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农女双的种田悠闲生活作者陆成风 > 第339章 合伙(第1页)

第339章 合伙(第1页)

堂屋里,茶香袅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颜氏身上,等着她口中那个“初步的想法”。

颜氏却笑着将目光转向了坐在小马扎上、正捧着杯子小口喝水的小孙女,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信任与纵容:“这具体的章程啊,还得让咱们家的小军师来说。玉儿,来,把你跟你阿爷、爹他们商量的,跟你几位舅舅说道说道,免得阿奶说岔了。”

刘家四兄弟都愣住了,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错愕。让一个四岁半的奶娃娃说章程?这……莫不是在开玩笑?

舒玉放下杯子,用小袖子擦了擦嘴角并不存在的水渍,挺直了小腰板。她知道,这是阿奶在给她树立威信,也是在告诉刘家舅舅们,这个提议并非长辈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虽然思考的人是她这个豆丁)。

她抬起小脸,乌溜溜的大眼睛扫过四位面带期盼又有些紧张的舅舅,奶声奶气地开口,说出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大舅舅,二舅舅,三舅舅,四舅舅,阿奶说咱们是一家人,有好事情,当然要一起做。我和阿爷、爹他们商量了,做点小生意。”

“合伙?做生意?”

刘家四兄弟异口同声,脸上写满了错愕。他们预想过很多种可能——或许是看在秀芝的面子上,在铺子里给他们安排个管事、护卫或者伙计的职位,拿一份安稳的月钱。却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合伙做生意”!这完全出了他们的预期!杨家这是要拉拔他们,而且是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来拉拔!

老大刘平最先反应过来,他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紧:“玉……玉丫头,你说合伙做生意?这……这怎么个合伙法?我们兄弟……我们除了走镖,别的也不会啊……”

“不会可以学呀,”

舒玉眨巴着大眼睛,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讨论今天吃什么,“就像福州来的林伯伯,还有县里的齐伯伯,他们也都是跟我们合伙呀。我们家出方子,出一些关键的……嗯,窍门,他们出本钱,出人手去经营,赚了钱大家一起分。”

她这话说得简单直白,却瞬间在刘家兄弟心里投下了一块巨石!和林文敬、齐万年那样的大商贾一样的合伙方式?!那可是动辄几千上万两银子的大买卖!他们刘家何德何能?

老三刘喜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老四刘乐更是激动得手都有些抖。老二刘安眼神闪烁,脑子里已经开始飞快地盘算这其中的巨大利益和可能性。

刘平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看向舒玉,眼神里已经带上了前所未有的郑重:“玉丫头,你的意思……舅舅明白了。只是,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生意?我们兄弟……我们能做什么?”

舒玉伸出两根肉乎乎的手指,像个小神棍似的,不慌不忙地说道:“眼下有两个路子,舅舅们可以听听看,看哪个更合心意。”

“这第一个嘛,”她晃了晃第一根手指,“是办个纸坊。”

“纸坊?”刘家兄弟面面相觑,造纸?这可是技术活,他们一窍不通啊!

“对,纸坊。”

舒玉点点头,开始描绘蓝图,“咱们不光造那些读书人用的昂贵宣纸,还要造咱们老百姓日常用得起的,比如……嗯,比如更柔软、吸水性好的草纸(卫生纸),或者结实耐用的包装纸。这东西用量大,不愁卖。

我们家呢,出方子和后续的研改良,占五成股。舅舅们主要负责建作坊、招人手、管生产、盯质量、跑销售,占三成股。另外,还得拉上王伯伯家,他们主要提供一些……嗯,官面上的庇护,还有一部分销售的门路,占两成股。”

她顿了顿,补充道:“两成股看着多,可王家在官面上有人脉,有他们参与,很多麻烦事就好办多了。而且娴月楼和咱们家其他生意,以后用纸的地方也多,销路不愁。”

造纸?!刘家兄弟听得眼睛都直了!纸可是金贵东西,读书人离不开,衙门、商铺用量也大!而且杨家出技术,王家保驾护航还包一部分销售,他们刘家主要出力管理,就能占三成股!这条件,简直是优厚得不能再优厚了!

“那……第二个路子呢?”刘安迫不及待地问,声音都有些颤。

舒玉晃了晃第二根手指:“第二个,就是负责咱家现在那个陶窑烧出来的东西的销售。”

这个刘家兄弟倒是能立刻理解。杨家有个窑场,他们是知道的,烧些青砖、瓦罐、陶盆什么的。

舒玉继续道:“咱们家在的窑现在主要烧青砖和普通的碗碟盆罐。舅舅们可以成立一个商队,专门负责把这些砖瓦陶器,卖到更远的州府去,比如北边的草原部落,听说他们很喜欢咱们的陶罐换皮毛。我们家管生产,占五成股。舅舅们负责组建商队、打通销路、运输售卖,占四成股。同样,王家也需要占一成的干股,主要还是借重王伯伯的官面关系,确保商路畅通,少些盘剥刁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方案,等于是把窑场的销售渠道完全交给了刘家,利润空间显然更大。而且组建商队,行销远方,这路子听起来更对刘家兄弟的胃口!他们本就是走镖的,熟悉道路,也认得些三教九流的人,干这个可谓轻车熟路!

两个选择,一个看似更“文气”,扎根一地,细水长流;一个更“江湖”,奔波在外,收益可能更大但也更辛苦风险更高。

刘家兄弟顿时陷入了沉思,脸上都露出了纠结之色。就连一向最有主意的刘平,也皱紧了眉头,一时难以决断。纸坊听起来安稳,背靠大树好乘凉,但自家只占三成股。销售陶器自家占股多,利润高,而且走南闯北他们也算熟门熟路,可毕竟辛苦,也有风险。

刘平看了看弟弟们,见他们也都是一脸犹豫,便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舒玉那粉雕玉琢的小脸上。不知为何,他觉得这小人儿虽然年纪小,但说出来的话却总有种让人信服的力量。他放柔了声音,带着几分请教的意思问道:

“玉丫头,这两个主意……都太好了!舅舅们一时还真有点挑花眼了。你……你觉得哪个更好些?”

舒玉歪着小脑袋,啃着手指想了想,然后露出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脆生生地道:

“都好呀!纸坊呢,就像家里养了只会一直下蛋的母鸡,细水长流。卖陶器呢,就像进山打猎,可能一次逮个大的,也可能空手而归,就看舅舅们是喜欢稳稳当当地收鸡蛋,还是喜欢进山搏一把啦!”

她这比喻生动又贴切,把众人都逗笑了,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也轻松了不少。

杨老爹适时地开口,声音嘶哑却带着安抚的力量:“不着急。这事关几位贤侄的前程,得想清楚了。你们一路奔波也累了,先去歇歇脚,洗把脸,换身爽利衣裳。大川,带你几位舅哥去你院里安顿一下。等吃过晌午饭,咱们再细聊。”

“对对对,先歇歇,吃饭最大!”颜氏也连忙招呼,“灶上饭食正准备着呢,一会儿就开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