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老板尴尬地笑了笑:“我是个粗人,不识几个字,秀才大人这不是让我难堪嘛。”
书生连忙赔礼,接着说:“那写信的是我父亲的堂兄,姓吴名大胖,居于兴隆府城内。”
话音刚落,他将信纸叠好,仔细地纳入信封,然后抬头询问茶馆老板:“老板可知我这位伯父否?”
茶馆老板搔了搔头:“我确实认识一个姓吴的,但他的名讳并非吴大胖。”
书生略带忧郁地低语:“那位店家所提及的,想必并非我欲寻之良朋。”
茶摊主人见状,心生怜悯:“贵伯父从事何业?若能详述,或许我能助你一臂之力,为你打探一二。”
“家伯以茶叶为生,膝下仅有一女。”
话音刚落,茶摊主人露出了然的笑容:“我已知你所指何人!你伯父并非名吴大胖,而是吴志军。他茶叶之道颇为精通,可惜前年不幸病逝。如今,家业全由其女继承。”
书生一时愣神:“竟然仙逝了?那……我那妹妹独自支撑家业,岂不倍感艰辛?”
茶摊主人轻叹一口气:“确实如此!孤身女子掌管偌大产业,起初定是艰难。然而,现下已无妨碍——吴家女儿已嫁入威武将军府,成为其二夫人,谁敢再对她不利?”
书生从怀中取出一柄绘有山水之美的折扇,听闻此言,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哦?敢问店家,威武将军府当如何前往?”
店家热情相告:“极易辨识!入城后遇路口右转,坐北朝南之处,门前立有两尊石狮,便是威武将军府。一看牌匾便知。”
书生起身致谢,结账后,携着书箱向着城门方向行去。
茶摊主人目送书生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不由生疑,此人气质非凡,似乎与寻常书生大相径庭。
书生轻咳一声,徐徐起身,向包子摊的老板歉意地颔,随即携带着书箱,朝对面的将军府步去。
尚未至门口,守卫尚未有所动作,书生便自行止步,礼貌地向守卫一拱手。
“劳驾,烦请通报一声,我要见府上的二夫人。”
守卫将他从头到脚扫视一番,语气中带着几分傲慢:“你与二夫人究竟有何瓜葛?”
“在下是二夫人的远亲,来自平阳府,与二夫人的尊父同宗同源。”
守卫眉头微蹙:“可有你之名帖或信物?”
书生稍作迟疑,打开书箱,从中取出一封泛黄的旧信。
“烦请大哥将此信交予二夫人,她观之便知我的来意。”
守卫接过信件,略览一眼,转身入了将军府。
阳光如火,热浪逼人,即使静立亦汗流浃背。
书生目送守卫持信入府,旋即转身回到包子摊,在老板注目的目光中,取出五个铜板,购得一只包子笼。
他腹中已饱,遂将包子递给了旁侧那位正在啃食窝窝头、卖鸡蛋的老妪。
老妪见到热气腾腾的包子,连声表示感谢。
书生坐在凉棚之下,手持扇子,耐心等待了两刻钟,通报的守卫方才归来,身后跟着一位身着粉衣的小丫鬟。
书生依旧坐在原位,只见那守卫左顾右盼,急切地向小丫鬟解释着什么。
那小丫鬟虽年纪轻轻,却眉宇间透着威严,对守卫的陈述显得不容置疑。
在书生面前傲慢无礼的守卫,在小丫鬟面前却忽然变得小心翼翼。
他焦虑地环顾四周,待视线捕捉到书生,目光立刻闪烁起来。
书生听到守卫兴奋地对小丫鬟宣告:“看那里!二夫人的尊亲就在那里!”
小丫鬟随之望来,细细打量了书生一番,然后缓缓步向书生。
与守卫的局促步伐形成鲜明对比,小丫鬟步履稳健,从容不迫,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两人抵达书生面前,小丫鬟欠身施礼:“吴家公子,夫人有请,愿公子移步一叙。”
书生轻轻合上扇子,回礼道:“不敢劳驾,在下吴尘,人称吴秀才。”
小丫鬟微微一笑:“青梅在此,敢请公子前行,夫人闻听贵宾自平阳府至,喜出望外,切勿让夫人久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