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离开
看着林晚星一天天沉静下去,甚至带着点刻意维持的丶不自然的疏离,苏念辰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个“前男友”的阴影,在她看来,如同厚重的乌云,彻底笼罩了她记忆里那个会在深夜天台露出一点点小得意丶眼神里有倔强火苗的林晚星。她的小太阳,似乎被这场失恋彻底浇熄了光芒,变得如此脆弱易碎。
这个认知让她感到无力和些许烦躁。她很想做点什麽,把那个神采奕奕的林晚星找回来,却又不知从何下手。
直到某天夜里,她看着窗外零星的灯火,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她所以为的那个“林晚星”,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她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
她想起她们互通的那三四封信。信纸上的文字,总是分享着细微的快乐,隐匿了大部分的苦涩。林晚星给她看的,是努力过滤掉阴霾後的丶最明亮的一面。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只展示着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回避了那些同样存在的焦虑和疲惫。
原来,她的小太阳,或许更像是一只萤火虫。在属于她们的丶短暂的深夜时分,努力地丶专注地,为她亮起那一小团柔和的光,展示着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而当白昼(或者说,当现实琐碎的共同生活)来临,那光芒便会隐去,露出其本身或许也同样脆弱丶需要隐藏的真实躯壳。
她从未真正认识过完整的林晚星。她爱着的丶珍惜的,是那个特定环境下丶特定关系中的“萤火虫”之光。这个发现让苏念辰感到一阵羞愧。她口口声声说着要对她好一点,可连对方正在经历怎样的情感风暴都後知後觉,甚至需要靠陈静的转述才知道那个“前男友”的存在。
“我是不是……也和那个可恶的前男友一样,疏忽了她的感受?”这个念头让她心惊。她回想起同居以来的种种,自己是否也因为学业和社团的忙碌,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林晚星默默的付出——那些取回的外卖,晾好的衣服,甚至偶尔拯救她们肠胃的小竈——却很少真正去探究她沉默背後的情绪,去了解她在这个城市丶这个“家”里的真实处境?
那个“要对她更好”的决心,似乎只停留在情绪层面,一旦被现实的压力裹挟,就被轻易地抛诸脑後。直到问题出现,才匆忙补救。
时光荏苒,从林晚星大一到如今快大三,这间三人小屋竟然也跌跌撞撞走过了近两年。苏念辰保研本校几乎已成定局,而林晚星,也到了必须思考未来出路的关键时刻——考研,还是考公?
苏念辰环顾着这个并不算宽敞,却承载了无数记忆的出租房。她想起当初和陈静一起看房时的犹豫和期待;想起收到林晚星录取喜讯时,三人对着手机屏幕欢呼雀跃的样子;想起她们对着厨房竈台发愁,最後总是依赖着似乎在家学过一点厨艺的林晚星来“拯救”她们的晚餐……那些混乱的丶温暖的丶带着烟火气的片段,如同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
一种强烈的丶带着伤感的预感冒了出来:这个三人小屋,恐怕真的要走到尽头了。
等她保研落定,林晚星考研结束,无论结果如何,她们都该各自奔赴下一段旅程,这间房子的租约,也自然到了解散的时候。
想到这里,一股强烈的不舍攫住了苏念辰。她甚至産生了一个自私的丶未曾说出口的念头:要是晚星考研,能考上我这所大学,该多好。
那样,她或许就不用考虑外保,可以继续留在熟悉的城市,她们还能拥有更多共处的时光。她还能有机会,去真正认识那个完整的林晚星,去弥补那些因疏忽而造成的隔阂,去守护那只萤火虫,让她不必总是独自在黑暗中努力发光。
然而,她也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未来的路,终究要由林晚星自己去选择。她们这艘偶然同舟共济的小船,经历了风雨,也见过了霓虹,终于还是要在下一个渡口,各自扬帆了。这份认知,让剩馀的共处时光,莫名地染上了一层珍惜与怅惘交织的复杂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