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秋被赶出沈府那日,金陵城下了今冬最大的一场雪。
她攥着李嬷嬷偷偷塞来的几钱碎银,在沈府后巷的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身后朱门紧闭,身前是茫茫雪夜。
她忽然想起春蚕娘咽气前,死死攥着她的手说:
“丫头,记住,朱门里的暖和……是靠咱们的骨头烧出来的。”
---
染秋被赶出沈府的那一天,金陵城迎来了今冬最酷烈的一场雪。不是之前那种细碎飘洒的、带着几分诗意的雪沫子,而是扯棉絮一般,铺天盖地,倾盆而下,带着一种要将整个天地都掩埋、都冻结的蛮横气势。狂风卷着雪片,出呜呜的嘶吼,抽打在人的脸上,如同冰冷的鞭子。
命令下得突然而绝情。两个面相陌生的粗壮婆子,一大早就闯进了染秋和几个小丫鬟同住的下房,不容分说,将她的几件旧衣物胡乱卷成一个包袱,塞到她怀里,便推搡着将她赶出了后角门。
“夫人病着,需要清静,府里用不着这么多闲人。你,这就出去吧!”其中一个吊梢眼的婆子,语气冰冷,带着居高临下的鄙夷。
染秋懵了,冻得青的嘴唇哆嗦着,想争辩几句,想说自己是伺候过春蚕嬷嬷的,想说李嬷嬷知道的……可看到那两个婆子脸上不容置疑的厉色,看到身后那扇熟悉的、此刻却冰冷如铁的朱漆小门“哐当”一声在她面前重重关上,将她与那个她生活了数年的地方彻底隔绝,她所有的话都哽在了喉咙里,化作一股带着腥气的绝望。
雪,瞬间就落满了她的头肩,冰冷刺骨。
她抱着那个单薄的、几乎无法抵御任何寒气的包袱,茫然地站在深巷里。巷子两头都是白茫茫一片,看不到尽头。身后的高墙之内,是另一个世界,一个曾经她以为可以安身立命、如今却将她像丢弃垃圾一样抛弃的世界。
就在她浑身冻得僵硬,几乎要瘫倒在雪地里时,身后那扇角门又“吱呀”开了一条细缝。
李嬷嬷苍老而焦急的脸露了出来,她飞快地左右张望了一下,迅将一个什么东西塞进染秋几乎冻僵的手里,压低声音,语极快地说:“好孩子,拿着!快走!离开金陵,找个地方活下去!别再回来了!”
说完,不等染秋反应,门又一次迅关上,比之前关得更紧,更绝情。
染秋摊开手心,是几块还带着李嬷嬷体温的、小小的碎银。银子不多,甚至不够买一件厚实的棉衣,但此刻,却烫得她手心痛,连同李嬷嬷那句“别再回来了”,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烙在了她的心上。
她最后望了一眼那堵隔绝了她所有过去和希望的巍峨高墙,咬紧牙关,将碎银死死攥在掌心,仿佛攥着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然后转身,一头扎进了那漫天风雪里。
深一脚,浅一脚。积雪没过脚踝,冰冷的雪水迅渗透了她单薄的、鞋底早已磨薄的旧棉鞋,寒气如同毒蛇,顺着脚心一路窜上来,啃噬着她的骨骼和内脏。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割得生疼。她只能用冻得通红僵硬的手,紧紧拢住那件根本不足以御寒的旧夹袄,缩着脖子,在几乎看不见路的雪地里艰难前行。
身后,是沈府那气派非凡的朱门高楼,即使在风雪中,也能隐约看到其飞檐斗拱的轮廓,象征着无尽的权势与富贵。那里面,此刻想必是地龙烧得旺旺的,暖香熏人,锦帐低垂,那位一夜白头的夫人,或许正对着满桌珍馐毫无胃口,而下人们,依旧在为了主子的冷暖而奔波忙碌。
可是,这一切,都与她染秋无关了。
那朱门里的“暖和”,曾经她也沾染过一丝。在织坊里,守着炭火和织机,听着春蚕嬷嬷絮叨着丝线的讲究、花本的奥秘时,她曾觉得,虽然辛苦,但总算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有一口安稳饭吃。
可现在,她知道了。
那点“暖和”,代价是什么。
风雪越来越猛,像一头失控的野兽,咆哮着,似乎要将这世间所有微小的、不堪一击的生命都吞噬殆尽。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偶尔有豪华的马车裹着厚重的棉帘,在车夫小心翼翼的驱策下碾过积雪,出咕噜咕噜的沉闷声响,很快便消失在风雪深处,留下两道很快又被覆盖的车辙印。那是朱门里的人,他们的世界,与这冰天雪地隔着车壁和棉帘。
染秋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她在金陵没有亲人,原本的家早在几年前的一场灾荒中就没了,父母双亡,她这才卖身进了沈府为奴。如今被赶出来,天地茫茫,竟无一处可以容身。
她试着去敲几家平日里相熟、一同买过针线的小丫鬟家的大门,可要么是无人应答,要么是门开一条缝,露出半张警惕而冷漠的脸,看到她一身狼狈,听她说完缘由,便迅摇头,像是怕沾染上什么晦气似的,飞快地关上门,将那呼啸的风雪和她的哀求一同隔绝在外。
“沈府赶出来的人……谁知道犯了什么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快走快走,我们自家都难熬,哪有余粮养闲人!”
一句句冰冷的话语,比这风雪更刺骨。
绝望,如同这漫天的冰雪,一点点将她淹没。手脚早已冻得麻木,失去了知觉,只是凭着求生的本能,机械地向前挪动。腹中饥饿如同火烧,那几钱碎银,她紧紧攥着,却不敢轻易花用,在这偌大的金陵城,这点银子,能支撑几日?
她蜷缩在一处富户人家院墙拐角的背风处,这里稍微能避开一点直面而来的狂风。她抱着膝盖,将头深深埋进去,身体无法控制地剧烈颤抖着。牙齿磕碰的声音,在风雪的呜咽中,微不可闻,却又清晰地震动着她的耳膜。
太冷了……冷得像是要把灵魂都冻僵。
就在这时,她恍惚间,又想起了春蚕娘咽气前的那个夜晚。
织坊里灯火昏黄,药味和丝线的腥气混合在一起。春蚕娘咳着血,死死攥着她的手,那双浑浊的老眼回光返照般亮得骇人,盯着她,一字一句,像是用尽最后的力气,将话语刻进她的骨头里:
“染秋……丫头……你记住……记牢了……”
“朱门里头……那暖和气儿……那酒肉的香……那锦缎的光……”
“都是……都是靠咱们这些人的骨头……一把一把……填进那看不见的灶膛里……烧……烧出来的……”
当时她听得懵懂,只是被春蚕娘那狰狞又悲凉的神情吓住了,一个劲地流泪点头。
此刻,在这彻骨的寒冷和濒死的绝望中,这句话,如同一道撕裂夜空的闪电,猛地劈开了她所有的迷茫和浑噩!
是了!
朱门里的暖和,是靠骨头烧出来的!
春蚕娘的骨头,已经被烧尽了,化作了那匹华美的、最终也被焚毁的云锦,化作了沈青萝往上爬的阶梯,也化作了反噬其身的诅咒!
而现在,轮到她染秋了吗?她这根微不足道的、小小的骨头,也要被这冰冷的世道,被那朱门里的冷漠,当做柴薪,丢弃在这风雪里,无声无息地冻毙、朽烂了吗?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