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是在集训队里再次进行选拔,然後代表中国,去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这也差不多是未成年学生能拿到的最高荣誉。不过,好笑的是,一般来说国际奥林匹克的比赛难度,甚至比不上中国赛区的难度。
裴春之说:“我并不觉得累,但是有时候会有点惶然。”
“惶然?”
“惶恐终日,觉得相较于你们的痛苦,我的成功来得太轻松。物理就这样给我荣耀,反而让我觉得危险的东西还在後面。”裴春之低下头踢石子。
童翰哲叹一口气道:“就像我学理论力学觉得已经难得没边了,结果广义相对论又给了我一棒子——话说,学妹对未来有什麽打算?走学术吗?你看起来很适合搞学术。”
“也许。”裴春之含糊道,“走一步看一步就很好。”
手机铃声响起,裴春之向童翰哲打声招呼,钻到旁边没人的地方拿出手机,是沈星映。
数学决赛十一月中旬进行,他们目前还在紧张地备赛。电话一接通,沈星映的声音如一串长笛的音调,以约德尔歌咏般的方式激昂地说:“裴春之,我看到名单了,你是第一名,你进集训队了,你可以保送,可以进国家队,可以去亚洲奥林匹克丶国际奥林匹克了!”
裴春之把手机拿远了一点保护耳朵,沈星映又说:“我已经尽可能地想象你的能力……显然还是不够,远远不够。我太高兴了,妈妈和爸爸也都知道了,外公让我立刻给你打电话——差点忘记说了,就是外公最先查到的消息。”
“我外公当过省赛奥数教练,出过CMO江海赛区的题目,他给不知道多少学生查过分丶蹲过名单了——可是即使这样,他也说你是他最骄傲的学生,甚至不是我这个外孙!”沈星映全然愉悦地说,他说话飞快,情绪高昂。
“最骄傲的学生。”裴春之喃喃道,她握紧手机,千言万语,最终缓缓地说:“你可以告诉崔老师,他也是我最感谢的老师之一。”
沈星映笑起来:“我会帮你把‘之一’两个字隐藏的,省的他这麽大年纪了还要吃醋。”
*
比赛期间,裴春之的小说《早说了物理学能当饭吃》停更了一天。
考试当天从早考到晚,光吃饭睡觉都感觉被抽干了力气,她觉得自己理由充分。
这时,书已经连载了一个半月,大约四十章出头,靠着开书不久登上打赏榜,她积累了不少读者。裴春之写完《大灾变》後,对于操控网文节奏和叙事已驾轻就熟,许多人只是好奇点进来,没看几章就深深地陷了进去。
很不巧的是,她停更前一天恰好写到主角邓嘉石决定第一次祭出未来物理学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她宣布第二天请假,评论区一片哀嚎,有叫嚣着要寄刀片的,有捶胸顿足人身攻击作者的,还有对作者过分关心,猜测作者是不是大学生期中周的。
然而,裴春之又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告诉莲少班的乐子人们她的写文马甲实属史诗级决策灾难,整个莲少班都热心帮裴春之在评论区监视中。裴春之想起来去评论区看看的时候,整个评论区已经差不多沦为莲少班的炫耀大会。
到处都是一个路人读者发出好奇:“作者到底要参加什麽重要大会?”随後,大量莲少班同学回复路人:“天机不可泄露”丶“我只能说作者是神”丶“如果你知道作者去参加什麽你一定会原谅她请假的”……总之,莲少班的幼稚鬼们成功把“爱炫耀的谜语人”人设贯彻到底。
一整套链式反应就此诞生。大批纯正的路人读者大吃一惊,却不是因为莲少班知情人对比赛的遮遮掩掩,而是对人称上。
“她?!”
“无涯是女作者?!”
“不是,无涯居然是女作者?!”
“这麽理工,这麽硬核的书,竟然是女作者写的?【滑稽】【滑稽】真没有瞧不起女作者的意思,但是真没想到啊!”
“所以无涯到底去参加什麽大会去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莲少班学生回复道:“我只能透露……不久後,也许你们能在一些官方通报或者新闻上看到她。”
“卧槽!”
评论区再次炸锅,裴春之确认莲少班没有人直接把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最後底裤给扒下来後,就不再关注评论区。然而,评论区的讨论远远没有平息,裴春之也远远低估了她的读者的文化水平,各路大佬纷纷现身,开始揣测“无涯到底去参加了什麽比赛”。
有人说无涯很有可能是在读哲学研究生丶博士或者青年教师,恰逢十月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很有可能忙科研去了;也有人说最近正好是全国物理竞赛决赛时间,然而这个正确答案立刻被群嘲了,不少人现身反驳,首先不相信无涯能在备战竞赛的强度下写小说,其次不相信作者还在上高中,最後列举数据,CPho几乎没几个女生参赛——于是正确答案被水灵灵地排除了。
最後,一个读者悠悠然道:
“我觉得无涯很有可能是科学哲学的相关从业者,以其文笔之老辣丶古希腊哲学之深入关切丶兼之近现代科学研究融合,我倾向于这一观点。最重要的是,据我所知,这几天正好国际上有大型科学哲学学术论坛举办,中国不少教授都受邀前往。而且,无论是科学哲学教授还是这个领域下学者带的学生,男女比例都是比较均衡的……从无涯是女性这个信息点来看,科学哲学学者最有可能。”
顾榕看到评论区这条评论,转手发到了裴春之小窗,并配文:
“从无涯是裴春之这个信息点来看,全国物理竞赛总决赛全国第一是最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