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春为什么给他取名“岳不群”。
无耻、脸皮厚。
虚伪到极点。
这种救援场面,我写了两三千字,自己都觉得有些尴尬。
怕你们说我凑字数,老弟我干脆跳过。
这段情节其实只是个铺垫罢了。
下午。
高育良走进了沙瑞金的办公室。
“瑞金书籍……”
“育良同志,请坐。”坐在办公桌前的沙瑞金微笑着起身,将他请到一旁的会客区,在行政沙上落座。
随即转头对正在泡茶的白秘书说道:“小白,把我珍藏的信阳毛尖拿出来,给育良同志品一品,尝尝这茶怎么样。”
话音刚落,他又望向高育良笑道:“我听说育良同志对茶很有研究。”
“瑞金书记太抬举我了。”
“我对茶也只是略知一二罢了。”
高育良笑着摆摆手。
“高省掌……”
“谢谢。”他接过茶杯,掀开盖子轻轻抿了一口。
“这茶叶可不常见。”
“是上次在京城的时候,一位老战友送的。”
“瑞金书记也曾参军。”
沙瑞金放下茶杯,笑着说道:“早年是当过兵的,年那年我才十六岁就入伍了,可惜没赶上边境作战。
我刚转业,原来的部队正好赶上了那十年动荡,也算人生一大遗憾吧。”
“说起那时候,我记得我大哥,为了养活我,当时才十五岁,虚报了一岁才进的部队。”
“那几年的日子确实难熬啊。”
“我当时才五岁,这家吃一顿,那家吃一顿,吃百家饭的日子,真的不好受。
要不是大哥每个月都寄点钱回来……”
“恐怕……”
“唉……”高育良脸上浮现出几分伤感。
“唉……”沙瑞金也轻叹一声,神情有些黯然。
说起来,两人的人生经历确实有些相似。
沙瑞金也是孤儿出身,若不是村里的陈伯伯——他父亲沙振江的老战友——收留了他,恐怕他也早就饿死了。
那一年,正值全国性的大饥荒。
整个村子只剩下了沙瑞金一个人。
其余的人,全都因饥饿而死去。
那时候,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了,连树皮都啃得干干净净。
那年他才八岁。
刚好赶上陈伯伯他们来村里寻找沙振江的后人。
整个村子只剩下他一个孩子。
也正因如此,沙瑞金的命运才得以改变,否则恐怕也难逃一死。
那段时期饿死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来来来……”
“提这些旧事干什么!”高育良端起茶杯,以茶代酒向他示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