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立一个基金会,帮助事实上没有被好好抚养的孩子长大;”
“如果……我有幸可以功成名就。”裴春之小声说,“我还希望可以参与法律编撰,或者制度完善,我想给中国亲子关系,一个更好的制度。最起码,可以给那些被家暴丶被放弃的孩子一个出路。”
崔印月许久没有说话,裴春之小心翼翼地看向她,餐厅的灯很暗,她怀疑自己眼花了,因为崔印月的眼角,仿佛有隐约的泪光。
“你才十四岁。”崔印月终于开口道。
“小春,你有大好前程。”
*
六月底,中考出分。
裴春之一直在忙着完善《楼上那个一直哭的孩子》,这本书说是她呕心沥血的作品,一点也不夸张。
在这本书里,她书写了七个孩子,全方面地了解他们的家庭丶父母丶疼痛丶幸福。
每个孩子,她都用一卷来描绘记录。其中,第二卷的主人公是沈星映;她自己的故事,则构成了这本书的最後一卷。
这本书里的每个孩子都使用了化名,裴春之给第七卷的她自己化名为“草莓”,没有暴露最後一卷原型是她本人的事实。
因为,她笔下的“草莓”,度过的是前世的她的人生。
四岁被丢给乡下的外婆,十二岁回到城镇,经历不咸不淡的排挤,升入初中,年级第一,却一直被嘲笑体型……十五岁,父母离异翻脸,没有人要她。
裴春之已经很少想起过去的事了,那张断绝亲子关系书一直贴在她的桌前,每当她情绪不好的时候,她就擡头看看这个。
总有人在尝试提醒她:法律意义上没有绝对的断亲,这张证明没有用——怎麽没用?这不是对保持心情愉快很有帮助吗?
这个暑假,裴春之一直保持着健康的作息,早起,跑步,收拾家务,写作,学习竞赛……中考分数出分的号角是从丁零当啷的手机消息开始的,裴春之打开手机,发现班级群全是活人。
大家都兴奋地问来问去:你中考考了多少分?
因为莲少班的全员保送,班上几乎没有什麽竞争性,中考也不意味任何东西,所以大家问得更加毫无心理负担。
更别提还有胆子大的男生大大咧咧地在群里晒成绩:200分,原来他中考是去整活了,千辛万苦地控分,就为了这个时候搏大家一笑。
裴春之一边划拉着群里消息,一边登陆考试网,输入考号。
群里已经有人在喊她了。
“裴神,中考多少分啊?”
“裴神肯定上七百分了吧。”
“那不一定,别给人家戴高帽嘛,小春一直在搞竞赛,中考随便考考的啦。”
裴春之按下了“查询”键。
群里还在愉快地聊天。
“好多学校已经在发喜报了,莲池一中尖子班均分682。”
“最高分多少?”
“不知道,莲池一中最高分708,但喜报没有宣传是状元。”
“那状元在哪个学校?”
“跟我们肯定没啥关系,我们全班真的有一个人认真备战中考了吗?”
“不是不想学,是哥们真的不想背政治。”
“【裴春之】:720够高吗?”
“?卧槽,这个逆天了啊。”
“这是哪个学校最高分?裴神说话怎麽光拉屎不带纸。”
裴春之犹豫了一下怎麽说会显得不那麽像装逼犯,最终发现无解——有些东西,只要把它摆出来,别人就会觉得你在装逼。
“【裴春之】:是我的分数【猫咪卖萌表情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