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捋着胡须,故意在院中踱步,声音不高不低,却字字清晰传入岳不群耳中:“唉,华山派啊华山派,莫非真是所托非人?竟让一个武功垫底的家伙担当未来掌门,老夫这双招子,怕是老眼昏花,选错了人哟!”言语间,满是促狭与试探。
岳不群每每闻听,面上只能装作云淡风轻,恍若未闻,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这时,宁师妹总会像护雏的鸟儿般,立刻跳出来为师兄打抱不平。
她跑到父亲面前,跺脚嗔道:“爹爹!您怎能这般说师兄?我的内力深厚就远不及师兄精纯!至于其他方面……”
她秀眉微蹙,努力思索着师兄的强项,“其他方面……嗯,至少师兄做的饭菜比您好吃多了!香得很呢!”
听到师妹这番“仗义执言”的维护,岳不群真是哭笑不得,欲哭无泪。
他暗自腹诽:“穿越一场,老天爷只给了我快修炼内功这点便利,却吝啬地没附赠‘过目不忘’的本事。如今连那些重要的‘剧情’都模糊了大半。”
转念一想,他又释然,“不过,眼下这局面,早已被我改得面目全非,记不记得原剧情,似乎也无关紧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天,师父宁清林再次应嵩山掌门李贺云之邀,前往嵩山派驻地,与少林方正大师等各派掌门商议围攻黑木崖的最终方略。
事关重大,密议持续了整整一日。
直到暮色四合,残阳如血,师父才风尘仆仆地赶回华山派落脚的小院。
他神色凝重,一进门便沉声宣布:“出的日子定下了,就在十日后!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他目光扫过岳不群与宁师妹,语重心长地吩咐:“不群,你立刻去通知王景他们所有华山弟子。接下来的两日,你二人需带领他们加紧演练合击阵型!需谨记,在大规模混战之中,除非是绝顶高手或一流强者能纵横捭阖,否则个人武勇,远不及彼此间心意相通、默契无间的配合来得重要!”他伸出两根手指,用力在空中点了点,强调配合的关键。
岳不群与宁师妹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同时肃然点头应道:“是,师父!弟子明白。”
岳不群不敢耽搁,当即带着宁师妹前往华山弟子们练功的场地。
远远地,便听到金铁交鸣与呼喝之声。
走近一看,只见以王景为的十余名华山精英弟子,正分成数队,热火朝天地演练着对敌的攻防阵型。
他们进退有序,攻守兼备。
一人出剑疾刺,侧翼同伴立刻默契地封挡可能袭来的攻击;后方之人则蓄势待,随时准备策应或突袭。
剑光霍霍,人影翻飞,配合竟已十分娴熟流畅,显是下了苦功。
岳不群心中暗赞:“郭老精心挑选的弟子,果然个个都是好苗子,训练有素!”
眼尖的王景瞥见岳不群和宁师妹的身影,立刻高喊一声:“停!”众弟子闻令,齐刷刷收剑肃立,动作干净利落。
王景快步上前,抱拳行礼:“见过岳师兄,宁师姐!不知师兄师姐亲临,有何吩咐?”
岳不群颔回礼,朗声道:“师父让我来告知诸位,十日后,我们便要启程,兵黑木崖!师父本意是让我来督促大家加紧演练配合,不过看诸位如此勤勉,倒显得我有些多此一举了。”他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
王景闻言,挺直腰板,声音洪亮地回应:“请岳师兄放心!我等日夜苦练,从未懈怠,随时可拔剑迎敌,绝不敢堕了华山威名!”
“好!有这份心气便好。”岳不群赞道,随即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弟子,“大战在即,分秒必争。诸位在练功时,可有什么疑难困惑之处?我与师妹在此,正好为大家解惑答疑。这十日,务必竭尽全力提升实力,须知黑木崖一战,绝非儿戏,必是凶险万分!”
王景等人闻言,脸上皆露出喜色,深知这是难得的请教良机。
他们也不客套,立刻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将平日练剑时遇到的滞涩、内功运转中偶有的不畅之处,一一向岳不群和宁师妹请教。
岳不群与宁师妹也毫无保留,耐心细致地解答,从剑招的细微变化、劲力运用的窍门,到内息搬运的关窍、如何避免岔气走偏,都讲解得深入浅出。
为了让众人理解得更加透彻,两人还不时亲自下场演练。
岳不群演示“太岳三青峰”的沉稳厚重与变招之妙;宁师妹则展示“玉女剑法”的轻灵迅捷与“独孤九剑”料敌机先的神韵。
场中剑光缭绕,人影翩跹,引得众弟子阵阵喝彩,看得如痴如醉。
夕阳缓缓沉入西山,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余晖洒在每个人汗湿的脸庞和闪亮的剑刃上。
然而,无人提醒天色已晚。
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师兄师姐传授的精要。
他们心中清楚,十日后踏上的,很可能是一条不归路。
但此刻,每一双年轻的眼睛里,没有畏惧,只有一往无前的坚定与对提升实力的渴望。
这份沉默的执着,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悲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