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浮世经 > 第75章 旧地重游物是人非(第2页)

第75章 旧地重游物是人非(第2页)

沈云裳看着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眼前的静慧与记忆中的芍药判若两人,若不是那双依旧明亮的眼睛,她几乎认不出这就是当年那个爱笑爱闹的小丫鬟。

“听说师太要离开京城了?”宋青书问道。

静慧点头:“贫尼准备南下云游,寻一处清净之地修行。临行前,想与故人道别,也好了却尘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的目光掠过荒芜的庭院,轻声道:“这里曾是贫尼与二位结缘之地,故而约在此处相见。”

沈云裳终于开口:“师太这一去,不知何时归来?”

“出家之人,四海为家。”静慧微微一笑,“归与不归,皆是缘法。”

三人一时无言。寒风穿过破败的庭院,卷起几片枯叶,出沙沙的声响。

“二位可愿随贫尼走走?”静慧忽然问道,“故地重游,或许别有一番感悟。”

沈云裳与宋青书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

他们沿着后院的小径缓缓而行。静慧走在前面,步伐从容,仿佛行走在佛堂之中,而非这片承载着太多恩怨情仇的废墟。

“这里曾是小僧的住处。”静慧在一间破败的厢房前停下,“那时小僧还叫芍药,是沈施主的贴身丫鬟。”

沈云裳记得这间屋子。她曾经无数次来这里找芍药,有时是吩咐事情,有时只是找她说说话,排解深闺寂寞。芍药总是笑嘻嘻的,一双眼睛弯成月牙,声音清脆如银铃。

“施主可还记得,”静慧转头看向沈云裳,“那年冬天,小僧感染风寒,高烧不退,是施主连夜请医煎药,守了小僧一整夜?”

沈云裳轻轻点头:“记得。”

那是她入贾府的第二年冬天。芍药病得厉害,其他下人怕被传染,都不敢近身。只有她不顾劝阻,亲自照顾芍药,直到她康复。

“小僧一直记得施主的恩情。”静慧双手合十,深深一躬。

沈云裳眼眶微热。那些主仆情深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一处较为僻静的院落。这里曾是宋青书暂住过的地方,那时他受邀来为贾世清调理身体,一住就是半年。

静慧在一扇窗前停下,轻声道:“这里,是小僧与宋大夫初次相见的地方。”

宋青书神色微动,却没有说话。

沈云裳记得那个春天。芍药奉命给暂住的宋大夫送茶水,回来时双颊绯红,说是见到了一位“神仙般的大夫”。从那以后,这小丫头就常常找借口往宋青书的院子跑,有时是送点心,有时是请教医理。

少女情怀,总是诗。

“那时小僧不懂事,给宋大夫添了不少麻烦。”静慧语气平静,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

宋青书轻轻摇头:“不曾麻烦。”

静慧微微一笑,继续向前走去。

沈云裳看着她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她记得芍药对宋青书的那份情愫,也记得自己曾经如何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小丫鬟的初恋情怀。甚至在她决定离开贾府时,还想过要带上芍药,成全她与宋青书。

谁知命运弄人,最终是她嫁给了宋青书,而芍药看破红尘,出家为尼。

这世间的情缘,当真是难以预料。

---

他们来到后院最深处的一处小佛堂。这里曾是贾府老太太礼佛的地方,老太太过世后便鲜有人至,如今却意外地保存完好。

佛堂内,一尊观音像静静伫立,虽然蒙尘,却依旧宝相庄严。香案上摆放着几本佛经,看样子是静慧平日诵经所用。

“二位请坐。”静慧在蒲团上盘膝坐下,示意他们也坐下。

沈云裳和宋青书在她对面的蒲团上坐下,三人在佛前相对,气氛一时肃穆。

“今日请二位来,一是道别,二是想与二位说几句话。”静慧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二人,“这些话若不说,怕是再没有机会了。”

沈云裳端正坐姿:“师太请讲。”

静慧先看向宋青书:“宋大夫,小僧出家之前,心中一直有个结。今日想在佛前,将这个结解开。”

宋青书神色凝重:“师太请说。”

“当年小僧对大夫,确是一片痴心。”静慧语气平和,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那时小僧年少无知,将一时心动误作终身依托,给大夫造成了困扰,小僧在此致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