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小石头成长记新闻调查 > 第78章 淬火初锻(第1页)

第78章 淬火初锻(第1页)

军绿色的卡车轰鸣着驶入营区大门,车尾的帆布帘被猛地掀开,潮湿而阴冷的空气瞬间涌入。王石安和一群新兵踉跄地跳下车厢,双脚踩在湿漉漉的泥地上,出“噗呲”的轻响。

眼前的景象与家乡江城的湿冷既相似又截然不同,宽阔的操场上弥漫着湿漉漉的雾气,远处一排排整齐的营房墙根爬满了青苔,红砖表面因常年雨水冲刷而色泽深沉。高耸的了望塔上,国旗被湿重的空气压得微微垂下,偶尔被一阵南方的寒风吹动,也无精打采地晃动两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南方军营特有的、混合着泥土、青草和汗水的气息,隐约还能闻到食堂飘来的米饭蒸汽和晾衣场半干军装散的皂角味。一种在潮湿环境中依然保持的、肃穆而坚韧的秩序感扑面而来,让所有新兵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新兵一连!集合!”一声炸雷般的口令在不远处响起。

一名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如鹰的士官站在队伍前,肩上的枪刺徽章闪着寒光。他目光扫过这群略显慌乱、衣着尚且五花八门的青年,声音没有丝毫温度:“我是你们新兵一连连长,姓高!从现在起,你们不再是老百姓!是龙给我盘着,是虎给我卧着!在这里,你们只需要记住三点:服从!服从!还是服从!”

没有欢迎词,没有客套话,开场就是下马威。王石安感到胸腔里的心脏猛地缩紧。

紧接着是分班。王石安被分到了三排七班。班长是个山东人,姓郑,二级士官,个子不高,但肩膀宽阔,整个人像一堵沉稳的墙。他话不多,只是用尺子一样的目光从头到脚“量”了每一个新兵一遍,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你所有的怯懦和散漫。

“王石安?”

“到!”

“铺位三号,行李按规定摆放。十分钟后,走廊集合。”郑班长的指令简短、清晰,不容置疑。

宿舍比王石安想象的要简陋,但也整齐得令人窒息:一排铁架床,床单一丝不苟,被子……那甚至不能称之为被子,而是一块块棱角分明、方正如砖的“绿色豆腐块”,整齐地码放在床头。地面水泥打磨得光滑,干净得反光。空气里飘着消毒水的味道。

王石安学着别人的样子,手忙脚乱地安置自己那点可怜的行李。十分钟后,哨声准时响起,尖锐刺耳。

真正的“淬火”,从这一刻开始。

“豆腐块”的折磨,郑班长演示如何叠被子。摊开、压实、折痕、掐角……动作快如闪电,一床软塌的棉被在他手下几分钟内就变成了棱角锋利的方块。

轮到新兵自己动手,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王石安跪在地上,额头冒汗,反复折腾那团不听话的棉花,不是这里鼓包就是那里塌角。班长毫不留情,一次不合格,扬手就把被子扔到走廊,要求重叠。冰冷的穿堂风吹过,王石安咬着牙,一遍遍重复。这不再是叠被子,而是对心性和服从性的极致锤炼。

队列与“拔军姿”,操场上的寒风像刀子。“挺胸!收腹!头要正!颈要直!两眼平视前方!身体微向前倾!”班长的口令和纠正如同鞭子,抽打在每一个人紧绷的神经和肌肉上。“军姿”是军人的第一课,也是最基础、最考验意志的一课。一分钟,两分钟……双腿开始颤,膝盖酸软,后背的汗水变凉,贴在身上冰冷刺骨。有人晃动,立刻引来更严厉的呵斥。时间仿佛凝固,尊严被剥离,只剩下肉体与意志最原始的对抗。

“雷厉风行”的节奏,一切都要跑起来!集合要快,洗漱要快,吃饭要快(而且不许说话)。最初的几天,王石安感觉自已像一只被抽打的陀螺,不停地旋转,大脑常常一片空白,只凭本能和口令行动。那种被打断一切旧有生活习惯,强行纳入绝对纪律框架的滋味,痛苦却也让一切变得简单,只需要听从命令。

三公里“噩梦”,对于多数缺乏锻炼的新兵来说,三公里越野是道鬼门关。肺像破风箱一样嘶吼,喉咙腥甜,双腿灌铅。王石安跑得眼前黑,几次想放弃,但看着身边同样挣扎却不肯停下的战友,听着班长在身后的吼叫(有时是鼓励,有时是骂),他只能拼命迈开腿。每一次突破极限后的喘息,都混合着痛苦的泪和一丝微弱的自豪。

最难受的是深夜。白天的疲惫不堪一击,对家的思念趁虚而入。王石安握着笔,让他想起那个沉默的告别。有人会在夜里蒙着被子偷偷哭泣。第一周允许写家信,王石安趴在小板凳上,就着走廊昏暗的灯光,写了又撕,撕了又写,最终寄出的那封,只写了“一切安好,训练不累,勿念”。和所有战友一样,报喜不报忧。

一人犯错,全班受罚。因为床下脸盆摆放歪了三公分,全班在走廊趴着做俯卧撑到半夜;因为有人队列动作失误,全班陪着在寒风里多站半小时。最初有抱怨,但很快明白,在这里,个人不存在,“我们”是一个整体。这种残酷的连带责任,反而最快地催生了某种原始的战友之情。

喜欢小石头成长记请大家收藏:dududu小石头成长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