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玄尘道途主角什么境界 > 第368章 迷彩编织与镰刃初现(第1页)

第368章 迷彩编织与镰刃初现(第1页)

“星尘兰”幼苗所带来的突破,如同在密不透风的铁幕上,用针尖凿开了一个微小的气孔。虽然微不足道,却让窒息已久的“星火余烬网络”终于呼吸到了一丝名为“希望”的空气。

林风没有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中,他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株幼苗的微弱排斥场,对于能够跨越维度进行标记的“巡回镰刀”系统而言,或许连扰流都算不上。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覆盖整个庇护所,甚至干扰标记谐振波传递的、更强大的“概念迷彩”。

混沌宫深处,林风的静室成为了整个网络最繁忙的“实验室”和“指挥所”。他不再仅仅专注于自身的恢复和对高维坐标的解析,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对“概念迷彩”的深入研究与推广中。

通过与柳云瑶的紧密协作,他们开始系统性地分析“星尘兰”幼苗产生排斥场的原理。柳云瑶从生命灵性的角度出,现那株幼苗在“太初之暗”意境的滋养下,其本身的生命频率生了一种极其玄奥的“偏转”,变得不再“纯粹”,而是带上了一种混沌的、难以被锁定的“模糊性”。就像一滴融入油污的水珠,虽然依旧存在,却难以被常规手段精准分离。

而林风则从混沌之道的层面进行解读。他认为,生命本身是宇宙中最复杂、最具“变数”的系统之一。当一种高度有序且充满生机的自然灵性,与他那代表着“万物归一”与“一生万物”的“太初之暗”意境结合时,产生了一种临时的、局部的“法则异常区”。这个区域内的存在性变得“暧昧不清”,从而对依靠精确谐振锁定目标的标记系统造成了干扰。

“我们需要将这种‘模糊性’和‘异常性’放大,从一株幼苗,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甚至……融入到庇护所存在的每一个角落。”林风对参与研究的几位逻辑之城和秘法之环残存专家说道。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课题。它涉及生命科学、能量学、概念哲学以及高维几何等多个领域,而且没有先例可循。研究团队只能依靠林风提供的“太初之暗”意境作为核心催化剂,结合各个幸存文明独特的知识体系,进行艰难地摸索和试验。

过程充满了失败和意外。

一个试图在机械蜂巢庇护所强行植入生态系统的实验,导致了精密机械与生命组织的排斥反应,引了一场小规模爆炸。

一个由秘法之环法师主导的、试图用奥术模拟“混沌生机”的仪式,差点引来了亚空间残余的诡异低语,不得不紧急中止。

甚至有一次,林风在远程引导一个庇护所构建迷彩时,因为对“太初之暗”的掌控稍有不慎,险些将那个庇护所连同里面的幸存者一起拖入概念层面的“沉寂”,幸亏柳云瑶及时以生命古树残存的力量进行干预,才避免了悲剧。

每一次失败都代价惨重,但也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他们逐渐意识到,“概念迷彩”并非一个固定的公式,它需要根据每个庇护所不同的文明特质、环境条件和幸存者集体意志进行“量身定制”。

机械蜂巢的庇护所,最终找到的方法是将微型的生态循环系统与他们的机械结构进行“共生式”融合,让冰冷的金属管道上生长出光的苔藓,让能量流经的区域滋养出奇特的晶体菌落,创造出一种“机械生态”的独特模糊性。

秘法之环的幸存者们,则利用奥术符文引导自然能量,构筑起一个不断变幻的“幻象生态”,其内部的生命灵性真实存在,但其外在表现却如同海市蜃楼,难以捉摸。

铁心文明的亚空间避难点,更是另辟蹊径,他们利用逻辑陷阱和亚空间特性,将自己的存在“折射”成了无数个虚假的镜像,真身则隐藏在信息的乱流之中。

在林风、柳云瑶和所有幸存者的共同努力下,“星火余烬网络”的各个节点,开始悄然生变化。从外部看,它们或许依旧是废墟、是小行星、是能量湍流,但其内部,一个个独具特色、蕴含着不同文明智慧与生命韧性的“概念迷彩”正在逐渐成型。

网络内部的惶惑不安,渐渐被一种紧张的、充满期待的工作氛围所取代。生存的压力依旧巨大,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只能绝望等待的猎物,他们有了挣扎的手段,有了欺骗死神的可能。

然而,就在网络建设初见成效,第一个具备完整“概念迷彩”的庇护所(一个由青木苑主导、建立在某颗气态巨星卫星内部的生态穹顶)成功屏蔽了内部所有生命信号对外谐振的当天——

异变,毫无征兆地生了。

并非来自被标记的微光苔原,而是来自网络边缘,一个刚刚建立起初步迷彩、尚未完全投入运行的资源勘探前哨站。这个前哨站位于一片极度荒凉的小行星带,主要负责探测稀有矿物,其迷彩侧重于伪装成普通的星际尘埃云。

负责监控网络状态逻辑之城ai(塞拉菲姆的简化备份)出了最高级别的警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前哨站所在的星域,空间结构出现了诡异的“褶皱”!并非空间跳跃的波动,而是一种更加粗暴的、仿佛有一只无形巨手在揉搓画布般的扭曲!紧接着,一道狭长的、仿佛由纯粹“割裂”概念构成的暗影,无声无息地切开了褶皱的空间,如同剪刀裁开绸缎,显露出其后那片非黑非白、仿佛一切色彩和意义终点的……虚无!

一道无法形容其形态的“存在”,从那虚无中缓缓“滑”出。

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时而像一柄横跨星系的巨大镰刀阴影,时而又散开成一片笼罩星域的、蕴含着亿万文明临终哀嚎的死亡薄雾。它没有散任何能量波动,但其出现本身,就让那片星域的物理常数开始紊乱,光线扭曲,甚至连“距离”和“时间”的概念都变得模糊不清!

巡回镰刀!

它来了!

而且,它的目标,并非被标记的微光苔原,而是这个刚刚建立起迷彩、理论上应该毫不起眼的前哨站!

“怎么可能?!”柳云瑶看着星图上那恐怖的景象,失声惊呼。他们的迷彩难道失败了?还是说,对方拥有他们无法理解的反制手段?

林风瞳孔骤缩,瞬间将感知通过网络连接到那个前哨站。

前哨站内部,警报凄厉,有限的几名勘探队员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他们建立的、侧重于光学和能量伪装的“尘埃云迷彩”,在那“巡回镰刀”的“目光”下,如同阳光下的露珠,瞬间蒸,毫无作用!

镰刀的“目光”锁定了前哨站那微小的、如同尘埃般的结构。

没有攻击,没有能量倾泻。

前哨站所在的那一小片空间,连同里面的勘探队员、设备、甚至构成小行星的物质本身,开始如同褪色的照片般,迅失去所有的“色彩”和“特征”。不是毁灭,而是……剥离。构成其存在的“文明印记”、“物质结构信息”、“能量模式”……一切使其“特殊”的东西,都在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强行抽取、吸收!

勘探队员们的身体变得透明,他们惊恐的表情凝固,然后连同他们身上的制服、手中的工具,一起化为了最基础的、毫无意义的粒子流,被那巨大的镰刀阴影无声地“汲取”。

前后不过数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