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浮世双娇传金夫人是谁 > 第96章 金石为开诚可鉴(第1页)

第96章 金石为开诚可鉴(第1页)

初冬的第一场雪悄然飘落,将京城染成一片素白。沈青君披着狐裘,站在廊下看雪,手中捧着一个暖炉,心思却飘向了远方。

“小姐,靖王爷来了。”云袖轻声禀报。

沈青君转身,见赵琛披着一身雪花走来,眉宇间带着几分凝重。

“王爷今日怎么得空过来?”她含笑相迎。

赵琛抖落披风上的雪,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边境急报,北狄蠢蠢欲动,恐怕开春就要犯边。你父亲上奏请求增拨军饷,但户部以国库空虚为由,只拨了所需的三成。”

沈青君接过密信,快浏览后,眉头紧锁:“这三成军饷,恐怕连将士们的冬衣都置办不齐,如何抵御北狄铁骑?”

“正是如此。”赵琛叹息,“我已在朝会上力争,但户部尚书李汝贞坚持说国库确实拿不出更多银子。皇上虽有心相助,却也无可奈何。”

沈青君沉思片刻,忽然道:“我记得去年江南水患,朝廷拨付赈灾银两高达五百万两;今年修缮皇陵,又耗费三百万两。怎么到了保家卫国的军饷,就忽然国库空虚了?”

赵琛苦笑道:“这话我也问过,李尚书说那些都是早已预算好的开支,而军饷是临时追加,确实难以筹措。”

“既然如此,”沈青君目光坚定,“我倒要看看,户部的账目是否真如李尚书所说那般清清楚楚。”

赵琛一怔:“你要查户部的账?”

“不是查账,是核账。”沈青君微微一笑,“王爷可还记得,皇上上月特许我查阅各部文书,以完善《廉政录》?我正好借此机会,看看户部的收支明细。”

赵琛犹豫道:“户部账目繁杂,且多有忌讳,只怕”

“王爷放心,”沈青君从容道,“我自有分寸。若户部果真清廉,我自然不会无事生非;但若有人中饱私囊,克扣军饷,我也绝不会坐视不管。”

三日后,沈青君以编纂《廉政录》需参考户部档案为由,正式向户部提出查阅请求。户部尚书李汝贞虽不情愿,却碍于皇命,只得应允。

户部档案库内,沈青君带着两个精通算术的侍女,开始核验近年来的收支账目。堆积如山的账册几乎占满了整个房间,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香和纸张特有的味道。

“小姐,这些账目看似清楚,但细看之下,多有模糊之处。”侍女青黛指着一条记录道,“这里写着采办军需,支银八十万两,却未注明具体采办何物,向谁采办。”

沈青君接过账册细看,果然现不少疑点。她吩咐道:“将这类含糊不清的支出都标记出来,重点核查。”

核查工作进行到第五日,沈青君现了一处明显的漏洞——三年前修建边防工事的款项,账上记录支银二百万两,但根据工部存档的记录,实际工程规模远不及此,最多只需一百二十万两。

“这八十万两的差额,去了哪里?”沈青君喃喃自语。

就在她准备深入追查时,户部突然以“年终结账,档案封存”为由,拒绝她继续查阅。

“这是故意阻挠。”赵琛得知后,愤愤不平,“我这就进宫面圣,请皇上做主。”

沈青君却摇头:“无凭无据,单凭怀疑,难以服人。况且李尚书在朝中根基深厚,若无确凿证据,恐怕反被他倒打一耙。”

“那该如何是好?”赵琛忧心忡忡,“边关将士还等着军饷过冬。”

沈青君沉思良久,忽然眼睛一亮:“我记得李尚书府上有一位西席先生,名叫陈远,曾是户部主事,因不满李尚书作为,辞官归隐,后被李尚书重金聘为西席。或许他能告诉我们一些内情。”

“可他会背叛自己的东家吗?”赵琛疑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沈青君目光坚定,“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诚意,相信能打动他。”

次日,沈青君亲自前往陈远住所拜访。那是一座简朴的小院,隐在城南深巷中。开门的是一个清瘦的中年文人,见到沈青君,他明显一愣。

“沈姑娘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陈远语气疏离。

沈青君恭敬行礼:“陈先生,冒昧打扰,实有要事相求。”

陈远犹豫片刻,终究侧身让客:“请进。”

屋内陈设简单,书架上堆满书籍,墙上挂着一幅“淡泊明志”的墨宝。沈青君注意到,书案上摊开着一本《论语》,旁边还有批注,字迹工整有力。

“寒舍简陋,让姑娘见笑了。”陈远奉上一杯清茶。

沈青君双手接过:“先生淡泊名利,甘守清贫,令人敬佩。”

陈远苦笑:“不过是无能之辈的自我安慰罢了。姑娘今日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沈青君放下茶盏,正色道:“实不相瞒,是为边关军饷一事。如今北狄虎视眈眈,边关将士却连冬衣都置办不齐。我核查户部账目,现诸多疑点,但户部突然禁止我继续查阅。听闻先生曾在户部任职,对其中关节应当熟悉,特来请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远脸色微变,沉默良久,方道:“姑娘找错人了。陈某早已不在其位,不问政事。”

“先生此言差矣。”沈青君诚恳道,“纵使不在其位,亦当心系天下。边关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千万百姓的安危,皆系于此。先生忍心坐视不管吗?”

陈远面露挣扎:“姑娘,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李尚书在朝中党羽众多,牵一而动全身。你一个弱女子,何必蹚这浑水?”

“正因为水浑,才更要澄清。”沈青君站起身,向陈远深深一揖,“青君知道此事艰难,但想到边关将士在寒风中瑟瑟抖,想到北狄铁蹄可能踏破边城,荼毒生灵,青君寝食难安。恳请先生以苍生为念,指点迷津。”

陈远看着沈青君诚挚的眼神,内心激烈挣扎。他想起自己当年辞官,正是因为看不惯李汝贞贪墨公款、结党营私,如今难道要为了自保,继续沉默吗?

“先生,”沈青君轻声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青君今日抱诚而来,望先生明鉴。”

陈远长叹一声,终于道:“姑娘请坐。此事说来话长。”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陈远将户部内部的隐秘一一道来。原来李汝贞多年来通过虚报项目、伪造账目等手段,贪墨巨额公款。为掩人耳目,他拉拢了一批官员,形成利益集团。那些不肯同流合污的,要么被排挤出朝,要么像陈远一样被迫沉默。

“这些是李某人的罪证,”陈远从暗格中取出一本笔记,“我辞官前,偷偷抄录了部分真实账目,与户部公开的账册对照,便可看出端倪。”

沈青君接过笔记,如获至宝:“先生大义,青君代边关将士谢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