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来人报出名号——“日月神教教主,东方白,依拜帖前来拜山!“——几人瞬间如遭雷击,全都呆立当场,脸上的表情精彩至极,混杂着惊愕、怀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他……他就是东方白?“
“如此年轻?看着……还没我大师兄年纪大吧?“
“魔教教主?就这?任老教主何等威势……这年轻人,怕是……“
“啧,孤身一人?真当武当是自家后院了?不知死活……“
窃窃私语虽低,却逃不过东方白敏锐的耳朵。
他面色平静无波,对这些小角色的轻视置若罔闻。
蝼蚁之见,何须挂怀?
不多时,得了通报的冲安道长亲自迎至山门。
他一身整洁道袍,面容肃穆,稽为礼:“无量天尊。东方教主远来辛苦,贫道冲安,奉掌门师兄及诸位长老之命,在此恭迎。教主,请。“
语气平和,礼数周全,挑不出半点毛病,却也带着名门正派固有的疏离矜持。
东方白微微颔,并未言语,随在冲安身侧,拾级而上。
沿途松柏苍翠,云雾缭绕,仙家气象扑面而来。
行至半山腰,一汪清澈见底的碧水潭出现在路旁。
潭边立着一块古朴石碑,上书三个遒劲大字——解剑池!
池边石台上,已摆放着数柄形制各异的刀剑,皆是此前登山者所留。
冲安停下脚步,转向东方白,指着那解剑池,声音沉稳,言有所指:“东方教主,此地便是解剑池。此乃江湖同道抬爱,感念我武当祖师三丰真人德泽,百余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凡诚心登山拜谒或论道者,无论身份高低,皆会于此解下随身兵刃,暂寄池畔,以示对武当、对先贤的敬意,亦显光明磊落,免生无谓干戈。不知东方教主今日,是愿遵循此古礼,解剑上山?还是……“
他话语未尽,但其中含义,不言而喻——解剑,尚有转圜余地;持剑硬闯,便是不死不休!
气氛,在这一刻陡然凝滞。
山风掠过池水,带起细微涟漪,也拂动着两人的衣袂。
冲安的目光,紧紧锁在东方白腰间那柄古朴长剑之上。
东方白停下脚步,目光扫过那清澈的池水,又缓缓掠过那块历经风雨、字迹却依旧清晰的石碑。
他唇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似笑非笑,声音清朗,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武当弟子耳中:“冲安道长此言,恐怕未尽其实吧?“
他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石碑,看到了百年前的景象:“若我所闻不差,此之举,根源乃在百年前,江湖群雄出于对贵派开山祖师——太极宗师张三丰真人武道通玄、德高望重的由衷敬仰,方自行立下的规矩。此乃后辈,对先贤巨擘的一份心意。“
他一边说着,一边已干脆利落地解下了腰间的佩剑。
动作从容,姿态优雅,丝毫不见勉强。
长剑离手,被他稳稳地放置在解剑池畔一块光滑的青石之上,出一声轻微的脆响。
“东方白,亦是江湖后辈。“
他抬眼,目光清澈,直视冲安,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傲然,“对创下太极拳,开宗立派,泽被后世武林的张真人,自然也心存敬仰。今日解剑,非是畏惧你武当今日之威名……“
他微微一顿,红袍在风中轻扬,留下最后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清晰地回荡在静谧的山林间:
“……而是东方白,敬他老人家昔日的煌煌功业!敬那位……真正的武道大宗师!“
言罢,他不再看那解剑池,也无视了周遭武当弟子们脸上变幻的神情,负手于后,红衣如焰,沿着蜿蜒的石阶,继续向上行去。
步履从容,仿佛卸下的并非兵刃,而是一份无关紧要的负累。
冲安看着那置于青石上的长剑,又望向东方白挺拔孤绝、渐行渐远的红色背影,眼神复杂难明。
此子……果然非同凡响!
喜欢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请大家收藏:dududu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