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过多
苏念辰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轻轻关上门,背靠着门板缓缓滑坐在地上。窗外阳光明媚,她的内心却如同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海啸,久久无法平静。
以前好好的妹妹……什麽时候藏着这麽一个惊天大地的消息呢?
这个疑问反复锤击着她的认知。她开始像倒放胶片一样,疯狂地回溯与林晚星相识以来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出究竟是哪一步走错了,让这段原本可以像亲人般纯粹丶牢固的关系,悄然变质,染上了她从未预料到的丶名为“爱情”的易碎色彩。
她想起那个天台初遇的夜晚,霓虹闪烁,两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彼此靠近,那份温暖是那麽干净,不掺任何杂质。她珍视那份夜空下的依偎,认为那是超越寻常友谊的丶洁白无瑕的联结。这样的关系,不应该,也不能够,被世俗易碎的爱情所玷污丶所拖累。她几乎本能地抗拒着这种转变。
然而,另一个声音也在内心深处拷问她:你自己呢?苏念辰,你能够回应这份情感吗?
她开始审视自己。她发现,自己所有对林晚星的关心丶呵护丶乃至那份强烈的“想要她留在身边”的意愿,剥开“姐姐”的外衣,底下何尝不是充斥着个人的私欲?
——她贪恋林晚星带给她的安心感,习惯了她无条件的陪伴,希望她永远站在自己这一边,成为她混乱世界里一个恒定不变的坐标。
这种自私,在与前男友的对比中显得尤为清晰。当她抱怨男友时,陈静会理性分析,劝她客观看待。而林晚星,那个“傻瓜”,从来都是毫不犹豫丶旗帜鲜明地维护她,仿佛她苏念辰就是绝对的正确。
不是说距离産生美吗?
苏念辰困惑地想着。
怎麽我们离得越近,住到同一个屋檐下,看尽了彼此最不堪丶最狼狈的样子,你反而……喜欢得越紧了呢?
她无法理解。在她被灌输的认知里,爱情需要距离感,需要展示完美的一面。就像她和学长,始于对彼此优点的欣赏,最後却败给了近距离看到的缺点和日常的琐碎消耗。“当恋人的话,得用自己完美的一面去对待对方,不然会越走越散的。”这套逻辑在她心里根深蒂固。
而林晚星,早就看透了她所有的“不完美”——她的焦虑丶她的懦弱丶她在家庭压力下的自卑与内耗丶她在感情中的自私与计算……她所有的丑态,在林晚星面前都无所遁形。
这样的我,有什麽值得被喜欢的呢?
又或者……真正的喜欢,难道是可以包容这一切的吗?
苏念辰的脑子乱成一团。她对林晚星的情感,复杂地交织着保护欲丶占有欲丶深厚的依赖以及一种她不敢深究的丶或许早已超越友谊的亲近。她无法立刻厘清,更无法轻易给出答案。
窗外的喧嚣与室内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那个她以为熟悉无比的“妹妹”,和她自以为掌控良好的关系,在这一刻,彻底脱离了既定的轨道,驶向了一片充满迷雾丶让她感到陌生又心慌的未知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