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浮世双娇传金夫人是谁 > 第12章 旧仆离心生暗隙(第1页)

第12章 旧仆离心生暗隙(第1页)

暮色四合,朱门深院内的灯笼次第亮起,将雕梁画栋映照得朦胧如幻。沈云裳独坐窗前,指尖抚过今日才接过的中馈对牌,冰冷的触感直透心底。她知道,这块沉甸甸的乌木牌背后,是无数双窥探的眼睛,是盘根错节的利益网,更是那个男人精心编织的陷阱——贾世清,那个表面温润如玉,眼底却藏着狩猎般光芒的贾府嫡子。

“少夫人,该用晚膳了。”门外传来丫鬟秋月的声音,恭敬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疏离。

沈云裳缓缓起身,裙裾曳地无声。她记得三日前接过这对牌时,贾世清站在满堂宾客间笑若春风:“云裳才德兼备,必能重振家业。”可他那双看似含情的桃花眼,却在她指尖触到对牌的刹那,掠过一丝志在必得的光。她怎会不知?这场“临危受命”,不过是他费尽心机要将她困在掌中的第一步。

膳厅里,八珍玉食摆满紫檀圆桌,侍立的仆妇却比往日少了三成。管家赵嬷嬷垂手立在屏风旁,花白的髻梳得一丝不苟:“回少夫人,陈妈妈告了病,钱嫂子家里小子热,灶上刘嫂说今日祭灶,需得早回去准备。”

沈云裳执银箸的手微微一顿。祭灶?如今才初冬。她抬眼看向赵嬷嬷,这个在贾府侍奉了三十年的老人,此刻低眉顺目,眼角细纹里却藏着锐利的审视。

“既如此,便让她们去吧。”她夹起一筷胭脂鹅脯,语气淡得像在说今日的天气,“只是明日卯时三刻的点卯,若还有人缺席,按新立的规矩办。”

赵嬷嬷脊背几不可见地僵了僵。这位新主母三日前提的“新规”里明明白白写着:无故缺勤者,扣三月月钱;连续三日不到,逐出府去。

“老奴明白。”

待沈云裳用完膳,赵嬷嬷躬身退出膳厅,穿过两道回廊,闪身进了西北角的茶房。早已候在里面的七八个管事立刻围上来,烛火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扭曲如鬼魅。

“赵姐姐,真要让个黄毛丫头骑到咱们头上?”掌采买的周福第一个按捺不住,肥硕的身子因激动微微颤,“她今日竟敢查三年前的旧账!”

赵嬷嬷慢条斯理地拨弄茶沫:“急什么?她查得懂么?那些账册”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昏花老眼里闪过精光,“连老爷在世时都没理清。”

“可少爷那边”有人惴惴不安地提醒。

“少爷?”赵嬷嬷冷笑一声,枯瘦的手指摩挲着青瓷杯壁,“少爷要的是人,不是这堆烂账。咱们且陪她玩玩,等她知道离了咱们寸步难行,自然要求到少爷跟前去。”

窗外忽起秋风,卷着残叶扑棱棱打在窗纸上,像无数只窥探的眼睛。

而此时的书房里,沈云裳正对着一盏孤灯。面前堆着半人高的账册,墨香混着陈纸的霉味在空气中弥漫。她翻开最新那本明细,娟秀的字迹记载着上月采买:鲜虾五十斤,支银二十两;官燕十盒,支银八十两

“荒唐。”她轻嗤。如今市面鲜虾不过百文一斤,官燕再贵也不过三两一盒。这账做得敷衍,连数目都懒得遮掩。

但当她翻开三年前的旧账时,神色渐渐凝重。这些账目看似条理清晰,数额合理,可若将连续五年的开支并列比对,就能现几处微妙之处——每年冬至前后,都有一笔“修缮祖坟”的支出,从最初的二百两逐年增至八百两;每逢六月,必有“布施寒山寺”五百两;而各房丫鬟小厮的月钱总额,五年来竟分文未涨,名册上的人数却多了三成。

“好个水磨工夫”沈云裳指尖点着那些数字,唇边泛起冷意。这是经年累月织就的利益网,每个节点都沾着油水,牵一而动全身。她若贸然撕破,只怕未等清剿蛀虫,自己先被反噬。

更深露重,梆子敲过三更时,书房门被轻轻叩响。

“少夫人,”进来的是沈云裳从娘家带来的丫鬟青黛,她警惕地掩好门,从袖中掏出一本泛黄册子,“奴婢按您的吩咐,悄悄去外头找了老账房先生”

沈云裳接过册子,就着灯火细看。这是按市价重核的采买实录,与府中账册两相对照,仅上月就被虚报了近四百两银子。她眸色渐深——如此巨额的亏空,绝不可能瞒过贾世清的眼。所以他不是不知,而是纵容,甚至主导?

这个念头让她心底寒。若真如此,他布这个局,就不仅仅是要她屈服,更是要彻底斩断她的退路,让她现困境重重时,除了投身他的怀抱无处可去。

“还有件事,”青黛压低声音,“奴婢回来时,瞧见赵嬷嬷屋里的灯还亮着,周福和浆洗上的张婆子鬼鬼祟祟地进去”

正说着,窗外忽然传来细微的响动。沈云裳眸光一凛,猛地推开窗——夜风灌入,廊下空无一人,只有一只黑猫跃上墙头,出“喵”的一声。

但就在窗台下方,一片刚落的银杏叶上,留着半个模糊的鞋印。尺寸小巧,像是女子的绣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夫人”青黛脸色白。

沈云裳轻轻合上窗,将账册一本本锁进铁梨木匣中。“去吧,告诉厨房,明日我要在花厅见所有管事。”

次日清晨,秋阳初升。花厅里乌压压站了三十余人,窃窃私语声像潮水般起伏。当沈云裳着一身月白绫袄出现在门前时,厅内霎时寂静。

她步履从容地走过人群,在主位坐下,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面孔。有好奇,有不屑,有担忧,更多是隐在恭敬下的挑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