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陈叔叔说的这个毛病,他也来了兴趣,到底是怎样的问题让陈叔叔这么在意。
“小高这个人,喜欢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特别在意名声,可能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比如他当年在京州当市委书记的时候。”
“他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写过一本书,从政之后抽空整理了一下,拿去出版。”
“你也知道,官当到一定级别以后。”
“就有人拿这本书做文章。”沙瑞金接过陈岩石的话,带着几分好奇问道。
“岂止是做文章那么简单。”
“你不知道,那时候京海的那些老板,为了讨好这位一把手,公司里人手一本。”
“高育良当时还专门来找我求助。”
“他还找您求助过?”沙瑞金对这段旧事越感兴趣,没想到两人还有这层关系。
“可不是嘛?”
王馥真接过老伴的话头,继续说下去。
“你都不知道啊,那些企业家真是无孔不入。
小高当时在京海当一把手的时候。”
“凡是在京海有点名头的企业,了不得啊,明朝那些事儿,几乎每家公司都人手一本。
那本书一年卖了八十万册,京海就占了七十五万。”
“小高当时吓得脸都变了。”
“那时老陈正好是检察院返聘的顾问,小高就找上门来,让老陈帮他上报自己的情况。”
沙瑞金表示理解。
类似的情况,他自己也碰到过。
陈岩石继续说道:“那时候小高来得也及时,要是再晚两天,检察院都准备秘密调查他了。”
“真要被查,不死也得脱层皮。”
“而且那次调查还是赵立春牵头的。”
“后来呢……”
沙瑞金对后续的展更感兴趣。
“后来,他搞了个捐赠仪式,把所有稿费,从出书到现在,全捐给了汉东省的孤儿院。”
“孤儿院……”
“小高和大高是孤儿出身。”
“嗯……”
沙瑞金轻轻点头。
这位“大高”,应该就是帝国的中将高世巍。
对于这对兄弟,他心里是佩服的。
兄弟俩原本是孤儿。
却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高位。
在全国范围内,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陈岩石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又开始数落起高育良,尤其是他那点小毛病。
“你说啊……”
“你捐就捐吧?”
“这人偏要找一大堆记者和媒体来。”
“第二天,整个汉东,甚至全国都知道,这本书是京海市委书记高育良写的。”
“而且稿费全捐给了汉东的孤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