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浮世双娇传金夫人是谁 > 第184章 香火延续赖有人(第1页)

第184章 香火延续赖有人(第1页)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巧合)。

残阳如血,洒在荒草丛生的墓园。沈墨山站在残碑前,苍老的手指轻抚着被苔藓覆盖的刻字,那些记载着家族荣耀的铭文已在风雨侵蚀下模糊难辨。他蹲下身,用衣袖一点点擦拭着石碑上的青苔,仿佛如此便能擦亮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

“父亲,母亲,不孝子墨山来看你们了。”他低声呢喃,声音在空旷的墓园里显得格外寂寥。

七十三岁的沈墨山,已在外漂泊了五十八个春秋。十五岁那年,家族遭奸人所害,满门抄斩,他侥幸逃脱,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如今仇家已败,朝廷也为沈家平反,他才敢重返故土,祭拜先人。

墓碑上的“沈”字只剩下一半,但仍刺痛了他的双眼。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握着他的手,在纸上一遍遍书写这个字:“墨山,记住,沈字从水从申,水性至柔,却可穿石;申意伸展,生生不息。我沈家立世三百载,靠的便是这柔韧不屈的精神。”

如今,沈家只剩他一人。他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沈氏血脉眼看就要断在他这一代。这份愧疚如巨石压在心口,让他常夜不能寐。

“老爷,天色已晚,该回去了。”书童清明远远站着,轻声提醒。

沈墨山长叹一声,缓缓起身,因腿疾而微微踉跄。清明急忙上前搀扶,被他摆手拒绝。他虽年迈,骨子里仍是那个骄傲的沈家子弟。

主仆二人沿着荒草萋萋的小径缓缓而行,暮色渐浓,远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

“清明,你去村里打听打听,可还有人记得沈家之事。”沈墨山吩咐道,其实心中不抱希望。六十年过去了,世事变迁,物是人非,谁还会记得那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

清明应声而去,沈墨山独自站在路口老槐树下,望着远处的老宅方向。那里如今已建起了一片陌生房舍,沈家昔日辉煌,连断壁残垣都未曾留下。

不过一炷香时间,清明急匆匆跑回来,脸上带着罕见的激动:“老爷,老爷!打听到了!村里有位老人说,沈家当年并非全部罹难,还有一支旁系躲过劫难,后来迁往南方去了!”

沈墨山浑身一震,几乎站立不稳:“什、什么?你再说一遍!”

“那老人说,他的祖父曾提起,沈家遭难那夜,有一房远亲正好在外省经商,听闻消息后便再未回来,据说在南方扎根了。”清明喘着气说道。

沈墨山老泪纵横,向着祖坟方向深深一拜:“苍天有眼,沈家香火未绝!”

这一夜,沈墨山宿在附近镇上的客栈,久久无法入眠。他点亮油灯,从行囊中取出一本泛黄的族谱,轻轻摩挲着封面。这是沈家唯一幸存的遗物,他冒险从火海中抢救出来的。

翻开族谱,那些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曾祖父沈文渊,官至礼部尚书;祖父沈正清,一代大儒;父亲沈明远,文武双全,本应继承家业,光耀门楣??

他的手指停在“沈墨山”这一行,下面是空白的。按照族规,族谱只记男丁,他这一支,到此为止了。

但若清明打听的消息属实,那么沈家还有希望。他急切地翻到旁系分支,目光落在“沈明谦”这个名字上。明谦叔父是父亲的堂弟,常年在外经商,有一子名墨林,若当年他们幸免于难??

“墨林弟,若你还活着,该也有六十八岁了吧?”沈墨山喃喃自语。

第二天一早,沈墨山便让清明雇了马车,主仆二人启程南下。他深知此举如同大海捞针,但这是他余生唯一的念想。

旅途漫长,沈墨山时常陷入回忆。他想起小时候,沈家大院里孩童成群,每逢年节,族人们聚在一起祭祖,香火缭绕,笑语喧哗。父亲常说:“家族如大树,枝叶再茂,也需根深。我沈家之根,便是忠孝节义四字。”

“老爷,前面就是江陵城了。”清明的呼唤将他从回忆中拉回。

江陵,江南重镇,商贾云集。沈墨山决定在此稍作停留,一方面打听消息,一方面休整旅途劳顿。

入住客栈后,沈墨山让清明去市井间打听,自己则拄着拐杖,在城中慢慢行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与北方景致大不相同。他忽然想起,明谦叔父当年就是做丝绸生意的,常往来于苏杭一带。

在一家茶楼歇脚时,沈墨山听见邻桌几位老者在闲聊本地大户。

“要说咱们江陵最令人敬佩的富户,当数沈家‘仁德堂’了。”一位白老者说道。

沈墨山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

另一人接话:“确实,沈老爷不仅生意做得大,更难得的是乐善好施。去年水灾,他开仓放粮,救活了多少穷人!”

“听说沈家祖上原是北方官宦人家,后来遭难才南迁至此。”

沈墨山再也按捺不住,起身走到那桌人前,拱手一礼:“几位老哥请了,老夫刚才无意中听到诸位谈论沈家仁德堂,很是钦佩。不知这位沈老爷名讳为何?”

一位青衣老者回礼道:“老先生是外乡人吧?沈老爷名墨林,今年该有六十八了,可是我们江陵城有名的大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墨山如遭雷击,呆立当场。墨林!果然是墨林弟!

几位老者见他神色有异,忙问:“老先生可是认识沈老爷?”

沈墨山强压心中激动,缓缓道:“或许年少时见过一面。不知沈府在何处?老夫想去拜会。”

按照指引,沈墨山来到沈府门前。朱门高墙,气势不凡,门匾上“仁德堂”三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两侧楹联写着:“仁德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沈墨山站在门前,心潮澎湃。这楹联的笔迹,分明是沈家祖传的书法风格!

他整理衣冠,上前叩门。门房开门,见是一位气度不凡的老者,客气地问道:“老先生找谁?”

“烦请通传,北方故人沈墨山,求见沈老爷。”他声音微微颤抖。

在客厅等候时,沈墨山环顾四周,只见厅堂布置典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山水图他一眼认出是祖父的手笔!还有那对青花瓷瓶,分明是沈家祖传之物!

“听说有北方故人造访?”一个苍老而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沈墨山转身,只见一位白老者拄杖步入厅堂。那眉眼、那轮廓,与记忆中明谦叔父几乎一模一样!

沈墨林打量着来访者,初时疑惑,继而惊讶,最后变为难以置信:“你??你是墨山兄长?”

“墨林弟!”沈墨山热泪盈眶,“真是你!”

两位老人相拥而泣,六十年的离别,半生的沧桑,尽在这泪水中。

“我们都以为你已不在人世了!”沈墨林哽咽道,“当年听说沈家满门??父亲立即带我们改名换姓,南下避难。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隐姓埋名,直到十年前朝廷为沈家平反,才敢恢复本姓。”

沈墨山拭去泪水:“天佑我沈氏,香火未绝!墨林弟,快与我说说,家中还有何人?”

沈墨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有一子三孙,长子忆山今年四十二,长孙今年都二十岁了,正在书院读书。”他特意补充道,“兄长,我给长子取名忆山,就是为了纪念你啊!”

正说着,一个中年男子步入厅堂,见到沈墨山,恭敬行礼:“这位就是伯父吧?侄儿沈忆山,拜见伯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