹功绩,才使出这等卑劣手段。女儿能够平安归来,全靠爹爹平日教导女儿要行善积德,危难时刻才有这么多人出手相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巍欣慰地看着女儿:“经此一劫,你长大了许多。”
当晚,沈家大摆宴席,既是庆贺沈青君平安归来,也是感谢各方相助。席间,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酒过三巡,沈青君悄然离席,独自来到后花园中的凉亭。夜空如洗,明月高悬,繁星点点。她仰望着这久违的夜空,心中感慨万千。
“独赏明月,不觉得寂寞吗?”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沈青君转身,看见靖王赵琛站在亭外,月光洒在他身上,为他平添了几分柔和。
“王爷怎么不在前厅饮酒?”她笑问。
赵琛步入亭中,与她并肩而立:“见你离席,特来寻你。”他顿了顿,轻声道,“这些日子,我很担心你。”
沈青君心中一暖,低声道:“多谢王爷挂心。”
二人沉默片刻,赵琛忽然道:“青君,经此一事,我更加明白你的可贵。你善良而不软弱,坚韧而不固执,聪慧而不狡黠。这样的你,让我敬佩,也让我”
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让我倾心。”
沈青君心跳加,脸上泛起红晕,幸好夜色遮掩了她的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