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快穿炮灰来逆袭免费 > 第120章(第1页)

第120章(第1页)

子由道:“父亲让我们将姐姐的户籍文书送来了,父亲说,既然姐姐至今未改主意,他便不劝了。”

委实苏八娘的《世家荣耀》如今已印出十册,四大世家的人就像一个众生相,王家少族长的高瞻远瞩。陈氏嫡长女不输男儿的气度与勇于担当、力挽狂澜,在父亲负伤,母亲弱势下,力保幼弟与家业出面主持大局。

这部小说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女子心胸,不单局限于后宅。

苏老泉也被故事里的陈氏嫡长女所感佩,他在想世间是不是真有这样的奇女子,而能用文字创造出这样的苏八娘,是不是也有陈氏嫡长女那样的心怀与担当。

琬琰接过自己的户籍文书,有了这个,苏老泉便是成全她的心愿。

“请你们转告父亲、母亲,无论我在道门,还是异地他乡,我始终会记得,我是苏氏女儿,我……会以他们为荣,会以家族为荣。有朝一日,也会让家族因我而骄傲。”她再递过五百两银子,“这些钱是我著书所得,你们带回去交给父亲。”

这次小聚半日,与以前不同的是,她与子瞻、子由说书法、诗词、文章,在《调换的贵女》里,她也曾读书识字,也有自己的见地,这次交谈,令各自心头恍有所悟。

皇祐二年腊月十六,琬琰在峨眉山栖霞观拜师出家,栖霞观主赐其道号“琬琰”,待他诵着“怀琬琰之华英”时,琬琰面露讶色。

旁边一个女冠道:“吾之道号为华英,你是师父的二弟子,就当为琬琰。”

她本来的名字就叫琬琰。

琬琰在栖霞观住下来,同样是习武、练字、写话本子,从人物传到小说,再到金庸大师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因原就是别人的小说,这次用的作者名“金庸先生”,写了一个恩怨交织,爱恨分明的江湖世界。

琬琰出品,再次在巴蜀之地引起轰动,只是她整理完这套书稿就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再配上了自己亲自绘制的人物插图。

这次换了一家书坊,不是李记,而是张记书坊,武侠小说上市很受欢迎。

琬琰又写了一部名为《种田记》的小说:一个家道中落的少年,因为祖父获罪,家产收没,只守着祖上留下的祭田过活。为了让弟弟妹妹们吃饱穿暖,决定做一个优秀的农夫。

她一面在观里种田,一面写《种田记》,这是男主人公种田,也是她在种田的过程,上头写了不少种田的经验与方法,绝对是一本最科学的种田实录,甚至还在小说里穿插里了少年如何改进农具,先是犁头,再是锄头、镰刀等。

这些农具的插图也被她亲自绘制出来,还刻成了雕版,这次她打算继续用“西斋居士”的笔名发布小说,准备写三十回,分为十册,从农具到石磨,生活中用到的工具,能改进的,全被她改进了一个遍。

因她的《苏小妹传》、《世家荣耀》,西斋居士在巴蜀已小有名气的才子、名士,有人说西斋是个老头儿,有人说是一个翩翩青年儒生,众说纷纭。

而现下,琬琰一袭道袍,与华英师姐同时出现在成都府李记书坊前,拿了一张盖有“西斋先生”的印鉴,“我们来送书稿,找你们管事商议。”

掌柜的扫了眼纸上的印鉴,能握这印鉴的人,必与西斋居士相熟,“二位道长请,管事稍后便到。”

琬琰与华英在二楼稍坐半个时辰。

过了良久,一个中年男子到来。

琬琰从包袱里拿出三本书稿,“这次的插图已经有了雕版,《种田记》的话本子,再加西斋先生倾尽数年改进的农具,这些农具都是实打实能运用农事生产之物,相较以前的农具,更适用、轻巧、耐用,乃是造福于民的大事。

你们可以裁剪好纸张,我将雕版借与你们印制新式犁、锄等农具的插图,两日后,我过来取雕版,在你们选好的雕版上,我可以选择一部分加盖我的印鉴。”

管事大喜,加盖了“西斋居士”后,那书籍就能升值。

“多谢二位道长信赖,我现在安排人手印制插图。”

琬琰从包袱里取出几块插图雕刻版,“能先付部分稿资否?我们出来得急,身上未带银钱。”

管事想了片刻,将身上的银票拿出来,“二百两可够?”

“够了,两日后先付我们一半稿资,这次的《种田记》拢共三十章回,有十册,每章回字数依旧是六千至六百五百字之间。”

“我会备好稿资。”

《自尤》苏八娘8

合作次数已多,两人离开李记书坊,寻了一处僻静的客栈入住,在成都府转了两日,采买了布料、笔墨纸张等物,又租了客栈的一间屋子装东西,只待过几日栖霞观的师姐妹到了,便一并装上马车运回去。

两日后,琬琰与华英再去,拿了印鉴在一撂撂的插图上印上“西斋居士”的印鉴,每种插图只挑了五百张加盖印鉴,前面三册拢共有六张插图,也就是说有六张改进的农具图纸。

一个时辰加盖完成后,琬琰收了印鉴。

管事笑容灿烂,“二位道长,稿资已经备好,这次是二千两银子,待十册全部印制完成,后面还有稿资。”

琬琰收了银票,“后面的书稿,每个月送一册过来,我会在书稿上加盖我的印鉴。”

闲聊了几句,琬琰收回雕刻版,与华英离开书坊。

待回到客栈时,栖霞观的师姐妹已经到了,正有人往车上搬布料、笔墨纸张、盐巴、调料等物。

琬琰得了银子,与苏老泉寄了五百两回去贴补家用,有她置下的三处田庄,再有她买的客栈,写的《苏氏菜谱》,程夫人在眉州城开了一家“东坡酒楼”,用的全是菜谱上的菜式,教会的厨子是苏家家奴、忠仆,在眉州城的生意颇是不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