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争夺合作主导权,双方必然不惜代价地争取支持他。
而这,本就是他计划中的一环。
马如涛目光复杂地望向万子冲。
“万公子,这么大的事,为何事先没透露半句?”
“你们这步棋太大了,几乎等于是间接掌控两国命脉。”
一句话戳中要害。
他的野心远不止眼前这点利益。
那几百亿的收益,不过是敲门砖罢了。
只要成功,特梅鲁和金塞拉原有的经济体系将被彻底瓦解。
这两个国家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巨头,国民迫切期待有人能带动经济展。
而万开宁的出现,恰恰像是风暴中的浮木。
可正因如此,两国必将激烈争夺。
届时,彼此争相示好,竞相开放资源与政策倾斜。
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两国的商业根基被悄然掏空。
太狠了。
万开宁盯着马如涛:“你是不愿意参与?”
马如涛缓缓摇头:“这种事……恐怕我不适合掺和。”
“那就先这样吧,我还有事,先告辞。”
他起身欲走,却现门口早已站好人影,不动声色地拦住了去路。
万开宁语气坚定:“今天既然来了,就得做个决定。
不同意,谁也别想离开。”
“我希望看到你们的决心,看到你们愿意跟我一起挣大钱的信心。”
“只要齐心协力,没什么做不到的。”
马如涛脸色铁青。
他知道,拒绝已经不可能。
更现实的是,若不低头,怕是连这扇门都出不去。
最终,当天所有人都签下了协议。
杨梅出任核心规划负责人。
万开宁亲自执掌方向,调整整体战略重心。
一个临时但高效的对外投资集团迅组建完成。
借助杨梅的人脉,他们开始与金塞拉的经济官员接触。
这一系列动作,并未逃过李斯古安的眼睛。
他也感到困惑:万开宁是高育良引荐来的人,为何行事竟如此出格?
这种做法,简直令人胆寒。
李斯古安出身经济学背景,越分析越觉得不对劲——他们的目标,恐怕直指国家经济命脉而来。
若真是如此,那岂不是要动摇我国的经济根基?
想到这里,李斯古安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他打心眼里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生。
可就凭他如今的身份和分量,又能拦得住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