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免费阅读 > 第175章 暗潮涌动谁在掌灯(第1页)

第175章 暗潮涌动谁在掌灯(第1页)

暮色四合,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上一层沉郁的暗金。

晚风掠过宫墙,卷起几片枯叶,出沙沙轻响,仿佛岁月低语。

远处更鼓悠悠传来,一声声敲在寂静的天际线上。

与宫城的肃杀不同,城南的烬安亭内,却是烛影摇红,暖意融融。

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得窗纸泛起橙黄光晕,檀香自铜炉袅袅升腾,带着一丝清苦的木质气息,沁入肺腑。

黄谋士一身青布长衫,清瘦的身影在灯下投射出长长的影子,宛如墨笔勾勒于宣纸之上。

他摊开一幅精心绘制的朝官名录图卷,羊皮纸页微微泛黄,触手粗糙而温厚,上面用朱、墨、青三色笔迹标注着京中百官的派系与关系网,线条细密如蛛网,隐伏杀机。

他的指尖修长,最终点在了两个名字上。

“张大臣,刘侍郎。”他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洞悉人心的锐利,“此二人久居中枢,不党不附,是朝中真正的‘立柱’。然则,风向已变。”

他抬眼看向主位上那个静静品茶的女子:“张大人近一月来,已三次借口抱恙,拒了陛下面圣的私下召见。而那位一向明哲保身的刘侍郎,却频频与御前亲军副统制魏将军私会。”

苏烬宁端着茶盏,指尖温热,釉面光滑微润,氤氲的水汽扑上脸颊,带着淡淡的龙井清香,略带涩意,一如她此刻的心境。

她轻抿一口,茶汤滑过舌尖,清冽回甘,喉间余韵悠长。

在无人察觉的瞬间,她眼瞳深处一丝微不可见的金光悄然流转,“末世之眼”被悄然激活。

刹那间,无数纷乱的画面涌入脑海——其中一幕如电光火石般刺入心神:三日之后,庄严肃穆的政事堂上,她执紫毫笔,在一份崭新的、关于北境屯田流民安置的新政令上,落笔成章……

这不是记忆,也不是幻想……而是“末世之眼”从万千可能中捕捉到的一线曙光。

金光隐去,苏烬宁缓缓睁开眼,长睫微颤,遮住了那抹洞悉未来的锋芒。

她放下茶盏,瓷底轻碰案几,出“叮”的一声脆响,在静谧中格外清晰。

“一个念旧,一个贪安。”她低语,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破局,便在此二人。”

她侧,对侍立一旁的青鸢吩咐:“去,唤胡宫女来见我。”片刻后,她又补充道,“告诉她,明日随我去一趟张府,送药。”

——胡氏原是张夫人乳母的侄女,自幼随主入府,如今虽不起眼,却是我埋了十年的一颗棋子。

次日清晨,一辆并不起眼的青呢小轿停在了吏部尚书张大臣的府邸门前。

苏烬宁携林墨登门,不施华服,仅着素衣,裙裾拂过青石阶,无声无息,姿态极低,却自有一股沉静气度。

她递上的拜帖名目是为老臣送药——以金銮殿上那惊艳四座的“烬心莲”为主材,调制的“宁神散”。

药包以素绢包裹,入手微温,散出淡淡幽香,似兰非兰,似莲非莲,沁人心脾。

她声称此药可缓解老臣因朝事劳心而起的心疾,实则昨日已从眼线胡宫女的密报中得知,张大臣的夫人久病缠身,缠绵病榻,宫中太医亦束手无策。

果不其然,听闻苏烬宁是来为夫人看诊,原本打算闭门谢客的张大臣亲自迎了出来。

入了内堂,苏烬宁对朝堂之事闭口不谈,只细细询问张夫人的汤药冷暖,饮食起居。

她俯身拨弄药炉炭火,指节微红却不曾停歇,炉中松枝噼啪作响,热浪裹挟着药香弥漫开来,熏得人眼皮微沉。

林墨为张夫人诊脉后,更是当场开出新的方子,并由苏烬宁亲手为药炉调整火候,动作娴熟,神情专注,仿佛她不是在搅动朝堂风云的苏家孤女,而只是一个关心长辈的晚辈。

望着眼前这一幕,张大臣紧绷多日的神情终于松动,眼眶控制不住地微微泛红。

他挥退下人,声音沙哑地吐露了埋藏心底多年的秘密:“先帝……先帝临终前,曾将老臣召至榻前,私下托付,若苏家有难,务必照拂一二……可这些年,我……我什么都没做。”

他脸上满是愧疚与自责,像一座被掏空的大山。

苏烬宁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投下一片暗影。

她浅浅一笑,那笑容里没有怨怼,只有一种历经风霜的平静:“大人不必自责。时局如此,非一人之力可回天。今日烬宁前来,并非要挟大人站队,只是想请大人亲眼看看,当年那个需要您照拂的孩子,如今,有没有辜负先帝与苏家的忠骨。”

一番话,不卑不亢,却重逾千斤。

离府时,天光大好,晨雾散尽,阳光洒在屋檐瓦当上,折射出柔和的金辉。

就在胡宫女指尖滑过书架暗格的刹那,第一滴春雨砸在窗纸上,洇开一圈微黄的晕。

数里之外,乾清宫偏殿的琉璃檐角滴落雨水,映着廊下猩红宫灯,宛如血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