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山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
而且还有走在这么多人的街道上,只觉得心惊胆战的,真的是一刻都不敢多待。
还是回来来得安全。
沈锦程只能赶紧安抚他,“爹,咱们好不容易来县城一趟。
如今有了银子,还是买些东西回家的吧!
这样也可以试试这太和楼掌柜给的银子是真是假!”
试银子真假是慌,买东西才是真。
既然已经和太和楼签订了契书,那他们家以后也算是有了一个稳定的收入进项。
那有了钱自然是先丰富改善自己的生活。
要不然挣钱干嘛?
沈大山皱了皱眉,有些迟疑,“可是……”
沈锦程没有给他机会紧接着道,“爹,咱们买些布回家让娘给家里人做衣裳吧!”
他们家六口人都找不出来一件像样的衣服。
几个姐姐也都是小的捡大的穿。
不说疯狂消费吧,最起码也不能太过寒酸了!
沈大山顿住,低头看了看自己和沈锦程的身上,这才想起家里的情况。
郑重道“对……买布…咱们一家人都做新衣裳。”
随即把银子放在箩筐里,也把也把沈锦程一起放了进去。
“冬儿,看好银子啊!”
沈锦程感受着屁股底下硬邦邦的头上划过一丝黑线。
算了,毕竟他爹也是穷怕了,就让他做一回守财童子吧!
转眼父子两人来到了巷口的一家布庄,黑底木匾上“刘记布庄”几个朱漆字亮堂得很。
边角雕着缠枝莲,瞧着雅致。两扇木门敞着,门楣挂着四五种色布裁的幌儿——湖蓝杭绸、月白细棉、赭石粗麻,风一吹轻轻晃。
门两侧摆着半人高的木架,搭着几匹时新料子。
各种颜色分门别类的摆放整齐,店门口站着一个身穿褐色短打的小二哥。
父子两人走上了近前,沈大山放下扁担,布庄的小二哥倒是没有因为父子两人的穿着驱赶他们。
反而热情的询问,“哎,两位客官是想买点什么?”
沈大山开口道,“买…买布…”
小二哥立刻笑着脸道,“好嘞,客官您里边请!
咱这布庄的料子,那可是按材质分得明明白白,您看您要什么材质的我给您拿?”
小二哥的话问得沈大山有些不知所措,他也没买过布。
一旁的沈锦程开口道,“哥哥,我和爹不懂,你给我们都介绍一下好吗?”
布料这些确实关注不多。
小二哥看着还没有自己大腿高的小孩并没有轻视。
沈大山连忙补充“对…你给都说说……”
小二哥也是极有耐心的笑着应声带着沈大山来到摆满布匹的架子前开始介绍。
伸手扯过一匹石青色的布料“行,那就先说这棉料,您摸摸这手感,软和又透气,粗布耐磨,做日常的短褂、裤子正合适。
细棉的话就是滑溜,裁件贴身的中衣,贴肤穿舒服得很,洗多少次也不容易变形。”
一边说一边让沈大山上手感受一下,可沈大山看着自己粗糙的手连忙缩了回去!
小二哥笑了笑继续介绍“再看这边的丝绸,您瞅这光泽!
杭绸垂顺,做件长衫或是长袍也是极为富贵,走起来料子跟着飘,体面;
苏绣用的软缎更娇贵,上头若绣些花鸟,做闺阁里的裙袄,或是给小娘子做帕子,那叫一个雅致。
还有这麻布,看着质朴,实则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