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会议定下基调后,“星语者”后院那片被墨痕划为“星辉工坊”及飞船临时维修区的角落,便彻底沦为了一个充满激情、混乱与……各种意外声响的“技术风暴中心”。墨痕如同一个被上紧了条的机关人,几乎将所有醒着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对“星梭一号”那雄心勃勃的“o”升级计划之中。
原本还算宽敞的后院,此刻已经被各种奇形怪状的材料、闪烁着不同光芒的能量核心半成品、以及写满了复杂公式和结构草图、几乎铺满每一寸地面的玉板所占据。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熔炼后的焦糊味、灵能焊剂特有的刺鼻气息、以及某种……仿佛电路过载后产生的淡淡臭氧味。这里不像一个工坊,更像是一个刚刚经历过一场小型爆炸的炼金实验室。
墨痕本人,则彻底抛弃了以往那还算整洁的形象。他穿着一身沾满了油污和不明灼烧痕迹的工装,头如同被闪电劈过的鸟窝,眼圈深重,但那双眼睛里却燃烧着近乎狂热的火焰。他嘴里永远在念念有词,不是计算着能量回路的负载参数,就是在推演某种新型材料的应力结构,偶尔还会因为某个突如其来的灵感而猛地一拍大腿,吓得旁边正在打盹的星璇一个激灵。
他的“飞船o”计划书,如果司文星看到,一定会为其逻辑的跳跃性和大胆程度而推上三次眼镜。这份计划涵盖了从最基础的结构强化,到最前沿的能量应用尝试,其核心目标,是将“星梭一号”从一艘勉强能用的老旧探险船,升级为一艘足以应对“高威胁未知星域探索”的真正堡垒。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尤其是在墨痕这种灵感爆棚但有时会忽略细节的技术宅手中。
难题一:“活性记忆金属”的绒毛危机
墨痕从星辰书院的一些前沿理论典籍中,看到了一种关于“活性记忆金属”的设想。这种理论上存在的金属,在受到损伤后,可以通过注入特定频率和属性的能量,激其内部“记忆”,实现自我修复。这简直是飞船外壳材料的终极梦想!
虽然真正的“活性记忆金属”只存在于假想中,但墨痕从某个专门出售奇物材料的商人那里,花大价钱淘来了一种据说是从某个古老机械文明遗迹中出土的、“具有一定能量响应和形态微调能力”的未知合金碎片。他如获至宝,决定将其应用于飞船外壳最关键部位的强化和自修复试验。
经过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逆向工程和能量频率匹配,墨痕终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万星城模拟),开始了第一次小范围实际测试。他小心翼翼地切下了一小块飞船侧舷受损区域的旧装甲,将那枚闪烁着暗淡银灰色光泽的未知合金薄片镶嵌上去,然后连接上他自制的、结构复杂得让人眼晕的能量激装置。
“频率校准……能量注入……百分之十……百分之三十……”墨痕紧盯着监测法阵上跳动的数据,呼吸急促。当能量注入达到理论值的百分之六十五时,那合金薄片果然开始生变化!它如同有生命的黏液般,缓缓蠕动着,与周围的飞船外壳开始融合,边缘模糊,仿佛真的要“生长”修复在一起!
“成功了!我就知道我是天才!”墨痕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然而,喜悦仅仅持续了不到三息。或许是过于激动导致手抖,或许是那个二手淘来的能量核心输出不稳,能量频率突然生了一个极其细微的、连精密法阵都险些无法捕捉的偏移。
下一刻,惊人的一幕生了。
那块正在“愈合”的合金薄片,并没有如预期般平整地融入船体,反而其表面猛地凸起,然后……生长出了一层细密、柔软、并且呈现出一种诡异粉红色的……绒毛?!
这绒毛还在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节奏,轻轻摇曳、摆动,仿佛在感知着周围的环境。在月光(模拟)和工坊内部昏暗的灵光灯照耀下,这块长满粉色绒毛的飞船外壳,显得格外突兀和……令人毛骨悚然。
恰在此时,阿土端着一大盘刚刚出炉、香气四溢的、据说是她从某个兽人部落小吃摊学来的“岩烤星兽肋排”,蹦蹦跳跳地来给废寝忘食的墨痕送夜宵。
“墨痕哥哥!吃饭啦!今天有好吃的……”阿土欢快的声音戛然而止。
她的目光,瞬间被那块在飞船上轻轻摇曳的粉色绒毛所吸引。小脸上的笑容僵住,嘴巴微微张开,手里的餐盘差点脱手。
“啊——!!!”一声堪比高阶音波攻击的尖叫划破了后院的宁静,“飞船……飞船长毛了!!还是粉色的!!”
墨痕被这声尖叫吓得一个趔趄,差点把旁边的能量激装置撞翻。他手忙脚乱地切断能量供应,看着那块依旧在微微摆动、仿佛在向他打招呼的粉色绒毛区域,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别……别慌!这只是……只是能量频率匹配上的一点小小偏差!对,微小偏差!”墨痕强作镇定,试图挽回自己作为技术专家的颜面,“这说明这种材料的确具有活性!只是……只是它的‘记忆’可能有点……呃,特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土惊魂未定,指着那块绒毛,声音都在颤:“特……特别?它看起来好像……好像还会动!墨痕哥哥,你的飞船是不是要变成活的星兽了?”
最终,这块“活泼过头”的合金薄片被墨痕用最高功率的灵能切割器,连同一大块“被感染”的船体外壳一起切了下来,密封在一个厚重的铅匣子里,深埋在了工坊角落的杂物堆最底层,并贴上了“高危!勿动!尤其不能让阿土看到!”的标签。第一次“自修复外壳”试验,以飞船局部“长毛”的滑稽结局宣告失败。
难题二:导航ai的“寻厕之旅”
外壳改造受挫,墨痕并未气馁,转而将目光投向了飞船的“大脑”——星界导航系统。现有的导航系统基于万星城布的通用星图,精度尚可,但应对复杂星域,尤其是可能存在空间褶皱、引力陷阱的未知区域,就显得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