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潺潺溪流,不经意间便已淌过。小牛倌从当初那个青涩懵懂的女娃,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不再是那个在牛群中嬉笑玩耍的孩子,而是成了村子里的一道风景。每天早晨和傍晚,村头的山坡上都会有小牛倌赶着牛群的身影,她不再是穿梭于牛群中的小鸟,而是玉树临风,是挺拔的牛群守护者。三年里,她跟着同龄人学到了不少书堂里的知识,又跟着养牛人学到了种田方面的常识,跟着姐姐姐夫等人学到做人的道理。她的脸上总会露出满足的笑容。
日子虽然平淡,但小牛倌却乐在其中。她见证着山上的四季更迭,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偶尔,她也会憧憬未来,想象着自己有一天不用放牛了,她可以去学校里学习,读书识字,将来有大作为。而这一切,都在他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小玉胜已经上学了。这天,小玉胜放学回来,小牛倌像往常一样迎上去,眼里满是期待:“小玉胜,今天在书堂学了啥新东西没?”
小玉胜笑着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晃了晃说:“今天先生讲了《论语》里的句子,可有意思啦。”
说着便摇头晃脑地念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牛倌听得似懂非懂,眨巴着眼睛问:“这是啥意思呀?”
小玉胜耐心解释道:“小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光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
小牛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我放牛的时候,一边赶牛一边想,咋把牛养得更好,这算不算是边学边思呀?”
小玉胜笑道:“算呀,你这么爱琢磨,以后肯定能把牛养得更肥更壮。”
接着,小玉胜便坐在石头上,翻开书,一句一句地教小牛倌识字,小牛倌学得格外认真,夕阳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温馨又美好。
就在他们学得正投入时,王金双和王金喜过来找小牛倌玩,看到了这一幕。王金双笑着走过来,说:“哟,学得挺认真呐。”
小牛倌有些羞涩地笑了笑:“看到你们是上学,我真的太羡慕了。”
王金喜也凑过来,拿起小玉胜的书看了看,说:“让我来教吧。”
说着,王金双和王金喜便在一旁坐下,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给小牛倌讲解起来。他们不仅解释字词的意思,还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小牛倌更好地理解。小牛倌眼睛亮晶晶的,全神贯注地听着。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小牛倌连忙站起身,不好意思地说:“哎呀,都这么晚了,今天你们都没捞着玩,真是谢谢你们教我。”
王金双和王金喜笑着摆摆手,说:“以后有空还接着教你。能教你学习还玩什么?”
小牛倌心里满是温暖和对知识的渴望,她望着小伙伴们离去的背影,暗暗誓一定要更加努力。回到家,她趁着微弱的月光,在破旧的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写下刚学的字句。夜里,她做了个梦,梦里自己坐在明亮的书堂,和小玉胜他们一起读书识字。
第二天,小牛倌像往常一样去放牛,可心思却全在那些字句上。她一边赶牛,一边复习学过的字,日子在一个字一个字的累计中,一晃眼过去了三年。
小牛倌放牛的第四个年头,也就是一九五三年,这一年,东北农村的变化可大了。国家正大力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村子里也开始筹备成立初级合作社。小牛倌看着村里张贴的宣传标语,似懂非懂。
一天,村长把大伙召集起来,说要组织大家一起干活,把土地集中起来耕种,这样能提高产量,日子也能越过越好。
没过几天,互助组成立了。家里有成年劳力的,可以到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小牛倌才十二岁,不够年龄,不能参加集体劳动,没办法,她还得继续放牛。小牛倌心里有些失落,看着大人们热热闹闹地加入互助组,自己却只能继续和牛群为伴。小牛倌不服气:“娘,大舅在村子里当会计,让他帮我说说,我要去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
曲桂娥劝她不要去:“代弟啊,你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去上学了,再说,你那么小,能干什么?”
小牛倌没听母亲劝阻,还是去找了曲万河。曲万河看出了她的急切心情,把她拉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代弟,你着急挣钱是好事。等你再长大些,再过两年,就可以参加集体劳动了。”
小牛倌心里有一丝安慰,安心继续放牛。这天,小牛倌像往常一样赶着牛群去山上吃草。阳光洒在草地上,牛群悠闲地嚼着青草,小牛倌则坐在一旁,脑子里回想着父亲昨天教给她的算账技巧,忍不住笑了:“爹还不信我能算出来,等会爹来了,我重新算给他看看。”
此时的高殿广和滚子正往山上走,滚子一边跑一边玩耍,突然,滚子“哼哼唧唧”地扑到高殿广身旁,尾巴夹得紧紧的,一种不详的预感在高殿广心头升起:“滚子,怎么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滚子只有在害怕的时候才会夹着尾巴,高殿广顺着滚子的目光望去,他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一群大灰狼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山上慢慢悠悠地走去,为的头狼体型格外庞大,眼神凶狠,散着令人胆寒的气息。高殿广心里暗叫不好,这群狼明显是冲着山上的牛群去的。他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但很快又镇定下来,他想快走几步赶到小牛倌身边,为孩子壮壮胆。可是他的脚不听使唤了,脚步怎么也抬不起来。他一屁股坐在地上:“这下完了,小闺女和牛群……”
他不敢往下想,脑子里一片空白。
小牛倌正在用石头条在石板上写着划着,有模有样地复习功课。突然,一阵低沉的吼声打破了宁静。小牛倌警觉地抬起头,只见不远处的树林里,几双幽绿的眼睛正闪烁着,是狼群!她的心猛地一紧,牛群也察觉到了危险,开始不安地躁动起来。头牛不安地刨着蹄子,出低沉的哞叫,仿佛在向同伴们示警。原本分散吃草的牛群迅靠拢在一起,将小牛和体弱的牛围在中间,形成了一个紧密的防御圈。大黑瞪着双眼,鼻孔喷出粗气,牛角高高扬起,随时准备与狼群展开一场恶战。大黄则紧紧护着小牛,用身体为它们挡住潜在的威胁。小牛们害怕地挤在母牛身后,出惊恐的叫声。
小牛倌握紧手中的牛角号,紧紧地靠在大马的身旁,紧紧搂住大马的腿。大马也明显感到恐惧,它的四蹄不安地刨着地面,身上的鬃毛因为紧张而根根竖起,眼睛瞪得滚圆,死死地盯着那几双幽绿的眼睛,喉咙里不时出低沉的嘶鸣声,仿佛在给自己壮胆。它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每一根神经都紧绷着,随时准备撒开蹄子狂奔。小牛倌能感觉到大马剧烈的心跳,她知道大马已经害怕到了极点,“这次不比上次,上次有小狼崽解救,幸免于难,这次……”小牛倌不敢想下去。
狼群缓缓地从树林里走了出来,头狼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抵抗,出一声低沉的咆哮,狼群瞬间散开,呈包围之势逼近。小牛倌的手心满是冷汗,她鼓足勇气吹响了牛角号:“呜呜呜”的声音在山谷里回响。