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书铺也不少,情话本子也早就传遍了。
既然如此,故事的版权为什麽不拿来赚钱,何况常家书香世家,最不缺笔墨功夫。他们甚至可以暗示有内幕信息,出独家话本。
虽说宫中还未下旨意,可许明霁清楚知道王玚已经在整备行囊,不若借此东风,将不离不弃生死与共的爱恋推向高潮。
大家越关注,自然可以叫价的空间更大。当所有人都觉得有利可图时,他们就带着商业计划搞融资。想来分一杯羹,可以,先投钱後分红。
“事不宜迟,找常子乐去。”
许明霁拉住姜序,说:“这件事可行,但你得留在京城,大後方总要有自己人,保证钱财物资不断。”
姜序还想说些什麽,被来人打断。
“哦?许兄又有何生财妙计?快说与我听听!”
常子乐刚听小厮来报,许明霁来找姜序,他速速应付完劝自己多放点心思在考学入仕上的大哥後,就马不停蹄赶来凤山阁。
可不能让王玚挖角,把姜序带到南江去,常子乐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人形算盘了。
许明霁和姜序对上视线,说曹操曹操到。
“常兄,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许明霁上前勾肩搭背,把常子乐带到太师椅坐下,“近来可曾去茶楼听过戏……”
姜序倒杯茶水端过来,站在常子乐的另一边,不时附和。
一左一右两个人把常子乐说得心动不已,他怎麽就没想到还有“版权”这种说法。
若说书生清高,不愿写些情情爱爱的俗文,这在盛世尚且需要忧虑,但如今柴米油盐哪个不金贵,街头代笔墨的学子也不少见。
再不济,也有笔名,还可佚名。
文人着书大多为抒发志向,所获也不过是些润笔费。可若常家开书铺,广收天下书稿,一方面给许多入仕无望的书生一条谋生的道路,赚爱才美名,另一方面书稿再编成故事卖到千家万户,这是笔不少银子的买卖。
王玚和许明霁二人又正是坊间津津乐道的对象,不怕卖不出好价。
“常兄以为如何?”
“妙!”
“不过。”许明霁好处说尽,停下来抿一口茶。看向窗外的秋桂,星星点点,缀在枝头甚是精巧。
“阿明有何顾虑,不妨直说。”
姜序接过话茬,“将王公子和阿明的情爱写作话本,这稿酬多少适宜?”
“只要是和我家公子有关的,全部要给名誉费,也就是说盈馀全归我们。”
狮子这嘴也太大了,常子乐莫名觉得这买卖自己赚不了几个钱。
“不妥。”姜序说这不合常理。
许明霁寸步不让,两人你来我往打太极。
常子乐向姜序投来赞赏的目光,他以为姜序已经在为书铺着想,但实际上,只是两人准备联手擡价。
“你六我四。”
“免谈。”
“你七我三。”
“一分不让。”
“从商怎能分文赚尽。”
“我和我家公子便宜不卖。”
“你八我二,不再议。”
“不谈拉倒。”
“只要同王公子相关的盈利?”
“对,不干涉书铺其馀。”
“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