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杀,这明显是捧杀。
若论汉东的经济展,功自然是前任书记赵立春。
他对汉东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沙瑞金却将这份功劳归于高育良。
这一方面是把高育良推到了赵立春的对立面,
另一方面,也是将他孤立于整个汉东班子之外。
李达康怎么想?
那些负责经济事务的副省长又作何感想?
连李达康他们都看出来了,高育良自然更不会不明白这番话的深意。
“瑞金书记,您这话我可不敢当。”
这一次,高育良特别加重了“您”这个字的语气。
不等沙瑞金露出满意神色,只听高育良紧接着说道,语气中带着针锋相对之意:
“要说起推动汉东展的功臣,那自然推前任省委书记赵立春同志,没有他的支持,就没有京海今天的经济局面。”
“其次,当然要提到我们的达康书记。”
“接下来,还有几位负责汉东经济事务的副省长。”
“真要论起贡献,育良这点成绩,与他们相比,恐怕就显得逊色不少了。”
“再者,身为国家的公仆,怎么能谈功劳呢?归根结底,我们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又怎么谈得上为政一方呢?”
当沙瑞金听到最后一句话时,心头顿时一凉,这句话明摆着是在影射他。
精彩,真是太精彩了……
周围的人心中暗自激动。
谁也没想到,两人初次碰面就已短兵相接。
他们更加期待接下来的展了。
这时,李达康和田国富正准备上前,替沙书记缓和气氛,高育良却又补了一句:
“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高育良,
沙瑞金自然也不是好惹的。
脸上的笑意逐渐淡去,正要开口,高育良却抢先一步,显得颇为无礼:“来,瑞金书记,咱们互相介绍一下。”
无奈之下,沙瑞金也只能将话咽了回去。
眼下最重要的是熟悉汉东的领导班子。
他对高育良也有了初步判断——一个绝不轻易吃亏的角色。
高育良随即转身,面带笑容地向沙瑞金介绍起在场众人。
“这几位是我们汉东的重要领导。”随即他看向吴春林,“这位是汉东省委常务委员,兼任组织部部长,吴春林同志。”
“沙书记,欢迎您来到汉东。”
吴春林满脸笑容地向前一步,伸出双手。
“春林部长,你好……”
“早就听说我们汉东有一位组织战线上的老将。”
“今后在组织工作方面有什么不明白的,还请您不吝赐教。”
沙瑞金笑着伸出双手与他相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