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浮世惊情 > 第185章 陌路相逢竟不识(第1页)

第185章 陌路相逢竟不识(第1页)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巧合)。

春去秋来,转眼已是三年。

沈墨山坐在北归的马车里,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心中却无半分欣赏的闲情。三年前在江南与族人相认的喜悦,早已被眼下这桩棘手之事冲淡。

他在北方的药铺出了大事——一批贵重药材不翼而飞,账面上更有大笔银钱去向不明。掌事伙计跪在他面前,老泪纵横地说这一切都是少东家沈明辉所为。

明辉,他视如己出的徒儿,竟会做出这等事?

沈墨山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十五年前那个冬夜。他在雪地里现这个冻得奄奄一息的孩童,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有着乎年龄的坚毅。他给孩子取名“明辉”,意为光明与希望,将一身医术与经商之道倾囊相授。

如今,这希望却成了失望。

“老爷,前面就是沧州城了,要不要歇歇脚?”车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沈墨山微微颔:“找家干净的客栈吧,明日再赶路。”

沧州城地处南北要冲,商贾云集,街市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沈墨山却无心观赏,在客栈安顿下来后,便独自一人到城中药市打听行情。

就在他专注地查看一批黄芪品质时,不远处传来一阵骚动。

“你这庸医!我娘服了你的药,病情反而加重了!”一个粗壮的汉子揪着一位老郎中的衣领,怒目圆睁。

围观的人越聚越多,指指点点,却无人上前解围。

沈墨山本不欲多事,正要转身离开,却听那老郎中沉声道:“这位兄弟,令堂之病本是寒热交错,前几日热,你求效,用了大寒之药,如今寒气入里,老朽用温中散寒之方,正气与病邪相争,症状暂时加重乃是正常反应。你若不信,可再等半日,待汗出之后,热必自退。”

这番解释合情合理,奈何那汉子怒火攻心,根本听不进去,举起拳头就要打下。

“且慢!”沈墨山忍不住出声制止,“这位兄台,医家有云‘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病症加重有时正是药效作的表现,何不给这位郎中一个辩解的机会?”

汉子转头瞪向沈墨山:“你是何人?休要多管闲事!”

沈墨山不卑不亢:“老夫也是行医之人,愿为这位同行作保。若半日后令堂病情未见好转,医药费用由我一力承担。”

或许是沈墨山的气度震慑了对方,汉子犹豫片刻,终于松开了手:“好,我就等半日!若是你骗我,休怪我不客气!”

人群渐渐散去,老郎中整理了一下被扯乱的衣襟,向沈墨山深深一揖:“多谢兄台出手相助,在下李济民,敢问尊姓大名?”

“鄙姓沈,名墨山。李兄不必多礼,行医之人,本该相互扶持。”

二人相视一笑,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李济民年约六旬,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书卷气。

“沈兄若不嫌弃,可否到寒舍一叙?就在前面不远。”李济民热情相邀。

沈墨山正想多了解此地药市情况,便欣然应允。

李济民的住处是一处简陋的小院,但收拾得干净整洁。院中晒着各种药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寒舍简陋,让沈兄见笑了。”李济民沏上一壶清茶,二人便在院中的石桌旁坐下。

“李兄过谦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居所虽简,却有清气盈室,可见主人品格。”沈墨山由衷赞道。

茶过三巡,二人越聊越投机,从医术药理到人生哲学,竟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不瞒沈兄,今日那病患的情况,我已不是第一次遇到。”李济民轻叹一声,“如今世人求医,只求效,不识医理,更不信医者。稍有不适便怪罪药方,实在令人无奈。”

沈墨山点头:“确实如此。医道本是济世之术,如今却成了谋生之业,多少医者为了生计,不得不迎合病家,滥用虎狼之药,虽得一时之效,却损根本元气。”

“沈兄真乃知音!”李济民激动地说,“我行医四十载,始终坚持‘治本病,不治标疾’,却因此门庭冷落,家人也多有不理解。”

说到家人,李济民眼中闪过一丝落寞:“说来惭愧,我有一子,自幼聪慧,原本也想传他医术,奈何他觉得行医清苦,十五岁便离家出走,经商去了。如今二十年过去,音讯全无”

沈墨山心中一动,不禁想起明辉之事,感慨道:“子女缘分,强求不得。老夫终身未娶,收养一徒,倾心教导,本以为可传衣钵,谁知近日却做出背信弃义之事,令人心痛。”

二人各怀心事,沉默良久。

忽然,院门被推开,一个七八岁的男童跑了进来:“爷爷,爷爷!娘亲让我送些新蒸的糕饼来!”

李济民脸上顿时露出慈爱的笑容,起身接过食盒,拉着男童的手向沈墨山介绍:“这是小孙子安儿。安儿,快叫沈爷爷。”

“沈爷爷好!”男童乖巧地行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墨山看着这孩子清秀的面容,忽然觉得有些眼熟,尤其是那双明亮的眼睛,竟与明辉幼时有几分相似。他摇摇头,暗笑自己多心,天下相似之人何其多。

“李兄好福气,有如此乖巧的孙儿。”

李济民抚须微笑:“这是小女的儿子。我膝下只有一女,名唤素心,女婿五年前病故,如今她们母子与我同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