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竹马还得竹马配 > 第258章(第1页)

第258章(第1页)

这一问终究还是来了,江瑀反倒缓缓直起身,目光直视楚老帝师道:“正是因为,沈氏乃是太祖亲立的大夏皇后,故而学生作为江氏子孙才必须遵从先祖圣意!当日太祖亲言,若沈氏有女,必为大夏皇后,此乃礼法。”

“而帝师所问之道德,学生想答,当日沈氏入京,原也并非以江琛之妻的身份居于宫中,先帝最初乃是为先太子瑜赐婚沈氏,先太子瑜故去后,父皇——”

话说到这里,江瑀的话音一顿,他直视着老帝师一字一句无比认真:“父皇是想将沈氏配予我为妻的。”

“此事,老帝师不是也清楚吗?”

楚老帝师自问对皇家无甚亏欠,但却对江瑀这一句反问有些愧疚,当年之事确是如此,皇长子与沈氏嫡女的年少情谊,他们这些长辈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二皇子病故后,先帝爱子之心强烈,也曾动过违抗太祖之命的想法:立五皇子为太子,将沈氏嫡女赐婚皇长子。

是他,是内阁群臣,是皇后,是皇室宗亲,是成国公,是太祖遗诏,最终使得这两道圣旨未能发出,无论过程如何,结局确实是沈氏女嫁给了五皇子为太子妃。

沈语娇听着两人一来一回的质问与回答,忽而有种荒诞之感横生,原来这世间情爱的阴差阳错当真能如此戏剧化,当年之事,站在每个人的立场上都各有难处,说不出是哪一环的对错,可正是这无数次的差之毫厘,终至谬以千里。

“殿下既然说您无愧于礼法道德,也说您是奉旨回京,那么老臣这里还有最后一问,”楚老帝师手持戒尺的双臂开始隐隐发抖,他忽地拔高声音问道:“陛下生前曾明确传位于太子琛,并当着老臣于内阁众位大臣的面立下遗诏托孤,今日老臣要问,殿下之行径,难道不是谋朝篡位吗!”

这最后的一句质问,仿若倾天覆水,场面霎时不可逆转了起来,这是一句人人心中都有的疑问,但正是因为不可问出口,所以众人皆是缄默其口,可楚老帝师却当着众人的面直接问了出来——乱臣贼子,何敢称帝!

先帝居然留下了遗诏!

群臣百姓之间霎时哗然一片,隔着人群之遥,方才还跟着跪在地上的江瑨此刻早已按捺不住,他弓着身子就要站起来,江瑀瞧见,一个眼风扫过去,制止了他尚未说出口的“拿下”。

“老帝师,既有遗诏,为何不在几日之前便呈上?学生并非昨日才归京,今日便披上这身冠冕,太师若想遵循太祖遗诏,为何不早前发问?”

江瑀说完这话,语气又瞬间和缓了下来:“况且,就算是先帝曾立遗诏,可父皇临终前也曾改立口谕,姚淑妃当日在场,可为人证。”

“江瑀!”楚老帝师一挥戒尺,破空之声阵响,他厉声呵道:“赵王将皇宫围得密不透风,文武百官不是皆被监禁在家中,就是在入宫之后被困于宫中,老臣也是其中之一,若非在这样的见证之下,遗诏何敢现世!”

“再者,姚淑妃乃是你的养母,她的话,又如何可为凭证?先帝驾崩,可太后犹在!即便是后宫需要有人站出来,也该当是中宫娘娘!”

看着楚老帝师激愤的模样,江瑀忽地释怀一笑,他不再跪地,而是缓缓起身,跪在他身旁的沈语娇霎时怔住,随着他的动作,她也缓缓抬起头,只见和他一同站起身的,还有赵王。

“老帝师,”江瑨穿越人群,直直走到了楚老帝师面前,对着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儒,他眼底面上再没有半分恭敬:“即便先帝曾立遗诏传位于五弟,可人若是不在了,这圣旨还有什么用?”

似是挑衅般,这样严肃的场合,江瑨居然笑了出来,他忽地高声道:“就在半月前,太子琛率三万大军入北狄王城追击时,遭到草原诸部联军围剿,大哥回京之时,正是太子琛阵亡之日。”

江瑨的目光锐利,如针刺一般扎入沈语娇心里,二人四目相对,她听到了江瑨的宣判:“太子已死,长兄作为皇长子,自然乃唯一可堪继承大统之人。”

几乎是一瞬间生出的怒意,沈语娇利落起身便要冲上去,却在还未动作之前便被江瑀拽住,他脸上的表情和眼神与这几日的相处全然不同,他双目冷漠地看向沈语娇,掌中力道之大令她动弹不得。

“江瑀!”她这一声质问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你答应过我!不可伤他分毫!”

“阿姣,”江瑀此刻的情绪无比平静:“不是我做的,琛弟阵亡之事,我并未比你提早知道多少。”

沈语娇简直要被气疯了,面前之人在她眼中只剩下了“道貌岸然”这四字,她脑海中回荡着一阵又一阵疯狂的喧嚣,全然再不见理智二字,她随手拔下一支金簪就朝着江瑀刺了过去,江瑀也不躲,便站在那里,任由那金簪扎入他的胸口。

今晨分别之前关系有多融洽的两人,此刻的关系便是多么的剑拔弩张,那些刻意维护营造起来的温馨柔情在一瞬间如冰裂般碎落一地,沈语娇眼中的破碎掺杂着不愿相信的恨意,她的双目逐渐染上江瑀心口沁出的血红。

“沈氏你疯了!”

江瑨见到这一幕目眦欲裂,他几步上前,却见江瑀把人挡在了身后,只见江瑀不疾不徐地拔出金簪,血色染红金龙,他却全然不在意,反而用袖子擦干血迹,将金簪插回了沈语娇的鬓发之间。

他一人挡在三人之间,笑着对所有人道:“诸位,还有何疑问吗?”

楚老帝师是因着孙女和太子妃的请求才会出面有此三问,可他却不曾想到江瑀有备而来,甚至他们最大的筹码——太子,竟然战死疆场,当拥立之人都已不在,他们还阻拦什么呢?就像赵王说的那样,如今情势,除了桓王,还有哪个皇子可堪当大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